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的用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136765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虚词的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言虚词的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言虚词的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言虚词的用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言虚词的用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的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的用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曲一、“之”字用法与意义1. 用作代词(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2)第一人称,即说话人自己。作宾语。 君将哀而生之呼?(捕蛇者说)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3)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

2、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 用作助词( 1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或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2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谓语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4 结构助词,宾语前臵、定语后臵的标志。如: 宋何罪

3、之有?(公输)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心无杂念,唯鱼之念。(列子汤问) 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勾践灭吴)3. 用作动词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逍遥游)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曲二、“其”字用法与意义1. 用作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事,作定语,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为“他(们)”“它(们)”。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 活用为第一、二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为“我(你 的”或“我(自己 ”。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 指示代词,

5、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如:(1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还是”“一定”。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3. 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4.

7、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曲三、“若”字用法与意义1. 用作代词。( 1)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们)”“你(们)的”。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2 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2. 用作连词。( 1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

8、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2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 复音虚词。“若夫”“至若”,放开头,表示他转。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曲四、“而”字用法与意义1. 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A. 描写物态,或揭示事物特征。可互换位置。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B. 正反对举,或肯定否定结合。译成“而”或“而是”

9、。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可多。(商君列传) 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句践灭吴)(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A. 叙述先后。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接着)B.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都应归入承接。(状语不能有动词 先生能饮几何而醉?(滑稽列传结果) 老妇恃辇而行。(触龙说赵太后方式) 项王按

10、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目的)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目的) 然则何时而乐耶。(醉翁亭记条件才)( 4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上之情。(张衡传)( 5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若我而不有之,彼恶得而知之?(庄子徐无鬼)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管晏列传)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11、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子路率尔而对曰。(论语先进) 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项羽本纪)( 7 表因果。译成“因而” 。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2. 用作代词。通“尔”只用作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3.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

12、是而已。(师说) 曲五、“则”字用法与意义1.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 “则”字连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可译为就,或不译。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过秦论)( 2)表示承接。A. 表承接。译成“就”“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至则相楚。(孙子吴起列传)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B. 表发现”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集:落在)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

13、,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2 表示假设”用在前句,相当于“假使”“如果”;用于后面,相当于“那么”“就”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项羽本纪)( 4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句可译为“虽然”“倒是”如: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曹刿论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2. 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译作“是”“

14、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曲六、“以”字用法与意义1. 用作介词”(1 表示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 什么身份”等”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2)表示提宾,可译为“把”。如: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 表示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以吾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