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在天晴了的时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139398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在天晴了的时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在天晴了的时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在天晴了的时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在天晴了的时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在天晴了的时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在天晴了的时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在天晴了的时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尝试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突破方法(A案)反复朗读,理解词语,了解文章大意。(B案)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悟自然,体验生活。难点 尝试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突破方法(A案)1.学生朗读感悟。2.教师相机点拨。(B案)1.小组讨论,探究问题。2.自创诗歌,读写结合。教法与学法教法(A案)朗读法、讨论法

2、。(B案)讲授法、练习法。学法(A案)自主学习法、小组学习法。(B案)合作探究法、读写结合法。教学准备(A案)多媒体课件。(B案)多媒体课件。教法与学法建议1课时。A案 一课时 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尝试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导入新课1.师:唐代李商隐有一首诗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美好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这样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2.请学生读课题,并谈谈自己的初步感受。3.介绍作者。二、初读课文,初入情境1.自读课文,

3、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句。2.检查自读情况。3.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4.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三、再读课文,走进自然1.朗读全诗,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教师板书)2.交流看到这些景物的感受。3.师: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记住这首诗。4.引导学生品读诗句。(1)教师指名读描写小路的诗句。(2)小路为什么会是凉爽又温柔的?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4)引导学生尝试背诵。5.小结学法。(1)朗读诗句,理解词语。(2)

4、展开想象,再现画面。(3)联系积累,丰富画面。(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四、交流讨论,感悟诗歌1.师:你们喜欢哪句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重点的词句来说)2.进一步体会诗句的美好,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3.背诵全诗。五、课堂延展,读写结合师: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们观察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板 书 设 计12*在天晴了的时候小路小草小白菊 凤蝶儿课 时 作 业一、辨字组词。 炫( 炫耀 ) 瓣( 花瓣 ) 曝( 曝晒 ) 慢( 慢慢 ) 眩( 眩晕 ) 辨( 辨别 ) 瀑( 瀑布 ) 漫( 漫天 ) 二、根据音节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字。 xi ( 携 )手 威( 胁 )

5、和( 谐 ) ( 协 )调 xun ( 炫 )耀 ( 绚 )丽 ( 眩 )晕 ( 旋 )风 qi 胆( 怯 ) 偷( 窃 ) ( 惬 )意 ( 锲 )而不舍 zhu ( 皱 )纹 ( 昼 )夜 宇( 宙 ) ( 咒 )语 三、写出描写花草树木的四字词语。 含苞欲放 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百花齐放 教学反思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写的一篇诗歌。整首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本诗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等景物,最后写了雨后走小径的独特感受。全诗分为三小节,语言清新明快,结构完整紧凑,情感抒发真挚自然,富

6、有韵律美,是让学生领悟春天的魅力,感受美好大自然的好课文。 根据课文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逐层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教学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诗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所以我在教学中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新课伊始,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了作者戴望舒,使学生了解作者及诗的写作背景。 2.朗读体会法。朗读赋予作品以生命。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

7、段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如个别读、集体读、齐读等,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理解,再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鼓励、欣赏为主。教师及时的点评、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B案 一课时 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独立学习一、认识作者戴望舒(19051950),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

8、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在下过雨、天放晴之后你们有没有到郊外、田间去过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还记得空气中充满的泥土味儿吗?不管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美丽的情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板书:在天晴了的时候2.请学生齐读课题,并谈谈自己的初步感受。二、介绍作者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吗?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戴望舒)2

9、.教师小结: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自学课文1.师范读在天晴了的时候。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句。理解“炫耀、尘垢、胆怯、曝着、阴霾、闲游、晕皱”等词语。(方法:可以查字典,可以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3.教师指名按小节读诗歌,学生评价。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你们觉得读得好不好?为什么?(教师指名回答)过渡:学习了别人的朗读经验,咱们再来读读诗歌,边读边体会,你们觉得哪些地方特别优美、生动?学生自由读全诗,读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师:读了诗歌,同学们对诗歌的优美生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现

10、在请大家把自己感觉最优美、最生动的小节挑出来,读给你们的同桌听,听的同学要专心、投入,边听边想,你们最欣赏同桌哪些地方的朗读。(同桌互读)四、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1.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别人的朗读,一定对自己有所帮助,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想象雨过天晴后的美景,从读中一步步感受到自然之美。合作探究二、探究思考题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的小路()的小草()的小白菊()的凤蝶儿参考答案:小路:湿润的、凉爽的、温柔的、散发泥土芳香的、柔软的、有生命的小草:新绿的、充满生机的、干净的、顶着小雨滴

11、的、戴着珍珠的、快乐的、可爱的、活泼的小白菊:小心翼翼的、文静的、美丽的、自信的、绽放的、幸福的凤蝶儿:自由自在的、美丽的、穿着五彩衣服的、快乐的五、深入研读,欣赏美景1.自由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用横线把景物名称画出来。教师指名回答。(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板书)2.找出相关的诗句,读一读。3.教师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然后让学生再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4.师:同学们,雨后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真该到小路上去走一走。因为 -(学生读描写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学生再次齐读)小练笔: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

12、间自在闲游。瞧,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有的 , ;有的 , 。5.师:在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们发现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六、拓展思维,丰富画面1.师: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湿润的小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抖去水珠的凤蝶儿这些景物,你们觉得还会有什么呢?(小蚂蚱、小蚂蚁、小花、小鸟、毛毛虫)你们能学着诗歌的样子,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吗?师:勤劳可爱的小蚂蚁,在泥路上来回穿梭,亲昵地拥抱着,快乐地问候着; , , , 。七、品味诗句,总结全文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自然风光图,景物清新自然,

13、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学生朗读)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复习有关修辞手法的知识,便于让学生更深层地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想象再一次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1.诗歌描绘的天晴后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2.拓展思维:你们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吗?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参考答案:1.润湿的小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2.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

14、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中云儿闲游多美呀!八、拓展练习1.师:你们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喜欢?读了这首诗后有怎样的心情?2.师:你们还见过哪些雨后的自然景象?说一说,并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们观察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3.最后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将语文与生活相联系,使语言运用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九、课堂小结师:这一堂课,我们跟随诗人戴望舒去欣赏了大自然,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想象让大自然更加丰富起来。同学们,这个周末你们想去哪里呢?我们也来写一首在 的时候,然后在周末怀着快乐的心情,出发! 资料链接戴望舒嗜书如命喜欢看书和买书是文人的共同爱好,戴望舒便是嗜书如命的一个人。喜欢书的文化人,即使因为囊中羞涩,买不起书,光是看一看,摸一摸,也会感到其乐无穷。戴望舒最喜欢逛塞纳河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