发展经济学(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1524541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发展经济学(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1)发展中国家:二战后来,挣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获得政治独立的亚非拉美洲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经济相对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谋求生计、自尊和自由的国家。()发展经济学: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问题、规律及经济发展战屡的应用经济学科。2、用DP衡量经济发展的优缺陷?(1)长处:简朴明了;直观;数据收集比较系统;数字化。(2)缺陷:不能反映数字背后的内涵,如产品及产业构造;“地下经济”等等非法搜如不能反映;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不能反映各国真实汇率;不能反映经济全貌和生产力水平。3、物质生活质量指数(I)(1)含义:

2、综合加权平均数,由三个指数构成: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2)局限性:其片面的强调了物质生活质量,不注重经济增长,忽视了GP。4、人类发展指数(HDI)(1)加权平均数,由三个指数构成:预期寿命、生活水平(收入水平P)、教育。()分类: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不小于08);中人类发展指数国家(01079);低人类发展指数国家(.5)。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1、四大基本模型的理论基本、理论假设、模型及应用?(1)哈罗德增长模型理论基本: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理论假设:a、资本产出比不变。b、居民储蓄倾向不变。、技术进步中性。d、规模报酬不变。e、国民经济只有一种生产部门,并且只生产一种产品,不是用来

3、投资就是储蓄。基本形式:G=S/C。经济增长幅度快慢取决于,居民储蓄倾向与资本产出之比。应用:*(2)多玛增长模型理论基本: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汉森投资理论。理论假设:a、投资具有双重性,投资提高有效需求和有效供应,两者动态平衡。b、用资本效率替代哈罗德资本产出比:=y/I()。c、居民储蓄倾向不变:G=I/I=基本形式:G=I/=,G=/Y=【(I/)(I/)=s】=I/I(3)新古典增长模型理论基本:新古典经济理论,市场机制,自由竞争。理论假设:a、资本产出比不变,资本劳动互相替。b、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稳态增长。、规模报酬不变,报酬递减率起作用。.市场完全竞争。、技术进步增长率不变。基

4、本形式:劳动储蓄=资本深化+资本广化,S.f(k)=k+(n+)。当k=0,S.f(k)=(n)k。应用:突破了威武之一资本论思维;充足运用了劳动力,用劳动力替代资本制约,为发展中国家增长发展道路;市场机制引入民间(私人)资本。()剑桥增长模型理论基本: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劳工理论,工资理论、最低工资理论。理论假设:a、社会储蓄可分为公司储蓄和工人储蓄。b、储蓄倾向可变Sp公司w工人,S社会递减。、资本产出率不变。基本形式:G=P(Sp-Sw)+S/C。(SpSw)应用:顺应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派趋势;收入差距扩大,公司、工人、储蓄倾向不同;合理分派是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注重劳动

5、政策,特别是最低工资,提高工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率。2、内生增长理论基本思想、奉献及局限性?()基本思想:知识外溢。边干边学,发挥学习效应。线性增长即第二阶段增长。开放下的内生增长,引进、吸取、创新。收益递增。内生增长源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R&D创新。()奉献:思想创新,扩展空间思维。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开拓新的道路,注重教育经济。强调劳动分工、专业化的作用。内生增长与信息时代特性结合起来了,反映信息时代特性。解释“资本反向流动”,即资本有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3)局限性:总生产方程Y=CF(K,L,T,Z,M)仍然不能创新。生产理论上没有通过。忽视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使用大量数学方程,

6、不易理解。3、库兹涅茨效应含义,形成因素,经济生活中应如何平衡、弥补?(1)含义:某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分派均等;然而当经济启动或迅速增长时,收入差距扩大;后期收入差距逐渐缩小,收益者由高收入者到中产阶级再到低收入者。()形成因素:产业构造调节。技术进步与知识效应。二元构造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人力资本差距过大。(3)应用:政策上采用有效措施,克制收入差距过大。国民收入分派中,向中低收入阶层倾斜。要注重中低收入者,农村的教育问题。(4)经济生活中应如何平衡、弥补:*3、罗斯福阶段增长理论涉及哪几种阶段?各阶段的重要特性?(1)老式社会阶段(农业社会):资本缓慢积累。()起飞前准备阶段:科技

7、进步,社会制度使资本积累、思想观念转变。(3)起飞阶段:经济迅速增长,储蓄率10%。(4)成熟阶段: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增长,产业构导致熟,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高消费阶段:中产阶级形成,污染严重,以污染破坏为代价,挥霍。(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逆都市化。第三章 经济发展的障碍1、贫困恶性循环的实质?(1)从供应角度:收入水平低储蓄水平低资本积累水平低投资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收入水平低。 ()从需求角度: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商品化水平低产业化、公司化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收入水平低。2、发展中国家市场失败体目前哪几种方面?市场狭小: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购买力低,需求小,边际效

