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1471337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议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议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浅议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摘要:语文教学目标设置是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目标设置应以听、说、读、写技能和认知策略培养为重点,做到层级关系明确、目标陈述明确具体、层次清晰、定位准确。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设置;赤壁赋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目标的本质是对学习结果的预期,学习结果的分类是教学目标分类的依据。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既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师的常规工作。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与否,既对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起决定性的影响,也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设计能力的重要标尺。本文以赤壁赋一课的教学为例,选取两位教师设计的不同教学目标加以分析比较,指出

2、异同点、不足之处及改进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语文课程目标。根据国内学者的观点,一般具体体现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认知策略目标和情感目标”。“除了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分类的规定,语文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置还要遵循以下几点:1.确定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核心;2.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层级;3.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序列”。 赤壁赋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教学目标要求,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反复阅读篇章,体会其中的节奏、

3、语气和韵味,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现代语文课程理论认为,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重点应该放在听、说、读、写技能和认知策略上。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两位教师对于这篇课文所作的教学目标设计,看看他们是否符合以上几点要求。 例一: 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既望、属、如、泓、倚、愀、危、缪、赋、卒、曾”等词。积累“清风徐来,白露横江,如泣如诉,月明星稀,沧海一粟”等短语及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理解文中作者对人生意义的议论,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3.培养学生学习本文写景与议理、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体会本文写景状物用语之妙和语言极富哲理音韵和谐的

4、特点。 例二: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感情变化,理解作者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体会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2.熟读课文,学习景、情、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一、不同之处: 教例一中的教学目标1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即重视对文言词语、句式的积累掌握。而例二的教学目标中则完全没有提及文言词语及句式的掌握,未能抓住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二、相同之处: 二者语文教学目标的核心较为明确,目标设置符合基本的目标要求,重视学生阅读与鉴赏技能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教例一中的教学目标2和教例二中的教学目标1都明确了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目标要求,注重

5、培养学生品味语言,培养文言语感的能力。 三、不足之处: 1.层级关系不够明确。本单元主要学习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教学目标要求,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在这一方面两个例子中的教学目标都有涉及,较好的体现了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反复阅读篇章,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韵味,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这一要求未能体现。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持之以恒地诵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能够增强语感,促进理解,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例一中的教学目标未对学生诵读文章作出要求,未能很好的体验单元目标要求。在“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

6、悟人生的情趣,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单元目标要求方面,两个例子中的目标要求都未作出具体的表述,在这一层面未能很好地处理好目标层级关系。 2.陈述目标时措辞不够明确具体。教例一中的目标2的“理解”、“体味”和目标3中的“培养”、“体会”;教例二中目标1中的“把握”,这些抽象笼统的词语,是导致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含糊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描述教学目标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模糊的语言,而选择运用操作性强诸如“区分、概括”等具体可将预期学习结果表述出来的词语。 3.个别目标的层次不清。例如教例二中目标3“培养学生学习本文写景与议理、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体会本文写景状物用语之妙和语言极富哲理音韵和谐的特

7、点。”这种表述没有明确规定是去让学生先体会本文写景状物用语之妙和语言极富哲理音韵和谐的特点还是先学习写景与议理、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这就使教学实际中的听说读写技能所蕴含的概念和规定在层次上显得模糊紊乱。 4.教例一还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我们可以在目标3中发现这样一个字眼“培养”。这个措辞是对“教”的规定,反映的是教师“教”的主观愿望和结果,这种目标定位,不仅导致陈述的教学目标与自身的本质相背离,而且易于使人产生模糊的认识,不能反映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 通过对上述两个教例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即定位不准、要求不明、层次不清以及措辞不够明确具体

8、。因此为了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就要在体现四个分类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认知策略目标、情感目标)的基础上,避免出现以上这些问题。 针对上述不足加以改进,我认为赤壁赋这一课比较合理的教学目标应该是: 1.积累生字新词和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概括作者的人生感悟。 3.阐明本文写景状物用语之妙和语言极富哲理音韵和谐的特点,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4.背诵课文,能说出蕴含其中的山水文化,阐明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何更生.新课程语文怎么教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白雪梅.赤壁赋教学设计J.陕西教育,2001(Z1). 【3】方颜萍.我教赤壁赋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