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心理健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146560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体育与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体育与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体育与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体育与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与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心理健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 育 与 心 理 健 康襄樊一中 徐兆东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还可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坚强的意志 ,心理耐挫力和良好的情感,防止和减弱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合理宣泄,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一般来讲,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或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之下5个方面:1、是智力正常,2、是情绪健康,3、是人格统一,4、是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5、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体育与智力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做为学生,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

2、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有的担心参加体育锻炼会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这是他们幼稚的想法,恰恰相反,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2.体育与情绪 情绪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

3、重要.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3.体育与人格 人格,也称个性.体育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但失败也是对人格的考验,让学生明白:“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挖掘失败中的有利因素,使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学生的心理耐挫水平,使学生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4.体育与心理适应 人类的心理适

4、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的交往不行反应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善于与他人相处,建立互敬,互爱,互相沟通,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 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体育游戏,教学比赛等各种项目都能增进学生中的友谊,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在加强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体育与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是自信心,勇敢精神,竞争意识,意志力,自制力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相对体育而言,意志坚韧顽强是十分重要的.参加体育活动,既是对身体的

5、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锲而不舍,勇于拼搏,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让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风采,让他们自信地参入各项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意志和精神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二,心理缺陷与体育锻炼 任何个体生命的存在总是不完善的,或多或少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心理方面的缺陷.体育锻炼对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特殊的作用.1,急躁,易怒的体育疗法 倘若你发现学生遇事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可引导学生参加下棋,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这些体育活动再加上教师针对性的工作,能帮助孩子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稳定情绪,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

6、善.2,遇事紧张的体育疗法 遇到重要事情容易紧张,失常的学生,就引导他们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竞赛,如篮球或竞技性强的游戏.因为场上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场合中接受考验,久经沙场,那么他们遇事就不会过份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学习工作带来益处.3,孤独,怪僻的体育疗法 有的学生不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教师就应引导他们选择篮球,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会帮助学生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并热爱集体.4,腼腆,胆怯的体育疗法 有的学生胆子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易难为情,那么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多参加溜

7、冰,单杠,越过各种障碍物等项目活动.这些运动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疼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5,自负,逞强的体育疗法 有的学生好强,自负,教师可选择1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活动,像长跑,技巧等体育项目.喜欢下棋,打球的孩子,教师可找1些实力水平超过他的对手和其比赛,甚至亲自上阵,以不断地提醒他山外有山,万万不能自负,骄傲.体育锻炼作为心理纠正的治疗方法,教师还要注意有1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同时还要防止发生意外事故.3,心理健康保健方法 社会适应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对于学生教师要掌握心理健康保健的

8、方法,以便能在必要时,及时而恰当地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现对一般性心理健身的方法做以简单的介绍.1.乐观情绪乐观稳定,能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状态,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 良好的调节作用,可提高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功能.2.幽默幽默风趣的言行可给人带来欢快的情绪,能缓解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改善人际关系,助人战胜危难和增强生活的信心.3.沉思劳作之余,闭目静思,在愉快的心境中,回忆过去的美好经历,或遐想未来的种种妙事,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健身运动.4.信心信心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和人生的向往.信心可使人产生和保持愉快的情绪.5.激情激情来自对目标的追求,对未知的探索及新奇的感受.经常调整自己的生活

9、方式,扩大社交圈子,陌生人,新鲜事会给你带来激情与喜悦.6.行善乐善好施之人,不仅自己问心无愧,而且易得到社会的肯定,人际关系也好,因而心地坦荡,从而得以心宽体健. 在具体的活动中,我们教师也应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状态,从而带动学生,使他们遇到各种情况时能坦然面对,合理处置.这样,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有愉快的心理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健康生活一辈子打好坚实的身体和心理基础!附:资料(一)体育运动与人的心理健康由北京体育大学的钱铭怡等10名教授组成的体育科研组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体育运动与人的心理健康的情况,并对影响人们参加、坚持体育锻炼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分为两

10、个部分。研究一为访谈部分,通过对20名大学生(女生9人,男生11人)40分钟至1小时的半结构式访谈收集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访谈主要内容涉及:受访者体育运动的情况,体育运动对个体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影响,坚持运动与否是否体验到差异,能否坚持运动的原因等。结果发现:将除体育课外每周能有固定次数的运动,且每次运动一定时间的受访者评定为能够坚持有规律运动者。按照这一标准20人中有11人被评定为坚持规律运动者。其每次运动时间基本为1-2个小时或以上,运动强度中等以上。其中,女生4人,占全部女生的44%,男生7人,占全部男生的63.6%。未能坚持规律运动组共9人,其中无不运动者。比较坚持规律运动组和非坚持规

