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学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1523204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课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后一课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课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7最后一课【学习目标】1、 激情诵读,结合小说的时代背景,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2、 品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及环境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精读,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 【学习重点】1.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及环境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2 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难点】 1.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2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过程】【课前热身】1、 走进作者: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写了 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

2、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 2、 写作背景: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国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土地给德国。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本文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对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描述,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出的对祖国的热爱,

3、对侵略者的仇恨。 3、 相关资料:. a. 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b.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环境的种类: 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 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c.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学习过程: 一读课文,掌握生字词。(1) 给下列字注音: 捂( ) 霍( ) 瑟( ) 膝( ) 诧( ) 惩( ) 赚( ) 钥匙( )

4、祈祷( )哽( ) 踱( )挟( ) (2) 解释词语: 征发: 祈祷: 宛转: 喧闹: 思量: 懊悔: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运用快速阅读方法理解思考下列问题: a. 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并试着划分层次。 小说以 为背景,以 为线索,通过一个小学生 在 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 。b、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说这个不同说明什么。课堂气氛教师学生平时上课最后一课 2、体味全文内容,你认为小弗朗士是怎样的一个孩子?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小说在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举例说明。(注意小弗朗士思想情感的变化。) 人物 描写方法 性格 小 弗朗茨 哈墨尔 人物人物描写方式性格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 2、 文章还运用了环境描写?找出一两句,想一想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第 1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