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学滑坡监测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1366617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大学滑坡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海洋大学滑坡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海洋大学滑坡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海洋大学滑坡监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海洋大学滑坡监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大学滑坡监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大学滑坡监测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青岛市崂山风景区大平岚崩塌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监测方案编写:赵建周审核:陈文程 上海华测创时监测技术有限 2010 年1月20日 目 录一、 工程概述二、 监测工作遵循规范三、 监测内容及要求四、 数据采集系统五、 数据采集传输方法六、 观测频率七、 监控量测组织管理八、 质量保证措施九、 监测控制的标准十、 监测信息反馈体系十一、 预期成果十二、 信息反馈十三、 安全保证措施十四、 其它注意事项 / 监测方案一、概述 青山村北滑坡位于垭口仰口旅游沿线的青山村北,S212省道两侧。公路两侧山坡自西向东呈南东方向倾斜,坡度2540o。公路南侧为青山村数千户居民民房距公路3050m。S212省道沿山

2、坡方向修筑,削坡形成25m高的陡坡。滑坡体前缘位于S212省道南侧2050m处,呈不规则阶梯状,滑坡体后缘位于山坡中部,前后缘高差80100m,滑体轴部长度约150m,前缘宽约100m。滑体组成物质成分自下而上由三部分组成。下部由全风化、强风化粗粒花岗岩,莱阳群细砂岩组成,岩层风化强烈,呈砂状或碎块状,厚度710m;中部为第四系坡洪积松散堆积物,以风化砂性土、砾砂为主,混大量碎石及砾石,呈棱角状、分选差,结构松散,厚度25m,部分地段裸露地表。上部为山体崩塌巨石及滚石,散落于山坡上部,呈似球状或浑圆状,大小不一,一般粒径37m,大着1020m,重达几十吨乃至几百吨。滑体体积1525万m3,小于

3、100万m3属中型滑坡(图1)。2008年沿公路北侧发生滑坡,滑坡长度约30m,滑体达上百方。因此,公路部门对此段采取了加固处理措施,沿公路内侧陡坡砌筑了挡土墙,墙体厚0.600.80m,埋深23m,高于地面2m。现公路路面局部出现裂缝,缝宽25cm,延伸长度约25m,挡土墙体局部出现变形。山坡上修建了两条排水渠道,宽0.70m,深0.50m。滑坡体山坡斜坡上,高差变化较大,地表植被不发育且散落大量风化崩塌滚石,降雨时表层受散落滚石阻挡,不能顺畅向低处排泄,增大了地下渗入量。山坡上散落堆积的崩塌体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多,使上坡堆载荷重加大。人工筑路削坡形成局部临空面,使坡积物失去支撑点。从滑坡

4、体的分布及发育特征来分析,此处尽管采取了加固处理措施,滑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按危险程度划分,为危险性大滑坡。预计在降水等其他外部应力作用下,滑坡体不稳定,可引起滑体位移或山体滑坡,危及公路南侧青山村部分村民、民房及公路行人、车辆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照片1 滑坡体现状 目前滑坡体的前缘及中部已出现裂缝,宽度约10cm,长10-30m不等,野外调查期间为加强对滑坡体特征的控制,工作区进行了1:500地形图测量及面波测试,共布置了14个面波测试点,测试点位置见图2。滑坡剖面见图3.图2 面波点位布置示意图二、监测工作遵循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

5、0-2002)3、参照规程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三、监测内容及要求: 监测的目的是为了随时掌握崖体支护结构的变形,检验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发现并报告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以便及时采取工程措施,确保边坡安全。监控量测的原则施工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监测工作的成败与监测方法的选取及测点的布置直接相关。根据监测工作的经验,有以下5条原则:(1)、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监测系统设计中所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为了确保其可靠性,必须做到:、经国家专业机构鉴定的仪器。、应在监测期间保护好测点。(2)、多层次监测原则多层次监测原则的具体含义有

6、四点:、在监测对象上以位移为主,兼顾其它监测项目;、在监测方法上以仪器监测为主,并辅以巡检的方法;、在监测仪器选择上以机测仪器为主,辅以电测仪器;、分别在地表及临近建筑物布点以形成具有一定测点覆盖率的监测网。(3)、重点监测关键区的原则监测测点布置应合理,控制关键部位。在具有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周围地稳定的标准是不同的。稳定性差的地段应重点进行监测,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根据本工程片求,结合其安全等级,地质情况和结构特点以及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监测项目如下:根据本工程需求,结合其安全等级,地质情况和结构特点以及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监测项目如下:1、坡面位移监测2、滑体深部位移监测3、土体水

7、平位移监测4、索力监测5土压力监测6、边坡区降雨强度和雨量监测7坡体倾角监测8雨水渗压监测9坡体内力监测GPRS传输模块采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蓄电池模块GPRS天线太阳能电池接收板四、数据采集系统产品优势: 1、 采用GPRS传输,频率采集范围大于6004000Hz;分辨率不小于0.1Hz;可采集传感器数量200个;供电方式首选选直流、交流、;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数据实时传输,实时波形显示,实时储存功能,每个采集箱可同时传送200个静态传感器的数据,连接电脑采集数据。2、工作时易于找错和维护3、操作时易于保护,便于施工4、数据无线传输距离不受距离限制5、可同时传送200个静态传感器的数据6、可2

