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案例评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136660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案例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案例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案例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案例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案例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案例评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一双寻找诗意的慧眼人教版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案例评析“挖掘例子背后的潜台词以及提炼例子中蕴涵的认识精髓,是研究教材、确定目标的要义所在。面对相对稳定的教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深刻领会教材所要阐述的要义,对教材的编排意图、结构特点及其外延等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立体的把握基础上,融入教师自身独特的和创造性的理解,对其做进一步的深加工”。(摘自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课文为莘莘学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门,老师就是要加以必要的指导和点拨,使他们尽情欣赏到优美的文学风景线,充分感受到文学语言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更应该有一双寻找诗意的慧眼,一颗诗性勃发的

2、心灵,挖掘诗意元素,营造诗性情感,使语文课堂情趣横生,充满诗意的。现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为例,诠释教材中诗意元素的挖掘与诗意课堂的营造。一、潜心钻研,挖掘文本诗意。师: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但他的批改却如“春风拂面”。“春风拂面”这个词让你想起了哪些诗句,哪些景象?生:我想起了 “吹面不寒杨柳风”。生:我想起了“拂堤杨柳醉春烟”。生:我仿佛看到了花红柳绿的景象。师:看着这样的修改,仅仅是脸上的感觉,眼前的景象吗?生:虽然只是红色的批改,但每一笔批改都是一份认真,一份关心,所以作者小小的心被深深地陶醉了。生:这春天花红柳绿的景象开在作者的心里。师:说得好,请同学们把作者的这一份感动通过朗读

3、体现出来。(生读)师:我受邀做客,他的话语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融化”这个词让你又想起了什么?生:太阳照到雪,雪融化了。生:冬天的冰融化后,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变成淙淙的春水。师:那么,我小小的心融化了,让你想到了什么?生:“我”的心被温暖了。生:“我”心中的疑问都解开了。生:作者在作文学习上的春天到来了。 评析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诗意的慧眼,如“火眼金睛”,着眼于文本,从文本中捕捉诗意。文本作为师生之间对话的凭借,洋溢浓浓诗意的篇幅比比皆是,诗歌、散文自不必说,一些故事性较强的作品也闪烁着人性美、诗意美的光辉,感人肺腑。“许多有价值的学习目标就蕴含在教材文本中,我们不是缺少目标,而是缺少

4、发现目标的眼睛。”(摘自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一枝一叶,一片诗情,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前潜心与文本对话,充分感悟、挖掘文字背后的诗意,才能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的感受,领略到其中的诗情画意。 二、拓宽视野,采撷外在诗源。师:叶老的批改,如春风拂面,叶老的话语,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心里充满无限的憧憬与期待。那15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为什么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夏天?生:因为学到了作文修改的方法。生:因为我知道了写作的基本方法。生:因为“我”认识了“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生:因为我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师: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让

5、我们看看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课件出示:肖复兴,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近著有音乐笔记、日子的回忆、纸的生命、父亲手记、总有一处让你感动等。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师:现在,你对这“意义非凡”是否有更多的理解?生:我知道了作者从此走上了文学之路。生:我知道了是这个夏天开启了作者的进入文学殿堂的大门。生:我知道了这个夏天决定了作者的一生,成就了他的文学事业。生:我现在读懂了这确实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夏天,那片爬山虎

6、不仅绿在眼前,更绿在心里。 评析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诗意的慧眼,如“千里眼”,从文本里望见“远方”的风景,穿越时空,纵横古今,可以在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上迈步,也可以在世界的历史轨道上拾贝。为了让学生进入文本的优美意境、作者的感情世界,从而受到感染与熏陶,教师应链接引入潜在的文本元素和情感因子,精心创设情境,搭建一个感受与倾吐诗意情感的平台,这样,学生的情感必然会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三、诗化语言,展开诗性对话。师:是啊,绿在心里,永远忘不了!1988年,著名作家叶圣陶逝世。1992年,时年45岁的肖复兴提笔写下这篇文章,回忆发生于30年前少年

7、时代的故事。同学们,在肖复兴心里,忘不了的是什么?生:忘不了叶老教给我的写作方法,生:忘不了叶老“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生:忘不了叶老那如奉雨点点入土般的谆谆教诲。生:忘不了这位可敬的引路人。生:忘不了叶老的插柳之恩。师:师恩难忘这是所有学生的心声。多年过去了,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叶老曾经写过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那一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析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诗意的慧眼,如“点金术”,去唤醒学生心灵里的诗意因子,点化学生心灵中的诗意的语言。阅

8、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其语言就是一本特殊的“可听文本”,准确、规范,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鲜活灵动,声情并茂,这样的语言必然能打动人心、滋润学子的心灵,必然能在对话中激发出学生情感、智慧、诗意的火花,展开诗意对话,构建起一个诗意浓浓、情意激荡的课堂。文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把课文作为一个载体,“借”学生一双诗意的慧眼,启动学生被尘封了的心灵,积极调动各种感官并展开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去重新认识本来就五光十色、音响丰富、有情有义的世界,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其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栖息畅游,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诗意盎然,令人回味无穷呢?唯有这样的诗意的解读,我们的语文世界才不会一片黑白,才不会鸦雀无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