11、律运动组发现:(1)规律组成员所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比非规律组整体多,并且规律组成员掌握了运动技能的项目也多于非规律组。(2)规律组多有组织训练,常自发参与到某个运动组织中去。而喜欢运动的人就可能自愿加入这种组织,并且能够在训练中坚持下来。规律组在参与这个运动外,常常还参与其它运动。体育对于个体身心的影响主要被归纳为即时影响、短时影响和长时影响。对即时影响的身体感受多报告为累、疲劳感、出汗、发热,正性感觉为舒展;心理感受则多为开心、放松、平静、可发泄情绪。短时影响的身体感受主要是身体上的疲劳感;心理感受多为开心或是心情放松。短时影响的感受通常持续12小时,最长持续12天。受访者对所获得的心理感受

12、进行了归因,主要涉及以下几种原因:(1)运动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2)运动中人的生理变化对心理产生了影响,即生理因素影响了心理感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认为运动成为一种习惯后能对生理起作用,加速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从而使身体也更健康。二是认为在运动中生理感受起了优势作用,即运动时只能体验到身体感觉,此时忽略了心理上的负性情绪,从而使心理更健康;(3)运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由好的心理感受;(4)运动促进了人际交往;(5)运动改变了心理感受是因为运动使生活有所变化;(6)运动中的胜负影响了心理感受。在访谈中问及受访者在运动锻炼后的长期身体感受时,多数受访者都提到了身体体质变好,不容易生病。在访

13、谈中问及受访者在运动锻炼后的长期心理感受时,受访者提到的内容很多,涉及运动可使自己心情平和,放松,找到自信,心态强,注意力集中,能够应对挑战,开朗积极,人际交往好,具有团队精神。影响个体坚持运动的因素主要包括:(1)个体因素:如运动是集体的活动、运动技术好、运动具有对抗性/美感;(2)运动目的:如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放松心情、保持身材,还可促进人际交往、增强运动能力;(3)个性特点:多数人认为运动与性格有点关系,即性格开朗者多从事运动,而性格内向者多从事非集体运动或是不从事运动。另外,性子急的人可能参与爆发力型运动,而性子慢的做长跑之类的运动;(4)外部因素:许多受访者提到运动场所和器械的便利与

14、否、社会环境特别是周围人对运动的态度,周围的运动氛围与能否坚持运动锻炼有关,其中多数受访者的家人对体育运动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但大学中同学及朋友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并不一致。研究二通过在研究一基础上得到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由研究者自编了体育运动情况调查问卷,同时参与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中国修订版、 SCL-90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以及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对北京5所大学566名本科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包括:(1)体育运动的基本情况,包括运动态度,参加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频率、时间和强度,运动后感受,能够/不能坚持体育运动的原因等内容;(2)分别以被试情绪、心理症状得分情况以及主观幸福

15、感作为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考察了被试在锻炼坚持性和运动态度上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运动状况为每周1次,每次1-1.5小时,中等运动强度。报告自己坚持运动的被试有243人,占总人数的42.7%。男生在运动频率和时间上都要高于女生。在被试对运动后主观感受的报告中,被报告频次最多的三类感受分别为:心情愉快、放松和身体疲劳。对于能够坚持体育锻炼,兴趣、增强体质、放松减压、娱乐(玩)和改善体型成为最为重要的坚持锻炼的因素;而无时间、无运动伙伴、无毅力和运动场地不便利则成为了大学生们报告的不能坚持运动锻炼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跑步、篮球、羽毛球、游泳、乒乓球和足球

16、成为最受大学生喜爱并且最为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男生更多地参加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而女生则更多地参加羽毛球、跑步和游泳等体育项目。以被试在性别角色量表中的男性化分量表和女性化分量表得分为因变量,比较体育人口和非体育人口在两个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时发现,在男性化量表上,体育人口和非体育人口差异显著(t-4.149,P.000);在女性化量表上,体育人口和非体育人口得分差异不显著(t=.244,P=.807)。对体育运动态度和坚持性的影响的考察结果发现:运动态度在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上主效应显著(F(1,558)= 11.491,p.05);运动态度在POMS量表得分上主效应显著(F(1,558)= 6.781,p.05);运动态度在SCL-90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