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复习大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147447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总体规划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市总体规划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市总体规划复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市总体规划复习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市总体规划复习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总体规划复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总体规划复习大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名词解释1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2城市: 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已非农业活动为主,具有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中心职能的,要求相对集聚,以满足居民生产、生活方面的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定居地.5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二、简答题4城市物质环境构成的空间属性的表现?答:在垂直的区位中,从下部到上部可达性逐渐下降.与水平的区位一样,垂直的区位也具有外部效应(影响物质环境的用途)。5城市物质环境

2、的演化方式?答:生长期-新开发 (是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以向外扩展为主. 成熟期-再开发(成为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以内部重组为主。8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答: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9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或诺瑟姆的S形曲线。答:1。城市化水平较低和发展缓慢的初期阶段2.人口向城市迅速集中的中期(加速)阶段3。进入高度城市化以后的城市人口成家缓慢或停滞的稳定阶段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一、名词解释5卫星城镇(市):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同时从属于某个大城市6新城:20世纪50年代以后建设的新城市,第三代卫星城 形成职能健全的

3、相对独立的城市。 基本上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为城镇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截流作用。7卧城:二、简答题1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答:2哪个朝代开始街巷制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重要的新发展?答:3唐长安城规划的典型模式特征答: 中轴对称. 东西两市。 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通城门的道路为主干道。 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分区明确,布局完整,充分体现了宫城为中心和便于管理的规划理念.6雅典宪章1933年 答: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

4、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论述题1简述“田园城市“卫星城市“新城”发展理论。答(1)田园城市理论分化为两种形式: 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形不成城市群; 城市郊区-只能促进大城市的无序蔓延。 (2)卫星城(镇)(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 1924年提出建设卫星城的概念。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同时从属于某个大城市。 问题:对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造成子母城之间交通压力,难以真正疏解大城市(人口和产业)。(3)新城(20世纪50年代以后建设的新城市,第三代卫星城) 形成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 基本上是一定区域的中心

5、城市,成为城镇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截流作用。第三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二、简答题1城市规划的任务 答:)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的运作.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一、简答题2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调查研究工作一般有哪几个方面?答:(1)现场踏勘;(2)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3)分析研

6、究。3城市规划(编制)的层面?答: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面.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可以依法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4英国城市规划体系答:结构规划、地方详细规划、一体发展规划5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答:(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2)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3)分析城市职能、提

7、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4)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5)预测城市人口规模。(6)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7)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8)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9)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6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答: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4

8、)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5)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6)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应当位于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7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包括哪些方面? 答: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8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 答: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原则上应当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 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一、名词解释1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

9、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2城市规划区: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4开发区: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建设地区的统称。5地震基本烈度:一种是按所在地区受影响和受破坏的程度进行分级6地震设计烈度:在地区宏观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到地区内的地质构造特点、地形、水文、土壤条件的不一致性所出现小区域地震烈度增减,而据此来制定更为切实而经济的小区域烈度标准。8城市中央商务区(CBD):集聚有众多公司,商行,银行,保险,咨询,信息,及为之服务的设施,是商务,信息,资产高度集中得地区,往往也是土

10、地高度集约利用,房地产价昂贵的地区。9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10城市开敞空间: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十分之一的用地有建筑物,而剩余用地作公园或娱乐场所,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者不被利用的地域。二、简答题1城市用地的含义?按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的统称。3影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气象要素答:太阳辐射、风象、温度、湿度和降水4风象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答:(1)风速、风向频率与城市防风、痛

11、风、各类工程的抗风设计等有关。(2)风速、风向频率与城市环境保护关系密切.6城市用地的空间管制?(编制办法)答:区域功能分区、基础设施的共享和生态环境等,使管制要求落实到空间上,将区域整体分成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等四种。7全面掌握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2012)。答:目的:为统一全国城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城市规划,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 . 适用范围:适用于城市中涉及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分类原则:城市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 。分类体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

12、,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代号:城市用地分类应采用字母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应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应各采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R11。城市用地分类代号可用于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代号可识性较好,易于记忆,便于规划工作国际交流;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如同级别之间并列、大、中、小类之间从属关系。分类的特点:(1)系统性强,概念比较清楚、严密、完整,易于掌握;(2)适用面广(规划编制、统计、规划管理);(3)有利于对用地进行定量分析和制定定额指标;(4)可以促进规划工作的深化;城市用地计算原则: (1)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的范围为界进行汇总统计;

13、(2)分片布局的城市应先按前项的规定分片计算用地,再进行汇总;(3)城市用地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每块用地只计算一次,不得重复计算;(4)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应采用1/10000或1/5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分区规划用地应采用1/5000或1/2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现状和规划的用地计算应采用同一比例尺的图纸;(5)城市用地的计量单位应为万平方米(公顷).数字统计精确度应根据图纸比例尺确定: 1/10000图纸应取正整数, 1/5000图纸应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1/2000图纸应取小数点后两位数。(6)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的数据计算应统一格式进行汇总。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编制

14、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应以本标准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以下简称建设用地)的远期规划控制标准.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分类中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九大类用地,不应包括水域和其它用地。(2)在计算建设用地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用地计算范围相一致,人口数宜以非农业人口数为准.(3)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应包括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三论述题1在城市规划中的防震措施主要考虑哪些方面?为什么?答:确定建设地区的地震烈度,作为各项工程建设的设防标准;避免在强震区(9度以上)建设城市;在城市规

15、划时,应按照用地的设计烈度及地质、地形情况,安排相宜的城市设施.如重要工业、生命线工程、学校等人流集中的建筑物等。为了减少震后的次生灾害,建筑物不宜连绵成片,保持安全防火、疏散通道等。还有危险品生产、储存单位与城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3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答:(1)守法原则 (2)需要与可能的原则(3)保护与发展的原则(4)协调、和谐原则(5)空间扩展与预留、更新重组与保护、节约原则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一、名词解释1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4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6城市规模: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7城市人口(城市常住人口):城镇(规划)建成区内的实际居住人口(常住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