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1506243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语文下学期 期末综合测试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13分)1.古诗文默写。(13分)(1)万里赴戎机,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2)未至,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3)江山代有才人出,_ 。(赵翼论诗)(1分) (4)有约不来过夜半,_。(赵师秀约客)(1分)(5)马上相逢无纸笔,_ 。(岑参逢入京使)(1分)(6)此夜曲中闻折柳,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7)未至,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8)破阵子一词中直抒胸臆,表现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2分)(9)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初晴美好景色

2、的句子是_。(1分)二、语言运用题(满分:13分)2、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充小明谈话的内容。要求文明得体,清楚连贯。(4分)中考结束后,小明乘火车到北京旅游。(1)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小明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地说: (2分)(2)到了北京,小明在某宾馆518房间住下。为了便于父母跟自己联系,以免他们担心,他用房间的电话拨通了爸爸的手机,说: (2分)(1)示例:谢谢你,我不渴。(2)示例:爸,我到北京了,住在某宾馆518房间,你们不用担心。这是我房间的电话,有事就打这个电话找我。3、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9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

3、,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洛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_因素和_因素。前者包括动物和_,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等。(3分)(2)蟋蟀

4、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说明生物必须_而生存。(3分)(3)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关系,请写出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3分)(1)生物 非生物 植物(2)依赖适宜的环境(3)草蟋蟀蜈蚣4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9分)围绕“荷”这个主题,学校开展了“网上读写与交流”系列活动。(1)【消息撰写】你班小华同学从网上下载了一则消息:昨日,记者从中山市政协获悉,明日上午9时,中山将在火炬开发区得能湖畔,举办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暨第五届荷花节开幕式活动。据介绍,中山荷花节大约在每年的6月下旬左右举行,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本届荷花节将展出各品种荷花,市民又多了

5、一个赏荷消暑的好去处。开幕式当天,不仅将举行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暨第五届荷花节开幕式的启动仪式,还将召开孙文莲研究成果分享会。请你帮小华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2)【读写交流】小华把这则消息发布到班级网站论坛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发现消息中“中山荷花节大约在每年的6月下旬左右举行”一句有语病,请你将错误的具体原因和修改方法向小华做一个解说。(3分) 小华还在论坛上发表了一首与荷有关的古诗,大家看后,也纷纷跟帖。如果请你也跟帖,你准备引用哪一句古诗? (3分) (1) 中山第五届荷花节明日开幕(2) 称呼一分,去掉大约或者左右,原因重复(3) 略4.名著阅读。(7

6、分) (1) 法国有一位昆虫学家,一生专为昆虫写书,他是 。他的昆虫记被誉为“ ”,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2) 在你阅读过的下列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选一个角度简略说说理由。(60字以内,5分)童年鲁滨孙漂流记 答案示例:鲁滨孙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三文言文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甲】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

7、,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叩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注】鹘(g):一种凶猛的鸟。 郢楚:即楚郢,

8、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媪(o):老妇人。 阕:止息,终了。 款扉:款,敲;扉,门鼓:弹琴。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不能名其一处 名: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 走: 款扉叩之 叩: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无敢哗者/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B一再鼓之/今客鼓此C以弹絮为业 /以从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稍稍宾客其父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8.用“/”画出下列句子的两处停顿。(3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9.为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甲乙两段选文都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9、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不属于侧面描写的选项是( )(3分)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凄禽寒鹘,相和悲鸣。5说出 大腿 逃跑 问(每解释对一处得1分)6.A解析:A项中,第一个“者”为助词,为“的人”之意,第二个“者”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不必翻译。B项同为“弹奏”意。C项同为介词“把”意。D项同为代词,“它的、他的”意。7.(意思对,句子通顺即可酌情给分,不必拘泥于答案)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个舌头,也不能说

10、出其中的一个地方啊。8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对一处得1分)9. C 解析:C项为正面描写。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0-13小题(14分)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

11、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10、为什么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要写日记?(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