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会计变革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137035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会计变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会计变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会计变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会计变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会计变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会计变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会计变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会计变革 摘要: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基于自动化和网络化两大特点,会计向管理方向发展。针对电算化会计管理要求的提高,该文从会计基础原则、会计核算和商业结构等角度阐述了未来会计系统与信息化系统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可能的会计变革。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变革;会计管理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手工账的作业方式将会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会计工作将完成由纸质载体向数字化载体的转变,同时这种转变也将反映在传统会计体系的变革中。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在信息化下的未来会计的变革。 未来会计及制度的改变将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两大特点:一是会计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二是会计工作的网络化。基于此,会计将会从原

2、始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向管理方向发展。进而从加强会计管理职能角度出发,会计的基础原则、处理方法以及在商业中的组织结构都会有所改变。 1对会计基础原则的影响 1.1会计职能的转变 在信息化背景下,会计的职能将由传统的静态的核算监督向动态的管理决策转变,即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使得在传统会计中机械化、耗时性的计算、登记、核对类的工作在瞬间完成,极大程度的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时间。会计这一职业为了在未来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将向管理方向转变,更大的发挥其信息优势。会计将更多的与财务管理、金融分析、风险管理、投资决策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相结合,这意味着会计由一

3、个特定领域专业型工作向宽带型复合型工作转变,这也是商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繁入简、由分到合的必然趋势。 1.2会计基本假设的转变 1.2.1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计算损益、编制报告。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更加激烈的商业竞争,要求决策者和投资在短期内作出反映,对会计报告的及时性需求凸显;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也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固定的会计分期将会成为会计核算的掣肘。因此,会计分期的假设将会弱化,目前采用的定期报告将向动态核算实时报告转变,适度的可调节的会计分期将会被提倡。

4、 1.2.2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包括记账本位币的规定和比值稳定假设。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兴起,货币计量正向着多元化发展。庞大的外汇持有量和频繁的外汇交易,使得单一的货币计量给企业核算带来诸多不便;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货币也将对未来的会计核算带来巨大的冲击。其次,会计计量的是名义货币,不仅与经济管理中的实际货币脱节,而且使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隐形财产无法计量。因此货币计量在未来的信息化背景下通过并行账套的方式被多元化:不仅用本位币记账,而且同时生成外币账套,以解决外汇账面折算风险问题;不仅用名义货币记账,同时生成物价

5、变动帐套给决策者参考使用;不仅用货币计量,而且用非货币计量,对各种隐形资产利用财务决策的量化指标核算。 1.3会计基础的转变 1.3.1会计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的运用。在我国,受商业信用交易影响,商业企业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交易保险和认证的特殊机制,未来权责发生制不会是商业企业唯一确认基础。在电子交易中,只有在买方收到实物并确定购买的情况下,所售货物的风险和所有权才转移,电子货币方能真正的转到卖家账户并确认收入,因此处理网络业务时会适当应用收付实现制,这样有利于实时确认收入,并加速资金周转。 1.3.2会计计量基础机会成本的引入。信息化背景下货

6、币计量的多元化使得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运用。除此之外,机会成本可能会被引入。会计电算化使得获取外部同类资产公允价值更加便利,机会成本核算可能性成为可能,而机会成本的引入将有效地解决企业隐形资产如绿色财产和人力资源的计量。 2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2.1区分经营、投资和筹资项目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下,企业现金流量由净利润调整而得,但是由于利润表中并不区分经营、投资和筹资项目,在编制过程中也给计算机的自动化处理带来麻烦:调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填报的“财务费用”项目要分离出经营性财务费用(如银行存款利息、现金折扣、手续费和汇兑损益等);对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项目,需要从中分离出经营活动

7、产生的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只调整“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和“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另一方面,不作区分的利润表项目不利于财务监管,美国安然公司就是利用固定资产的内部交易虚报利润。因此,有必要在财务费用下设置“经营性财务费用”和“筹资性财务费用”,在营业外损益下设置“经营性营业外损益”和“投资性营业外损益”以提高会计信息自动化程度,节省会计时间并加强企业监管。 2.2区分现金持有收益和投资收益 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现金等价物,现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现金持有的过程中会产生损益,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下,这些损益分散于各账户中,会计与管理不同步。以货币基金为例,由于

