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检测导学案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136639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检测导学案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检测导学案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检测导学案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检测导学案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检测导学案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检测导学案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检测导学案一选择题(共31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D )(3分)A.菜畦(q) 鸡毛掸子(dn) 讪笑(shn) 世隶耕(l)B.油蛉(lng) 玉簪花(zn) 木屐(j) 环谒(y)C.确凿(zo) 骊歌(l) 伫立(zh) 称前世之闻(chn)D.秕谷(b) 花圃(p) 瞬息(shn) 泯然(mng)2选出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来势汹汹 麻渣 人声鼎沸 绣象B.人迹罕至 廊檐 风流倜傥 婵蜕C.渊博宿儒 白曙 斯仁至矣 鉴赏D.狗窦大开 抽搭 飞过篱笆 书塾3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A确凿:确实 攒成的小球:凑在一起B同窗

2、: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向后拗过去:性格执拗C.黄草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D.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溶解 识破了机关:秘密4下列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接近民众,不管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很多创作素材。B我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人坦荡,虚怀若谷。C当年, 比尔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 维纳斯计划时,曾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轩然大波。D本拉登虽然没有雄师百万,但也雄视一世,连美国也不放在眼里。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3分)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

3、花粉。B.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扬州的城市节特色。D.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6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C.鉴赏印章,除了看材质,最重要的是了解他的几个组成部分:印面 ,印款, 印饰。D.网路改变了阅读方式,读者“百度”一下“电子书下载”,可搜到三千多万个相关网页。7选出

4、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A )。(3分)A映衬百草园神话般的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B长妈妈的迷信故事意在吓唬孩子,鲁迅是在批判长妈妈的迷信思想.C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D故事纯属虚构,用以告诫人们:世界上不存在有尽善尽美的事物。8伤仲永的“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作者“伤”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A)(3分)A他的父亲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把仲永的天赋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B“宾客其父”“以钱币丐之”的庸俗作法。C仲永缺乏主见,盲目地按父亲的要求去做。D仲永由神童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悲惨结

5、局。9.鉴赏滁州西涧(韦应物)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A该诗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B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 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C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D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10根据示例句子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4分)示例:“教师周围飘动着的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6、教室前面的黑板,不,那并非黑板,它是播种知识沃土; 宽敞明亮的教室,不,那并非是教室,它是通向理想知识的殿堂。二语言综合运用(20分)11诗文积累(1)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2)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3)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在这里弹琴 。(4)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5)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 ,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6)其受之天也, 贤于材人远矣 。(7)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鸟向檐上飞 , 云从窗里出 。12.按提示写出相应的意思完整的古诗词句子,可以是课内所学,也可以是课外积累。请写出含有“

7、风”、“花”、“雪”、“月”一字的诗句(4分)(答案略)13请用本单元的内容,对出下联(2分)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 周树人深情怀旧 , 朝花夕拾忆往昔 。14.请在仔细阅读下面一个小故事后,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回答文后问题(4分)马克吐温在密苏里州办报时,收到一个订户来信,信中问:“马克吐温先生,我在报纸里发现了一只蜘蛛,请问您这是吉兆还是凶兆?”马克吐温回信说:“这不是什么吉兆,也并非什么凶兆。这蜘蛛不过想爬进报纸去看看,哪个商人没有在报纸上登广告,它就到哪家商店的大门口去结网,好过安安稳稳的日子。”问题:(1) 这个订户来信的目的是什么?讽刺报社订单少(2)马克吐温回信

8、中的意思又是什么?报社订单并不少,没有去报社登广告的商家,必然失败。三,阅读分析(共49分)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文段,回答15到18题。(21分)不必说_(A)的菜畦,_( B)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_(C)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D),肥胖的黄蜂_(E)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_(F)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

9、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5本文选自 朝花夕拾 ,作者, 鲁迅 原名 周树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 , 思想家 , 革命家 。 (5分)16按课文原句将画横线处填写完整。(6分A. 碧绿 ,B 光滑 C 紫红 D 长吟 E 伏 F 直窜 17把文段分两层,在它们的分界处用“|”标。这两层的条理是从 整体 到 局部 。(2分)12简练概括这段文字主要写了“我”童年的哪四件事”?(4分)(1) 翻断砖 (2) 按斑蝥 (3) 拔何首乌 (4) 摘覆盆子18作者紧

10、紧抓住被描写事物的特征着力从 颜色 , 形状 , 声音 , 味道 四个方面描写,充满情趣。(4分)阅读伤仲永回答19到26题(共28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9.解释下列加点字。(6分)世隶耕 (属于)自为其名 (题上名字) 其文理皆有

11、可观者(文采和道理)泯然众人矣(消失)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 ) 传一乡秀才观之 ( 全 ) 20.写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扳 通 攀 ,意思是 牵,引 。(3分)21.翻译下面句子。(6分)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 B.父利其然也。 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 22.文中有三个字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这三个字是:“ 不使学 ”(2分)23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2分)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4.课文中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的哪三个阶段?(3分)幼年时,才华出众;十二三岁,才能衰退;又七年,才华完全消失。 25.对本文的写作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夹叙夹议、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B.寓事于理、先抑后扬、对比的手法C.就事说理、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26.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天才成长的必要条件。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D.本文针砭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弊病。E.本文强调了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天才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大有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