8、用下降快。市场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法制不健全,诚信低。市场失灵:经济活动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寻租集团。、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障碍、文化障碍涉及哪几种方面?(1)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障碍:政治失效:政治不独立,保守政府,激进政府,权衡政府。政府低效:官僚主义,腐败主义,既得利益集团。政府无效:政府错位,政府不明确自身职责;政府越位;政府空位,受利益驱动。(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文化障碍:文化落后:封闭性,信息不交流,生活失去参照性,自满自足,失去欲望。(文化落后形式:边沿文化,亚文化、文化孤岛、文化消灭)缺少公司文化:缺少创新文化、冒险精神、创业精神、敬业精神,缺少现代公司观念和公

9、司家队伍。文化侵略:本土文化落后,文化媚外,文化冲突,文化消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障碍: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国际主义。现代帝国主义。5、结合实际,探讨贸易条件恶化的因素?发展中国家重要出口初级产品。发展低端产业,低端产业自身存在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处在买方市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需求弹性低。发展中国家科技落后。发展中国家资源环境查,在国际分工中处在弱势。第四章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资本的含义与作用?(1)含义:是“生产产品的产品”,具有生产属性,是生产资料。其生产属性也体目前生产要素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资本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定义:是物化的劳动,社会属性,劳动发明财富

10、,积累资本。发展经济学:是自然财富和社会财富的总和。马克思:资本是剩余价值。(政治属性)(2)资本的作用:理论作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要素;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是一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其形成过程就是经济发展过程。实证作用:发展中国家K50% ,30;发达国家k40。2、资本的常规形成途径(1)储蓄与资本形成:私人储蓄(以个人家庭为主体进行储蓄);政府储蓄(政府控制或管理的公共储蓄);公司储蓄(税后净利)。(2)生产与资本形式: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产业创新公司创新;附加值(折旧,技术含量);资本深化和资本广化的关系;农业。(3)科技进步与资本形式: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素质;研发投入

11、;科研人员、人才。3、资本的非常规形成途径(1)农业与资本形式:农业剩余:涉及农产品剩余,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市场资本剩余。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即工业产品价值高于公司价值,而农产品价值低于公司价值所形成的工农产品之间的差别。(2)通货膨胀与资本形成:通货膨胀:一定期间内一般价格水平的全面持续上升。合适通货膨胀有助于增进资本形成:a、适度指在3%5%,通货膨胀率低于经济增长速度。b、因素:有助于市场繁华、需求旺盛;为公司发明了宽松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增进公司、私人的投资。c、恶性通货膨胀不利于资本形成。d、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成反比例关系。(3)金融扩张与资本形成:金融扩张(信用膨胀):是金

12、融资本在乘数、金融杠杆及金融信贷等因素作用下,金融资本得以迅速扩大的现象。形成途径是金融市场。原理是资本深化(提高个人资本的占有率)、资本广化。影响是适度扩张加快了资本积累。4、大推动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核心与根据是什么?(1)核心:发展中国家一旦具有投资条件就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此一举突破资本短缺制约,实现经济的成功启动和发展。()理论根据:是大规模理论具有巨大的外部效益。消费的不可分性。投资的不可分性。投资与储蓄的不可分性。生产投资与基本施设投资的不可分性。第五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1、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含义及重要性?(1)人力资源:指在一定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并乐旨在

13、一定条件下参与劳动,但还没有进入具体劳动岗位的潜在劳动者。重要性:最活跃、最具主观能动性因素。生产力的核心性要素。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素。()人力资本:接受教育是所进行的直接投入与所放弃的机会收入(成本)。重要性:左右产业资本效能的发挥。左右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运用水平。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战略、道路。其水平是一种国家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人力资源水平越高,工资水平越高。2、微观生育模型的理论机制:子女生育方程DcF(C、Y、T.)。养育孩子的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收益:工资收入、社会荣誉、养老。、人口转折理论涉及哪几种阶段,各阶段的重要特点?

14、()人口转折: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的转变过程。()人口转折四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阶段。高出生率、死亡率开始下降阶段。出生率下降、死亡率持续下降。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3)应用:人口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人口增长重心变化,由数量变化到质量提高。合理的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规模。、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运用局限性的体现及因素?(1)体现:公开失业。涉及政府登记失业和自愿失业。就业局限性。伪装就业。提前退休。沮丧劳动者。工伤损害。不生产的工人。()因素:供求量大:人口增长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妇女解放。需求量跟不上供量增长:就业发明局限性;产业、公司创新局限性;劳动密集型公司未得到注

15、重;要素价格扭曲。5、劳动力转移理论(1)刘易斯劳动力转移理论:二元构造: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一国城乡之间,浮现的巨大的社会经济构造型差别。假设:城乡劳动生产率存在巨大差别;都市经济部门的劳动供应是无限的。模型:*图*(2)拉尼斯-费景汉劳动力转移理论:农村剩余:农业产出和扣除农村消费后的余额;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剩余;资本剩余。三阶段转移:边际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转移;低边际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转移;高边际劳动生产率劳动力转移。模型:*图*(3)托德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机制:两假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之间预期收入差别大有关;与都市就业机会大小有关。就业率:Pe=(RN)(S)6、人力资本理论(1)人力资本的基本来源是什么?人力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