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140062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浅论老年益保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依据中国老年益保障法第二章的要求,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要求,一个国家老年人占总人口10%以上的,这个国家就进入老化。据此,中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法律、家庭已经老年人本身十分关心重视的问题。 一、 老年益被忽略和被重视的过程。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家庭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调整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等级色彩较浓的婚姻家庭关系,国家立的第一部法就是中国婚姻法,该法明确要求要对妇女、儿童的正当权益进行保护,考虑到当初老龄化问题

2、并不突出,故未将老年人的权益保护列入婚姻法。文化大革命的10年,部分地域、部分个人在所谓“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下,抡起了践踏老人正当权益的拳头,致使部分老年人的儿女和她依法赋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尽或没有很好的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还有部分赡养人不明白什么叫赡养义务,什么叫从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照料老人的特殊需要。1978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在修改宪法时第一次将严禁虐待老人写进了宪法,1980年在第一次修改婚姻法时将保护老人的正当权益写进了婚姻法。自此,老年人的正当权益才真正引发国家、社会、法律的高度重视。

3、二、 老年益保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老年人是国家的财富、社会的财富,她们含辛茹苦为国家、社会、儿女奋斗了几十年,步入老龄后还在发挥着余热,她们的正当权益即使得到了保护和重视,绝大多数赡养人对老年人尽到了赡养的义务,但不尽赡养义务,侵犯老年人正当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有些地方和有些家庭还相当严重,其表现: 1、 赡养人赡养意识缺乏。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儿女和其它依法赋有赡养义务的人。在通常情况下,赡养人是老年人的儿女。婚姻法第二十八条要求,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外孙儿女。对于儿女已经死亡或儿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这从两个层面明确了赡养人:即通常情况下是儿女,特殊情况下是孙儿女、

4、外孙儿女。老年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要求:赡养老人是指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照料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不过,有些赡养人没有认识到老年人的本身不足,不去生活上照料,不在精神上慰籍,甚至不予经济上供养,使这些老年人感到孤独、心灰意冷、缺乏生活的信心。 2、 老年人受虐待、遗弃严重。 因为历史的原因,很多老年人年轻时未能读书或读书极少,无固定工作,老来没有养老金;有些老人儿女多,住房担心,以至在儿女婚后仍和儿女住在一起,在父母儿女之间、翁婿之间、婆媳之间为生活琐事发生矛盾后,有些极难缓解,往往造成矛盾激化,此时的老年人本身处于劣势,在见中受虐待是常有的事,部分老人受不了这份“气”选择了离

5、家“出走”,被赡养人遗弃在外。 3、 老年再婚受到强烈干涉。 老年益保障法第三十条要求:儿女应该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儿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改变而终止。可是现在社会上仍有两股不正常的势力,一是外在势力,如某位老人结婚了,遭到的多是非议,有的说这么一把年纪还结婚“干什么”,有的干脆说其没出息还找个老太;二是内在势力,即儿女们的阻拦和干涉。致使很多老人裹足不前,甚至是结了婚也痛苦连篇,今年4月21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专门播送了儿女干涉父母婚姻的节目,否定了儿女们的错误做法。河南鲁山县土楼王村早年离婚的袁书荣,和同村已丧偶的景锡良再婚,袁的四个儿女除横家阻拦外

6、,还常常上门吵骂,认为袁的行为是伤风败俗的行为,并拒绝推行对袁的赡养义务,双方一度对峙,水火不容。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四个儿女告上法庭,2021年7月18日,鲁山县法院到当地开庭,并当庭宣判,四个儿女供给其母每个月65元赡养费。 4、 老年人财产常常受到侵犯。 我们的老人全部是以一颗慈善的心来对待儿女的,对儿女的生活、婚姻、住房无不给予操持和关心,甚至是自己不吃要给儿女吃,自己不住要让儿女住,只要使有些儿女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钱,父母的房子就是自己的房子,以至于自己不劳作向父母要钱,和父母在一起坐吃山空,有的要求父母把已购的全部房权过户给自己,还说父母死后继承时不交遗产

