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136687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化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点击数:4572更新时间:2007-5-23王艳红仰恩大学学生事务部摘要:本文对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性研究,目的是希望在当今 社会条件下,引起教育工作者对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的重视。由于在教育中,许多教育工作者误用强化理论,把惩罚当作一种强化手段应用在教育中,这在教育中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负作用,使教育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本文介绍强化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强化理论对我们的启示;阐明应用强化理论,促进学生发展;指出强化理论在应用中应注意的技术性问 题。因此,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成了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切入点。关键字:

2、强化强化理论教育 应用当代科学技术率领人类踏进现代社会的门槛后,教育工作者发现:“在教育中 还存在很多不足”。目前我国许多教师还倾向于用传统的经验型的方法来管理和控制课堂及 学生的学习行为,难免在无意中造成对行为原理的滥用,有时会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为此,应当加强对强化法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使教育工作者自觉地使用这一方法,避免其消极作用。通过强化,可以增加学生在学习中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也可以使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健的发展。在教育中正确运用强化理论,将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 在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工程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 应用强化理论,加大力度开展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就显得

3、特别必要和重要。一、强化理论的概述1.强化概念的提出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最早提出强化概念的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后来是斯金纳从巴甫洛夫那里借用来进一步发展,但是 涵发生了变化。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指伴随于条件刺激物之后的无条件刺激的呈现;在斯金 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件。至今,强化 概念一直是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广泛探讨研究的课题,而且已经形成一种理论体系。现代心理学认为,伴随行为之后,并有助于增强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事件,称为强化。1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

4、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 重复发生。2、几种不同的强化观(1)桑代克的效果律可以说桑代克的工作和巴甫洛夫的工作是同时的,但又是各自独立的。巴甫洛夫的强化律发表于1902年,而桑代克的效果律则发表于 1898年。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通过试 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的主要规律是效果律。他认为任何动物在特定情况下产生满足,它就与该 情境联系了起来,因而该情境再次出现时,那个动作也就比以前更容易出现了。反之,任何动作在特定情 况下产生痛苦,它就与该情境失去了联系,因而该情境再次出现时, 哪个动作就比以往更难出现了。可见一 个人当前

5、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 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减弱。”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 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率中消极的或令人烦 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2)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是生而俱有的,属于不学就会的本能性行为,是 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引起的反应;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 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

6、也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 是应答性反射,是强化决定反应;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是反应决定强化。斯金纳认为,人 类行为主要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斯金纳很重视操作性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 为重要。他认为大多数人的学习,行为都是操作,学习过程就是操作行为过程,而操作行为可以通过强化 来控制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的塑造,教育和训练要取得成功,必须建立特定的强化措施。他把强化刺激 看作是学习过程,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的关键。他说:“要保持行为的强度,就必须强化。”他批评 传统

7、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学生的控制是消极的”,“强化比较少”,而且“是不适宜,不适时 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做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到“报酬广,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因此,强化理论是斯金纳学习理 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础。3(3)班杜拉的强化观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观察学习中对强化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把强化分为直接强 化、替代性强

8、化和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或模仿者在学习中不必直接受到外部强化,只要以他观察或模仿的榜样为媒介,受到间接强化经验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当教师强化一个学生的助人行为时,班上的其他 人将话一定时间互帮互助。此外,替代性强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情绪反应的唤起。例如,当电视广告上 某明星因穿某种衣服或使用某种洗发水而风度迷人时,如果你直觉到或体验到因明星受到注意而感觉到的 愉快,对于你这是一种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是指人是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赖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从而能控制自己的行为。4例如,补习了一年语言的学生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成绩标准,于是他们将根据对他成绩 的评价而对自己

9、行为进行自我奖赏或自我批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可以在无强化的条件下学习,但受到强化的是行为, 而对行为的学习是不需要强化的。即“学与用”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强化是促进学习而不是引起学习。3、强化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强化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1)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斯金纳认为,有机体-人或动物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取得了好的、积极的结果,使目标实现, 需要满足,就会自发重复,如果及时给予肯定、认可或奖励,这些行为就会保持、巩固,叫正强化;如果是不好的、消极的、无益的,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的行为,给予批评、制止,事先预防性揭示规劝、否定或 惩罚,就会减弱、消退终止,叫负强

