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10月考(教育精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1383432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10月考(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10月考(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10月考(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10月考(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10月考(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10月考(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10月考(教育精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_ 考号_ 姓名_八年级物理适应性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2、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为( )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估计被测物体温度 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e.取出温度计 Aabcde B.dcbae C.cdbae D.dcabe3、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烧开水时,常常看到壶嘴附近冒出很多“白气”,这些“白气”是( ) A水蒸气 B

2、小水珠 C 热空气 D 烟雾4、河面上常会看到一层雾气,这是水经过下面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水先蒸发后液化 B水先汽化后凝华 C水蒸发成的水蒸气 D水蒸发成的小水滴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图26、购买乒乓球时,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陈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做出猜想和假设 C.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7、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

3、因为( )A.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B.水蒸气比水温度高C.水蒸气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热 D. 水蒸气比水传热快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的产生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9、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10、以下温度最接近40的是( ) A人的体温 B南通地区夏天的平均温度 C洗澡水的温度 D温暖、舒适房间的温度 11、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

4、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第11题 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12、0的水和0的冰,两者的温度应该( )A.0的冰温度低一些 B.0的水温度低一些C.相同 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13、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A用自来水加以冲刷 B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C用酒精棉球擦洗 D.用火焰烘烤14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

5、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15、打预防针前,医生用酒精棉球涂在王伟的皮肤上进行消毒时,他感觉到皮肤有点凉,这是因为( )A.酒精温度较低 B.皮肤对酒精过敏C.酒精蒸发吸收热量 D.皮肤吸收了酒精16、有的同学在唱歌时会说“这歌曲太高,唱不上去”,这里所说的“太高”是指( )A歌曲的响度大 B歌曲的音调高C歌曲的振幅大 D歌曲的音色太差17、在实验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18、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 ,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

6、A.36.6 B.39.6 C.37 D.76.2 19、夏天的傍晚,乘凉的人们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听不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原因是蝙蝠( ) A.不会发声 B.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 C.发声频率太高D.发声频率太低20、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21、物质由_变为_的现象叫做液化.22、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 传人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

7、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23、夏天,有人用和室温相同的湿毛巾包在同温度的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这是利用水_时从牛奶_热的道理。24、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在5秒内做了1000次振动,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填“能”或“不能”)25、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ms。26、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收到回声波信号,则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

8、距离,其原因是_。27、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 (选填“高”或“低”),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大,离声源的距离越近,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28、在炎热的夏天吃冰棒时,常常会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实际上是由空气中水蒸气_而形成的这个变化过程中,水蒸气要_(填“吸热”或“放热”)29、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的叫声音调高,_的叫声响度大。30、上物理课时,在黑板上作图的张老师提醒坐在后面的小明同学不要讲话要做笔记.面对黑板的张老师是根据小明发出声音的_来判断是小明在讲话的.当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时,我们总是关上门窗,这是为了在_减弱噪声.31、图中a温度计的示

9、数为 ,b温度计的示数为 班级_ 考号_ 姓名_32、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进一些乙醚,然后用橡皮塞堵住注射L先向外拉动活塞,则会发现液态乙醚成蒸气而看不见了,再推压活塞,则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乙醚,这是采用_的方法使气体_的33、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性质制成的。下图6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示数是_,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_。图6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1分)34、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

10、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2)_3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拨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6、(3分)一群风华少女2005年春节晚会上,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 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_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2) 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

11、碳升华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3) 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37、(7分)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6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7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3)分析图18,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_,但温度_。图18图16图17 (4)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让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 。38、(4分)如图所

12、示,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第28题(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 通过棉线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39、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在弦拉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