7、税,致使部分父母尚健在时已两手空空,自己住的房子却是“儿女的房子”。更有甚者有的儿女还强行叫父母分家产。 5、老年益受侵犯得不到有效阻止。 中国已进行三个五年计划的普法,现在正在进行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普法,国家即使高度重视普法工作,但发展不平衡,相当一部分人仍未能认识到什么叫老年益,应该从哪些方面保障,法律有什么要求,甚至有些组织、有些和老龄工作的人员也知之甚少,向社会宣传维权、组织老年人维权还仅在起步阶段。有些家庭组员侵犯了老年益还认为这是“家务事”,外人无权干涉。长久下来,老年益受到侵犯后本能有效地得到阻止。 三、 老年益保障的关键对策。 老年益工作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人心工作,是社会的一项主

8、要基础工作,它关系道德风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法律实施,做好这项工作迫在眉睫,十分主要。为此,我提部分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 1、 发展社会保障。 老年益保障的关键是依靠社会力量来进行。一是要强化宣传,要对老年益保障法和婚姻法中有关老年益保障的要求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相关组织和家庭了解老年益保障的法律要求,尤其是让老年人自己了解这些要求;二是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发展小区文化生活和小区医疗,发展敬老事业,切实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三是大力宏扬社会正气,对老年事业成效显著的基层组织要大张旗鼓地给予表彰,对尊老敬老做的好的家庭要给予褒奖。对遗弃、虐待老人的当事人要主动取证、追究根源,动用民事、行

9、政、刑事等多种法律手段,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制裁相关的违规违法人员。 2、 提倡道德保障/ 老年益保障的基础是利用道德手段来进行。道德是有关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荣誉和耻辱等观念和这些理念相适应的由社会、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确保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保障老年人的权益,要靠道德的力量,让人民普遍的尽义务,讲义务不争权利,讲奉献不求索取。现在有部分不尊老敬老的人,经常怨恨自己的父母,责备自己的父母“没本事”,以致造成没有劳保、家境穷、房子少,怨不得儿女对她们不孝,她们自辞其咎,这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对此,应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和宣传,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

10、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础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广泛开展公民道德的实践活动,使“不孝之子”们在实践参加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 严格法律保障。 老年益保障的关键是采取法律方法来进行。一是要落实好老年益保障法和新婚姻法,对不尽赡养义务的要依法强制赡养人推行义务,让她们真正做到从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实现老有所养,让老大家颐养晚年;二是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再婚权利,对干涉阻拦老年人婚姻的除进行劝导教育外,对违反治安管理要求的、对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治安和刑事责任;三是有计划地在老年人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除让她们认真学习

11、老年益保障法和婚姻法外,还要对她们进行继承法、民法通则、协议法的宣传教育,使她们依法来保护自己的再婚权、被赡养权、物权、增和权和其它民事权利,在无撼中享受晚年。 4、 加强自我保障。 老年益保障的关键实际加强自我保护老进行。自己的权益掌握再自己的手中,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一是要克服“家丑不可外扬”的陈旧思想,对儿女、孙儿女、外孙儿女不尽赡养义务的情形,要行使婚姻法第二十八条给予的权利,勇于诉诸法律来保护;二是对儿女虐待、遗弃、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多做疏导工作,并可随时请求基层组织和单位进行调解,对工作无法做通的儿女,要向司法部门反应或提起诉讼,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三是慎重对待自己的财产,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财产赠和给儿女,尤其对住房这么的大宗财产的赠和更应慎重,要善待自己的财产,一旦决定财产给哪位儿女,可采取遗嘱的措施,可进行公证,完善自有财产处分的正当性。 伴随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健全、社会的进步,老人的权益将会得到各界的重视,经过政府、社会、基层的共同努力,老年人的权益将会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 老大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xx区司法局 xxx 2021年9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