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及地方有关水煤浆发展的政策文件摘要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1441615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及地方有关水煤浆发展的政策文件摘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家及地方有关水煤浆发展的政策文件摘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家及地方有关水煤浆发展的政策文件摘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家及地方有关水煤浆发展的政策文件摘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家及地方有关水煤浆发展的政策文件摘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及地方有关水煤浆发展的政策文件摘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及地方有关水煤浆发展的政策文件摘要(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国家及地方有关水煤浆发展的政策文件摘要水煤浆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二零零七年四月,发改委受命组织专项调研,制定水煤浆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经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深入调研,目前已经确定,立足于国际原油供应紧张、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格局,决定大力发展新型替代能源水煤浆。 2006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闭会期间重点处理建议办理工作的通知,确定将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朱相远等提出的关于中国发展水煤浆的建议作为闭会期间重点处理的建议,交由发改委会同中编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电网公司等部局重点办理

2、,并由全国人大财经委负责督办。接到该通知后,国家发改委迅速组织人员,三次分赴广东、北京和山东对水煤浆技术、生产应用、经济效益、节能、环保、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迅速形成了对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8206号建议的答复,回复内容中,发改委认为,水煤浆作为一种新型煤基流体能源,在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产与应用技术基本成熟,已推广到大部分省市,目前全国产能已接近1500万吨,在20多台电站燃烧锅炉、300多台工业锅炉及数百台工业窑炉上替代燃油、燃气和煤炭,并显示了“达标排放”和“代油经济效益显著”两大优点,如其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均低于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再如燃油电厂、陶瓷企业改烧水煤

3、浆之后1年即可收回改造投入。依据如此结果,发改委等部门向全国人大提出了5条涉及水煤浆的建议:首先肯定了水煤浆作为清洁能源的科学地位,建议列入国家重点支持、鼓励发展的产业及产品;其次建议对不合理烧油户采取高税收政策,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第三建议对水煤浆项目给予优惠贷款及减免税;四是建议限制燃油电厂;五是建议设立专门职能机构抓节油、代油并制定相关法规。 作为结论,国家发改委表示,目前该委正在抓紧做好能源替代的工作,如2007年上半年第一批节能国债项目就安排了包括水煤浆代替燃油的9个节约和替代石油项目,总投资9.25亿元,每年可节能和替代石油116万吨。更重要的是,发改委目前已完成了替代能源报告,提出

4、了中国替代能源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及政策措施,拟于近期上报国务院,同时将根据水煤浆产业的发展现状,决定制定水煤浆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水煤浆产品的应用范围、布局原则、经济生产规模及工艺技术、市场产品标准,提出规范水煤浆发展的要求等,指导地方做好水煤浆项目规划布局和市场监管工作,引导这一朝阳产业的健康发展。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中国最高立法机构首次要求相关部委对水煤浆产业进行调研及规划,相信会在近期陆续出台相关具体措施,从而刺激中国水煤浆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2007年度指南” 确定了当前应优先发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能源、现代农业

5、、先进制造、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十大产业中的130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其中信息20项,生物17项,航空航天6项,新材料24项,先进能源15项,现代农业14项,先进制造18项,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10项,海洋6项。重点内容突出了自主创新成果,体现了发展高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与2004年度指南相比较,“2007年度指南”对各领域产业化重点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删除了5项已基本实现产业化领域,调整了44项技术变化了的领域,对35项内容作了简要文字修改,并根据地方、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新增了10项。77、煤炭的高效

6、安全生产、开发与加工利用煤矿地质与资源条件适用型的成套生产装备,大型矿井支护、采掘设备,短壁采煤技术,高效洗选、配煤装备,水煤浆专用设备及高性能添加剂,大型微泡浮选柱、煤泥水高效澄清及控制技术,型煤加工及利用设备,煤矿瓦斯高效抽放设备,煤矿用高性能抢险救灾装备,煤矿全矿井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高精度煤田地质地球物理探测设备和煤矿地质灾害勘探技术装备,高效益、低成本的煤层气勘探技术,采掘机头地层可视化系统,煤层气规模开发与采煤一体化技术,中、小型低污染节能型煤气锅炉,大型煤炭气化及煤、化、电多联产装置,煤炭(直接、间接)液化技术。78、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及水电技术系统 300MW、600MW等级循

7、环流化床锅炉及辅助设备,低氧化氮(NOx)燃烧器、气体燃烧再燃、超细煤粉再燃等低NOx燃烧技术,300MW热电联产机组,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高效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空冷发电技术,100MW200MW级燃用中低热值煤气和高氢燃料的燃气轮机及相关关键技术(包括燃烧技术、高温部件研制、核心部件等),复杂条件水电站开发关键技术。“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第二章 实施内容一、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二)主要内容工业行业电力:推广气化小油枪和等离子无油点火、低负荷稳燃技术等,对燃油发电机组进行洁净煤或天然气替代示范改造,依法关闭规模小、技术落后的