10、化。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遭受过各种性质的刺激或是产生各种需求,这些刺激有些为人们所厌恶。如果一种刺激是人们所喜好的,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那它就可以增加行为的出现率,这种刺激称作正强化物。正强化原理包括三部分容:a.情境;b.行为或反应;c.正强化物。5情境为个体的行为或反应的产生提供背景,而个体的行为或反应则导致一定的结果即 正强化物,反过来结果又进一步促进行为或反应的产生,选择正强化物要考虑个体差异。负强化是针对正 在受惩罚的个体,激发他“改过向善”的动机,或鼓励他去从事良好行为。一旦发现这一个体表现出预期 中的良好行为,就立刻把正在进行的厌恶刺激撤走。如,对一个因犯错误而

11、记了大过的学生,教师利用负 强化法先使学生知道本身的错误所在,鼓励他努力学习,多做一些有益的事,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撤除其记 过处分。在教学中,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学习上有进步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其方法包括奖金、对 成绩的认可、表扬、赏识、关注、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 从而削弱这种行为。其方法包括批评、劝阻、说服、制止、处分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 负强化。(2)根据人类行为受强化影响的程度可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一级强化是指满足人和动物生存,繁衍等基本生理需要的强化,一级强化物如食物、水、安全、 温暖、性等。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

12、与一级强化物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强化性质。二 级强化物如金钱、学历、关注、赞同等,这些二级强化物初用时并不具有强化的作用,而是由于它们同诸 如食物、性欲之类的一级强化物匹配而具有了强化的作用。(3)根据时间间隔可分为连续式强化和间隔式强化连续式强化即需要的行为一旦发生,就给予强化,就是说当个体做出一次或一段时间的正确反应后,强化物即时到来或撤去。例如,当孩子扫地后,家长马上对他进行表扬;当孩子协助妈妈做饭后, 家长也即时予以肯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爱做家务的良好习惯。但当按照连续式强化程序安排建立 起了某种行为并将此行为保持下来之后,倘若不再给予强化时,这种行为就会逐渐消退,如当一个孩

13、子已 形成做家务的习惯后,家长对孩子做完家务后不再给予表扬,那么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就会逐渐消退。间接 强化是一种偶然的(或间接地)而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4)根据强化物的性质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积极强化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中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从中可以看出,不论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即可以增强该反应(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使该行为得到增强。在强化时,可以使用这样一个原则-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Principle ),即用高频率的活动作为低频率活动的强化物,或者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6(5)根据强

14、化的来源可分为外部强化和部强化外部强化是教师施予学生身上的强化手段;部强化则是自我强化,学生在学习 中获得满足而增强自己的情绪和信心,产生更加努力的学习行为。二、强化理论给我们的启示1.强化理论在教育中的作用根据上述对强化的概念、类型的分析,我们认为强化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增强或减弱的作用,运用该理论,在教育中具有以下作用:(1)强化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正确适当地为学生提供行为反馈信息,能让学生反省自己,重新评估自己,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的学习行为,修正或改变不良习惯。 强化提供的信息,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已有学习方式得到肯定,激起更高的学习愿望,增强良好学习行为发生概率;同样, 适

15、当的缺点和不足的评价反馈,让学生明白差距,受到鞭策,减弱学生不良行为发生概率。(2)强化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不同的强化总是会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一般而言,奖励、表扬、微笑等肯定性评价能引起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而惩罚、批评、严厉等否定性评价引起学生紧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另外,教育者本身的人格力量也在强化中发生着作用。教育者真挚 的爱、良好的期待、认真的治学方式、顽强的意志都为学生树立起典,他们的人格影响渗透在具体强化中传递给学生,更增加了强化的可信程度和影响力。因此,强化的进行促成师生之间情绪情感的交流,加深了学生情绪情感体验。(3)强化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强化叶圣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强化是自我教育的一个部分。教师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时,也将该行为的评价标准传递给学生,学生逐渐掌握对行为的评价体系,并化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这样,学生可以不断地自我肯 定或否定,进行自我激励,形成真正的部动力。 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探索学习规 律和条件时逐渐形成的,因此,强化理论渗透在学习理论之中。强化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完全注重行为结果到开始注重有机体部心理过程;从完全被动的外部强化到积极主动的自我强化过程。这使强化理论容日渐丰富和充实,并且更具有解释力。 而且这种发展历程无疑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相一致,这与时代背景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