8、4小时持续测量和传送数据7、仪器轻巧,多种供电方式:市电、锂电池(连续工作60天)、太阳能技术指标:产品型号HC静态有线连接方式串联无线方式GPRS/或者点对点传输距离无距离限制(GPRS)点对点20-30km频率测量范围600Hz4000Hz自动平衡范围:15000(应变计阻值的1.5%);分辨率1供桥电压 (DC):2.000V0.1%;测量分辨率0.1Hz温度分辨率0.10.1工作温度2080通讯方式RS485/RS232传输器类型振弦式、电感调试频式、电阻式传感器:1量程 0.05200米 2精度 优于1毫米3工作电压3.3V-5V4工作电流290mA5 使用温度-20到+50度 6储

9、存温度-30到+70度7防护等级防水防尘 IP548激光类型 激光类型 635纳米,二级安全激光位移传感器 雨量计雨量计容栅式雨量计是通过容栅位移传器检测降雨量的,由于容栅传感器的分辨率是0.01,所以容栅雨量计的计量非常精确。采用上下电动阀控制进水和排水,又使得容栅雨量计在记录降水过程中雨量不流失,从而保证了计量过程的准确性。 容栅式雨量计的数字化电路设计,不但计量精度高、操作方便、可靠性好等优点,与传统的雨量计相比较,该雨量计具有多项目前国内唯一的性能特点: 精度最高: 分辨率 0.01mm,比传统的翻斗式雨量计的精度高出10倍,所以在测量细雨和毛毛雨方面也不含糊。 容许测量的降雨强度范围

10、最大: 国家标准是 0.1mm4mm/分钟,而容栅式雨量计的最大降雨强度测量可以高达9mm/分钟,大大超过国家标准,不管多大的暴雨都不漏计。从而解决了以往其他遥测雨量计大雨时计量严重失准的弊病。 计量误差最小: 容栅式雨量计的误差小于 2%,远低于国家标准4%,符合国际对雨量计的检测标准,更让翻斗式雨量计望尘莫及。 人工比对最准确: 与人工测量比对,非常精确。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可作为真实降雨记录和历史依据的测量设备。 安装维护最方便: 由于容栅式雨量计是降雨量变成信号通过单片机数据处理后,转换成脉冲输出,每输出一个脉冲为 0.1mm的降雨量。 其他技术参数: 功 耗: 静态 0.006W 动态

11、 1.2W 工作电压: DC9V15V 工作环境温度:060五、数据采集传输方式对传感器进行指令测量,采样时间间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采样,通过二次仪表采集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软件自动对测量数据进行换算,直接输出监测物理量利用GPRS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完成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监控。传感器通过GPRS接入INTERNET网,软件可设置上线报警命令,手机短信报警能够时时掌控,PC接入INTERNET网络就可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现场供电方式可采用75w太阳能电池板,采集箱内装配12v锂电电池满足长期监测使用,电池使用寿命2年。滑坡地段谨慎行驶可编程LED远程控制现场警示屏系统构成图六、观测频率 1、

12、雨季每日连续监测,根据盾构施工时间可选择加密测试软件可调,上线报警值遇危险征兆时加密,观测时间二年。2、观测频率:雨季每日连续监测,可选择加密测监测频率,上线报警值遇危险征兆时加密,观测时间二年。3、坡体土体位移监测 单点位移计量程200mm埋设深度5m单次位移量累进位移超过预设值软件报警提示。5、采集数据时软件必须设置位移上线报警,上线不得超过10mm、压力不超过1.5mpa、上线报警值遇危险征兆时加密,每日单次监测数据量超出上线值时施工必选马上停止,待处理加固后方可继续施工。七、监控量测组织管理会对本工程的特点,成立专门的监测小组,由项目总工程师、监测负责人和监测人员组成。由4人组成现场监

13、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小组,成员由多年从事地下工程施工及监测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组长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具有较高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工程师担任。监测小组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地面和地下的日常监测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从组织上保证监测工作顺利进行,使监控量测完全进入信息化控制流程,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应的职能如图所示。 图4 组织机构及职能框图监测工作开始前、后组织监测人员反复阅读监测方案,明确每个人的分工职责,检查各自的资料、记录表格是否齐全。根据监测工程的规模、特点和复杂程度,确定现场监测人员的数量和结构组成,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的原则,建立有监测经验、能吃苦耐劳、工作效率高的现场的监测队伍。认真作好对操

14、作人员技术方案的交底的工作,内容包括:元件的埋设计划、现场的量测计划、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措施,以及数据、报告的形式和责任等事项。同时要及时的上报监理和设计部门施工中出现的情况。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变形监测工作从施工前开始,到结构稳定终止。监测中遵守以下规定:1、测量前对施工现场工程岩土变化和支护工程的状况进行察看并作简明记录。2、分步施工时,每步记录完整连续观测数据。3、雨后、地震等对变形体产生显著影响时增加观测频率。4、根据变形体的变形趋势,变形体处于稳定期时,可适当减少观测频率;急剧变动期间增大观测频率。八、质量保证措施8.1、质保规定要保证监测工程的质量,除了需要有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及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外,更重要的还应通过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和检查校核制度来予以保证。为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