8、燃油发电机组。石油石化:在油气开采领域,推广采油系统优化配置技术,稠油热采配套节能技术,放空天然气和伴生石油气回收利用技术,以石油焦、洁净煤、伴生气及其他副产可燃气代替燃料油,高效洁净燃烧技术和设备,油气密闭集输综合节能技术等,降低油田自用油率。天然气资源供应可靠的地区适度发展天然气化工,替代石油化工。石油加工领域的节代油内容详见本实施意见“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材:有条件的地区以天然气、煤层气、水煤浆、乳化油、石油焦替代重油,推广玻璃熔窑富氧或全氧燃烧技术,有条件且煤价较低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使用焦炉煤气代油,对大中型建材企业进行节代油改造。化工行业:以煤炭气化替代燃料油和原料油;在煤炭和电力

9、资源可靠的地区,适度发展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其他行业:推广重油掺水、混合煤气发生炉节代油技术。国家发展改革委科 技 部财 政 部建 设 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 管 局中直管理局二六年七月二十五日第40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二五年十二月二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 鼓励类一、农林业二、水利三、煤炭1.煤田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2.120万吨/年及以上的高产高效煤矿(含矿井、露天)、高效选煤厂建设3.矿井灾害(瓦斯、煤尘、矿井水、火、围岩等)防治4.工业及生活用环保型煤开发及生产5.水煤

10、浆技术开发及应用6.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开发及应用7.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8.低热值燃料(含煤矸石)及煤矿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及设备制造9.管道输煤10.煤炭高效洗选脱硫技术开发及应用11.节水型选煤工程技术开发及应用12.地面沉陷区治理、矿井水资源保护及利用13.煤电、煤焦化(焦炉煤气、煤焦油深加工)一体化建设14.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采煤方法、工艺开发应用及装备制造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发改高技2005275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规划(2005年2月)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11、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水平,实现产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坚持重点突破与应用导向相结合;坚持当前发展和前瞻研发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 (二)目标 从“十五”后期开始,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需要,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组织实施10项重大技术装备和10

12、项重大产业技术项目。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为依托,集中研制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重点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与融合,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重点任务(一)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 1、资源勘探开发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2、大型石油、天然气和煤化工及新型催化关键技术 3、节能和新能源关键技术高耗能工业生产过程集成优化节能技术和新工艺,重点开发高耗能工业生产过程集成优化节能技术和新工艺,主要是冶炼、煅烧、熔融、石化化工生产过程综合优化节能

13、技术等。工业炉窑节能新技术,重点开发不同产品工业炉窑的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技术),纯氧或富氧燃烧节能技术,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水泥生产技术,余热(废气)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低耗能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开发新型高效节能建筑围护结构材料,节能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技术,建筑物使用的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技术,建筑智能控制技术和“热泵”技术,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等。节约和替代石油关键技术,重点开发单线50万吨水煤浆生产关键技术,低阶煤制备关键技术;工业规模生物柴油生产及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开发一步法生产二甲醚生产关键技术;开发煤层气地面垂直水平定向钻进和高效排采关键技术等。大型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开

14、发兆瓦级变桨变速型、大齿轮直驱型风力发电技术及发电机组相关制造技术,开发兆瓦级发电机组总体设计技术、风轮设计与制造、电机设计和控制技术等,兆瓦级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等。 三、政策措施 (一)加快研究制定产业技术政策和重大装备发展政策 (二)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有利于产业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 (三)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四)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鼓励使用国产技术装备 (五)组织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积极推广自主开发的先进适用技术 (六)加大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资金的投入 (七)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八)完善我国的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实施专利战略节约

15、和替代燃料油“十五”规划 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立足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和先进的节油技术,扩大天然气利用,大幅度降低燃料油消耗,缓解石油进口压力,保障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主要目标:到 2005年全国节约和替代燃料油1600万吨。其中节约燃料油338万吨(包括结构调整的节油量),占21.1%;替代燃料油1262万吨,占78.9%。在燃料油替代量中,以煤代油占59.0%;以天然气代油占32.2;以石油焦和其它方式代油占8.8%。 发展重点: 1. 替代技术。应用洁净煤技术替代燃料油:采用水煤浆技术替代燃料油,现阶段10万千瓦以下燃油热电机组比较适宜采用水煤浆技术进行替代改造;采用煤炭气化技术替代燃料油,重点对以轻油为原料的大化肥企业进行改造;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