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复习题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150123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复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复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复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复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复习题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3-2014学年度六年级上期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题(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yn sng du qio shn q yn hn(吟诵) (陡峭) ( 身躯) (蕴含)o m xik jng m jn qio(奥秘) ( 侠客) ( 静谧) ( 俊俏)hngko qn minlin png yn yn(烘烤 ) (勤勉) (脸庞) ( 音韵)二、选择正确的答案。1、下列带点的汉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D)A、撒野撒种B、咀嚼嚼东西C、行色匆匆掉色D、散布散会2、下列姓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A、赵钱孙李周B、钱孙周赵李C、孙李赵周钱D、李钱孙赵周3、下列字的声母相同的一组是(A)A、年女难闹卵

2、B、返横护烘浑C、额哦挨熬昂D、韵蝎僻旦畏4、带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D)A、不拘一格随心所欲(限制想要)B、千峰万仞望而生畏(量词害怕)C、漫游行色匆匆(随便指神态)D、攀谈幽径(用手拉着 小路)5、下列每组词语意思最相近的一词是(D)A、清澈 清凉B、唱和 附和C、纹理 条理D、勤勉 勤奋6、说说下列各句属于哪一种用法。破折号的用法有: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部分;B、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C、用于话题突然转变;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a、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沙啦啦,沙啦啦(A)b、来的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

3、悄地来了。(C)c、雨滴在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声响丁冬丁冬(B)7、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B)A、坚韧 胳膊 树冠 桔子B、清翠 撞个满杯 凝神C、聚散 害羞 撑伞 侠客8、下列字母按字母表顺序排列错误的一组是(B)A、GI L NY B、QMAHZ C、BD MRX D、EJ OPS 9、下列加点字意思完全不同的一组是(D) A、唱和随声附和 B、依然如旧涛声依旧C、踏一条幽径践踏 D、德高望重喜出望外三、词语填空。 _意_ _味_深长 _庞_然大物 旁逸斜出 难以言状 全神 _贯_注 横_冲_直撞_ _窈窕_ _淑女 花色_斑斓_津津_乐道 年过_花甲_ _婷婷玉立 行色_匆

4、匆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课文山中访友的友,概括地讲是指“山林中的一切”,全文充满了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草虫的村落中作者把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比作音乐演奏者,觉得他们演奏出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小精灵的喜爱。()3、课文索溪峪的“野”最后一句“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在全文中起了点明中心的作用。全文的结构是总分总。()4、“不拘一格”的“格”字在成语中的意思是“格子”。( )5、“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

5、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这句话中的“它们”指的是落花、落叶,“仪式”是指它们从枝上落下来的过程。()五、把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1、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拟人)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反问)3、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反问)4、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比喻)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夸张)6、我们会忘记母校吗?不,永远不会。(设问)7、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拟人)8、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

6、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拟人)六、用“望”组词,然后填入括号中,使句子通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努力工作、学习,成功就没有(希望)。去人民公园过队日,是我们(盼望)已久的一项活动,这个(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我们要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决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渴望)自由,但也知道人的身体总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七、积累运用。1、按课文原文填空,体会表达的妙处。(1)( )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 );( )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 );( )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了( )。这组(排比)句,通过嗅觉、 视觉、 听觉写出了从“一朵落花”“

7、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引发的 联想 和 想象 。(2)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进我的(),流进我的()。这个句子写出了雨中山林的 色彩 美,两个“流进”说明这种美不仅是眼睛看到的,也是 心里感受到的。(3)我( )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 )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 )唤回来。 这是一个( 拟人)句,从中我体会到了 我已经沉迷于草虫的村落,沉迷于大自然。2落红不是无情物, 。 今夜偏知春气暖, 。 ,不知云与我俱东。 ,每于寒尽觉春生。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 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翩跹起舞,像鸟一样疾,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拥抱着可爱的故土。啊

8、,北国的第一场雪!一别七个月,这二百多天的时间你到哪里去了呢?噢,你化作了晨霜,化作雨滴,化作青雾牺牲了自己,滋润着大地。如今,你又穿上了洁白的羽裳,娉娉婷婷,袅袅娜娜,来到了人间,来到了祖国的北方。北方的亲人啊,哪个不对你思之情深?“ ”在冰封大地的寂寞中,在寒风刺骨的凛冽中,在数九隆冬的清冷中,只有你点缀了美丽的北国风光。我欣赏这一望无垠的广袤,洁白千里的冷峻,争光闪烁的热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雪野中托起一片金辉,大地一片光明,晶莹如玉,洁白无暇!然而我更喜爱山区的雪,在那里奇峰叠嶂,镶银点翠,那山、那岭、那树、那林都着上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于巍峨中见清秀,于险峻中见超逸,站在银峰之巅,

9、眺望浩瀚的雪海,你会马上被自然创造的奇迹迷住,为之陶醉。当积雪覆盖着冬麦的苗娃儿们的时候,谁不看见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在第一次暖流漫过来的时候,你悄悄地隐去了,但随后涌起的确是无边的碧波。难怪人们盼你!啊,雪!1第段写雪,使用的修辞方法有排比 、 比喻、 拟人。2第段写雪用的是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 第二人称。这样显得更亲切,更能体现出我对雪花的思念和热爱。3第段的横线上引用最恰当的诗句是(A)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成树梨花开。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4第段写 平原 雪景,突出它的冷峻热烈 ,第段写 山区雪景,突出它的清秀 超逸。5第段开头的横线上可以填上的成语或者俗语:瑞雪兆丰年 。“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这句话怎样理解?答:所谓瑞雪兆丰年,当大雪覆盖在那片麦地的时候,就意味着来年的好收成,这是丰收的象征,所以,就像金子散在了地上一样,是十分珍贵和令人喜悦的 6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加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