8、其高流动性和相对于银行存款的高收益率,许多企业把它选作现金持有的一种形式而并非为了获取投资收益,与银行存款几乎没有区别,现行制度下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损益计入投资收益,显然并不合理。因此,需要单独设置一个现金持有收益科目,统一核算现金持有过程中的损益,年末结转至财务费用账户。 通过会计软件可以实时核算现金产生的收益,实时动态地反映企业现金管理的成效,使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信息及时的调整企业的现金管理政策。 2.3现值运用加强资金管理 现值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风险管理中是资金的基本计量模式,但是受到计算复杂性和折现率可靠性的影响,现值在会计中的应用十分局限。在电算化的背

9、景下,这两大难题迎刃而解,而且会计管理职能的提高要求核算更加细化,现值在会计中将得到广泛的运用。 首先是折现率的选择。从会计的谨慎性和利率获得的可行性出发,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一般要求折现率选择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但是以此做会计估计与实际管理差别较大,因为企业资金的实际并不以该利率增值,而财务管理中采用的实际收益率则更接近事实。通过财务软件,可以定期的获得企业的现时移动平均收益率数据,自动套用零息法计算新收益率水平下的估计结果,并实时的调整原现值。而在短期内,企业资金的保有形式主要是现金,并不适用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这时可以利用上文中提及的现金持有收益账户,计算出现金持有收益率,以此为基础进行短期的折

10、现。但放开折现率的选择限制要与财政监管相结合,未来实时化的网络的监管将是其实行的基础。 其次是现值的适用范围。我国现在运用现值的项目比较局限,主要集中在长期内有固定支出或收入的资产(在一些国外的会计准则中,预计负债也按现值入账)。而电算化会计下,管理需求提高,现在被忽略的短期资金时间价值将在会计核算中体现,流动负债也可用现值计量。不仅如此,对于偿还期限和金额已知长期负债项目,如果企业采用年金形式计提来管理,也可利用类似的年金现值的方法计提。 2.4公允价值运用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业务的损益每天都在发生,而往往只在企业内投资部门处记录,月末会计进行统一处理,这样使得会计的监管作用难以发挥。虽然金融

11、产品以公允价值计量,而且每天都在改变,但在会计信息化的帮助下,实时的会计监管并不遥远。首先,公允价值易于获得。会计系统通过与外部网络链接,可以从交易所、银行等机构及时获得标准化的数据,反映企业金融现状。其次,以日为时间单位的单向累计核算。如此,企业可以对其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实时计量,配合电算化会计下的实时报告,可以向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及社会公众如实反映,也会极大的减小金融市场的波动。 3对商业结构的影响 3.1企业内部管理的转变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数据库形式存储,而会计数据库将成为企业管理资源的一部分,融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ERP是在

12、MRP(物料需求计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它将企业的采购、库存、销售、制造资源管理、生产计划、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质量设备管理、客户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实现了企业财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管理及业务流程管理的一体化。ERP系统符使得会计系统处在未来商业管理网络的信息中心位置,并且使会计直接参与公司管理。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销售部门细化的销售业绩直接通过会计部门核算,按公司绩效考核要求加工过后传递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再将制定好的工资方案传回会计部门入账。随着这一系统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由单独核算系统融入到管理网络核心。 3.2企业外部监管的转变 借

13、助于网络的便利,会计系统与外界双向交流将越来越密切,这既包括信息的输入,也包括信息的输出。正如上文提及的,通过与交易所、银行的链接,会计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相关利率及其资产公允价值的信息来进行核算,即信息的输入。在国外,征信机构与银行联网可以随时调查企业坏账状况进行信用评级,即信息的输出。而随着会计网络系统和统一的商业化语言(如XBRL)的发展,企业与证监会、财政局、税务局、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链接,这样企业的某些指标将会受到实时监控和审计;而且由于会计期间的弱化使得会计进行动态核算,报表可以按使用者需求随时生成,方便投资者、债权人的分析监督,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参考文献: 1张兴武.对网络环境下会计基本假设的探讨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61-63. 2阳杰,黄昌勇.企业会计制度明细科目设置信息化改造试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0):24-27. 3杨新刚.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的应用及未来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信息,2009(25):131-132. 4路媛媛.浅谈XBRL及其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J.会计之友,2010,(7):55-56.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