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土木工程一课双融体系构建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142948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土木工程一课双融体系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土木工程一课双融体系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土木工程一课双融体系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校土木工程一课双融体系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土木工程一课双融体系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土木工程一课双融体系构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土木工程一课双融体系构建摘要:“群众创新、万众创业“互联网+等对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业思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途径也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于从“一课双融体系的构建以及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途径展开论述,以期能够为转型开展高校的工科专业提供相关经验借鉴。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一课双融体系0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开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加快,具备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转变单一的专

2、业人才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我国高校转型开展以及开展现代大学教育的新内容1。1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作为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等院校需要将“双创教育有机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校内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新格局2。但是,对全国大多数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游离于专业课程体系(俗称“第一课堂)之外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而且多局限在提供创业方面的公选课、讲座或创业方案大赛的“第二课堂上,而即使少数高校把创业教育纳入到学科建设规划中,也还是存在课程设置的诸

3、多不合理现象,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以及衔接性,正处于转型开展中高校的“双创教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只脚各穿各鞋,各走各路的现象十分普遍。“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够、相互联系不够紧密的情况一直存在,导致“双创教育成了与专业教育相互脱节的“第二课堂35。脱离专业知识的创业导致的最直接问题就是多数大学生创新思维上的同质化以及创业模式上的群众化。漫步高校校园,大学生的创业根本上都集中在与其所学专业知识不太相关甚至无需任何专业知识的“摆地摊“招生代理“打印复印“代缴话费以及“快递外卖等群众性工程上,此类现象从国家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上来讲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双创教育应该是

4、让大学生以自己所学的专业教育为根底,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的理念,将其创新创业建立在与专业内容相关的根底之上,这对于以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创业资本的大学生而言,是创业教育必须紧紧抓住的主要原那么。土木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相关的根本理论和根底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工程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能力并能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高校转型开展的大背景下,深化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积极探索土木工程专业与“双创教育相互融合的途径与方式是摆在土木工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另外“双创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双创素养的有效工具,将其融入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也是大势所

5、趋。随着“群众创新、万众创业“互联网+思维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之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在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双创热情不断高涨。然而,“双创热情的背后那么是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的片面理解和认知。本文作者认为积极探索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互融合的途径是解决“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脱节现象的当务之急。而构建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一课双融体系那么成为重中之重。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获得主要靠土木工程专业课的日常学习,如果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第一课堂与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不能进行有效融合,长此以往,将会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健康开展

6、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能及时、科学地将“双创教育融入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这不但不会排斥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而且会使“双创教育更深入更紧密地依赖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学院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上的探索与实践,着重于对“一课双融体系的构建以及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途径展开论述,以期能够为转型开展高校提供相关经验借鉴。2“一课双融体系建设的可行途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关键是制度的建设,重点在课程的落实,在守住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课时底线的同时,积极探索“一课双融体系建设。“一课双融就是将

7、“双创教育科学合理地引入到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以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双创教育融入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并不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和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双创类“心灵鸡汤,而是将课程知识点与土木工程现场实际相结合,将土木工程实际需要与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侧重于所讲知识点在土木工程实践当中的运用,侧重于对大学生专业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上的培养。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一课双融体系建设的可行途径。2.1探索“一课双融的“三机制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来源背景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与土木工程相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那么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

8、能探索建立专业企业教师协同备课机制、专业教师工地备课机制以及企业教师课堂讲授机制,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技能,即专业企业教师协同备课机制、专业教师工地备课机制以及企业教师课堂讲授机制。2.2探索模块化课程体系“群众创新、万众创业“互联网+思维对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业思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土木工程专业与“双创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努力适应,在此根底上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的修订,进行土木工程专业与“双创教育相融合的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通过建构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通识课程+双创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注重对本专业大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将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转移到对自身所学

9、土木工程学科的思考当中。2.3强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将土木工程专业竞赛赛事创造创造社会实践等进行有机融合探索,并建设出一条适合土木工程专业的“一课双融体系。随着土木工程领域中绿色建筑建材、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不断应用,在实践教学类赛事设置上可以本着“弱化一批、突出一批、新增一批的原那么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增补,重新梳理并筛选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院校级的全方位竞赛赛事,打造优良、高效的专业赛事“竞赛包,鼓励师生积极参加上述各层级的比赛活动。另外,下大力气标准目前在大学生专利申报、创新创造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探索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10、专利申报以及毕业论文一体化的融合途径。2.4改革大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一课双融体系建设以及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不断强化必然要求对现有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提出新要求,可以说,“一课双融体系建设与大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标准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的大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根本上还是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各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也只是停留在让大学生修满规定学分的根底之上,这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对“双创教育产生片面认知,这种情况不加改变,就会造成多数大学生对“双创教育抱着“学分到手,事情放手的心态,使“双创教育的可持续性与教育性大打折扣。因此,将“双创教育考核评价融入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也势在必行。比方

11、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评定及累积转换方法?,探索与之相匹配的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考核评价细那么及实施方案。更进一步地,土木工程专业中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以及“一课双融融合度较高的课程考核可以完全考虑由“以赛代考模式进行取代,争取使“一课双融切实得到落实。3结语“群众创新、万众创业“互联网+等给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带来极大挑战,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途径也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从“一课双融体系的构建以及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途径展开论述,以期能够为转型开展高校的工科专业提供相关经验借鉴。ID:004742参考文献:1易玄,申丹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1,3(2):68712强伟纲,战学秋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1,35(8):26293齐静,赵琳,魏然高校“双创教育,要做的还有很多N群众日报,2021354雷家骕中国高校需要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13285蒋学华关于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临沂大学学报,2021,37(6):106111作者:李龙起单位:许昌学院土木工程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