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1499676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人教版)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分析在学习了七年级第二单元第一章,学生已知道了植物、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且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细胞,这时会对这个很难用肉眼看到的物体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对于组成生物体基本单位的细胞它们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这一节的内容对于七年级刚接触生物学还未有物理、化学基础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比较抽象、困难,则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将会更好地引领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兴趣,培养生物学爱好者。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 (2)能够说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

2、能够描述叶绿体、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2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小实验,培养思考问题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细胞膜的学习,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类比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运用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的认识,上升到生物体的生活也需要物质和能量,从而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细胞质中作为能量转换器。 2 教学难点 (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细胞质中作为能量转换器。四

3、、教学思路设计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对生物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以及参考了教参,在学习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教法、学法的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课程目标的确立上:除了原有目标外,着眼于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二)教法方面的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学习、问题贯穿等教法不仅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是学生学习的平台,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起一个组织、引导、督促的作用。(三)学法方面的设计: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自主性。 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演示实验、视频、教师引导等方式进行学习。五、教学流程:情景导入

4、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归纳小结通过语言讲授和学生操作、观察思考,以讨论法、探究法组织整个学习过程。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含半杯清水)、红墨水、小麦种子、铁丝、酒精灯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学习程序设计: (一)学习流程图 学习流程图短视频接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草履虫的生活视频细胞的生活也需要物质和能量。查阅资料提问:大家谈谈你吃过的水果有什么口感,猜测一下是含有什么物质的缘故?讨论 交流评价总结:细胞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查阅资料、回答提问:什么是无机物、有机物呢?演示小实验小麦灼烧烧掉的是什么?剩下的灰烬是什么?观察并思考。发言评价总结: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定义。包含种类。演示清水里

5、滴一滴红墨水观察现象,思考原因评价总结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讨论回答提问:能量怎样转换?举例:风车发电,汽车发电机举例评价总结: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课堂小结图形说明:活动教师 学生活动 辅助教学形式 (二)详细教学程序:1 创设情境、问题引入,短视频接入,激发兴趣。 【引入问题】:我们人每天都要吃饭,那同学们想一下我们上节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它们也要“吃饭”吗? 【学生活动】:讨论并由二或三个同学回答。 【教师活动】:提问(适当要求学生举例)并给予评价。 【教师活动】:细胞作为生命体是需要“吃饭”的,为了更加直观,我们可以观察一个草履虫的视频。 【

6、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思考。 【教师总结,导课】草履虫是一个单细胞的动物,它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那细胞的生活是不是也需要物质和能量呢?我们将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得到答案。2 探求新知,讲授新课,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活动】:同学们应该吃过很多种水果,请大家谈谈你吃过的水果有什么口感,猜测一下是含有什么物质的缘故。 【学生活动】:讨论并由2个回答。 【教师活动】:给予评价。 【教师总结】:有很多水果吃起来是甜的、酸的或其它一下味道,都是 因为含有特殊的化学物质的缘故。水果也是由无数的细胞组成的,具体地,细胞也含有各种物质,我们在生物学上把它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那同学们知不知道什么是无机物、

7、什么是有机物呢? 【学生活动】:2个同学回答。 【学生活动】:由一个学生上讲台演示小麦灼烧的小实验,其它同学观察并思考。 【教师活动】: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什么呢,而烧掉的物质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讨论并由2个同学回答。 【教师活动】:给予评价并总结。在化学和生物学上把剩下的灰烬定义为无机物,无机物一般不含碳;烧掉的物质叫做有机物,相对地,有机物一般含碳。那大家想想细胞中会有哪些无机物和有机物呢? 【学生活动】:讨论并由3或4个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给予评价并总结。细胞内的无机物主要有水、无机盐、氧等,有机物主要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刚刚大家说的吃到的水果的甜味是因为含有糖类物质,

8、而我们上节课讲过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而这种遗传物质的本质正是核酸。细胞的生活需要这些物质,那它们是怎么样进出细胞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实验并描述你们所看到的现象。 【教师活动】:在清水里滴一滴红墨水。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由2个同学回答。 【教师活动】:给予评价并进一步引出问题,你们想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学生活动】:讨论并由2个同学回答。 【教师活动】:给予评价并总结。这半杯清水变红是由于红墨水分子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科学上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在自然界中分子与分子之间能够进行扩散,那细胞生活所需要的物质也能够这样自由地扩散或进出吗? 【学生活动】:讨论

9、并回答。 【教师活动】:给予评价并总结。细胞膜就像城门的守卫一样,只给符合规定的物质进出。细胞膜会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那你们能举一个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例子吗? 【学生活动】:讨论并由3个同学回答。 【教师活动】:给予评价并引出新的知识。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刚刚我们已经讲了物质的部分,那细胞是怎么对能量进行转换的呢?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一些常见的能量转换的例子。我们最熟知的风车发电是把什么能量转换了?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教师活动】:给予评价。风车发电是把风能转换为电能,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一些能量转换的例子吗? 【学生活动】:讨论并由2或3个同学

10、回答。 【教师活动】:给予评价。同学们对能量转换都非常熟悉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我们前两节课学过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叶绿体,知道在叶绿体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那大家想想在叶绿体中进行了什么样的能量转换?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教师活动】:给予评价。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就相当于汽车的汽油,讲到汽车,大家想一想汽车的发动机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教师活动】:给予评价。汽车的发动机为汽车驱动提供能量,这些能量是从汽油转化而来的,你们知不知道细胞中也存在着相当于汽车发动机的结构?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教师活动】:

11、给予评价。线粒体是细胞质中的一种结构,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它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变化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那大家说一下,在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利用的这些有机物可以来自哪里?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教师活动】:给予评价并总结。叶绿体可以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而线粒体可以利用这些有机物和氧结合把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使用,可以说,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3.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细胞膜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知道了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可以说,

12、细胞的生活毫不疑问是需要物质和能量的,细胞也和人一样,是需要“吃饭”的。九、教学后记 1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应变能力、组织能力等要求很高,所以在每次上课前应对课本内容非常熟悉,才能在上课时做到应变自如。 2 视频学习、演示实验学习等方式都使课堂生动有趣,但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维持课堂秩序,给予正确的引导。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乐,而不是为了以乐取乐,一定要引导学生学到一些东西。 3 有的小组学习氛围很好,有的一般,所以在上课前要做好异源分组,保证每个组都会有很活泼、很积极的成员,带动整个组的学习氛围。 4 一堂课能够做到教师饱含热情,学生主动讨论、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堂课就向成功迈向很大的一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