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136630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请按序号填涂选择题:先思想品德,后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4分。)13有人认为,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从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上来看,“从王权转到民权”开始于A14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14右图反映了近代某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状况。这一革命使该国A成为了亚洲强国 B取得了民族独立 C走上了殖民道路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5这次战役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它

2、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这次战役是A列克星顿枪声 B萨拉托加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16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A B C D17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三部重要文献,下列有关它们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A都是为反对

3、本国封建统治而颁布 B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18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A自由、平等思想确立 B完成了工业革C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出现了殖民帝国19在英国、美国、法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法律性质的文献,其中标志着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在本国正式确立的是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人权宣言A B C. D. 20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A

4、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推翻了殖民统治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赢得了民族独立21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C.人权宣言马克思称“第一个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民法典22右图是近代英国城乡入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光荣革命”的发动 B殖民扩张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自由贸易的拓展23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

5、和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英国A光荣革命的进行B圈地运动的扩大 C殖民扩张的加强D工业革命的开展24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25.交通工具伴随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汽车时代开始于A文艺复兴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26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里所说的“一种新动力的发明”是指A蒸汽机发明和使用 B电动机发明和使用C发电机发明和使用

6、 D内燃机发明和使用27.最早发明飞机这一交通工具的国家是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中国项目英法德美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1243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1.94.6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42128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29.北师大教授黄安年认为: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内部障碍,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这

7、一“最大内部障碍”是A黑人奴隶制度 B封建农奴制度 C英国殖民统治 D封建等级制度30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A.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 地主不许买卖农奴C. 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 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31.美国内战起到的作用有废除了黑奴制 赢得了民族独立 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维护了国家统一A.B.C.D.32右面这幅漫画形象地描绘了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B美国南北战争C俄国农奴制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3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

8、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B.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34.下列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在内忧外患背景下进行的改革B.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C.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都创办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近代工矿企业35.19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棉纺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A.实

9、施殖产兴业政策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废除封建等级制度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36.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右图是学习主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A.殖民扩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B.殖民扩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日本明治维新C.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D.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二、材料题(共36分)1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14世纪20世纪初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法制”、“大机

10、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4分)(1)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帮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4分)材料一 ; ; ; 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敌人”有何区别?(2分)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

11、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献。(3分)这三场革命体现了怎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1分)(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化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中国与西方近代化发展历程不同的原因。(4分)2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9分)(1)19世纪中

12、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下列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三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是什么。(3分)(2)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3)美国、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1分)(4)日本明治维新时,中国正在进行什么大事件?中日两国同时进行变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中国最后的结果怎样?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5分)3. 近年来,史学研究出现多种研究范式,主要包括全球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其中以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为主。所谓全球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

13、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所谓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按照示例,对下列有关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所使用的史观进行说明,并作简要阐释。(12分)示例:城市住房拥挤、空气污染、工人生活困难 运用的史观是:社会史观。说明:工业革命导致城市化,城市人口的增长使得住房困难;工业革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使工人生活困难。(1)两次工业革命中火车、轮船、飞机、汽车;电话、无线电报的出现: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材料运用的史观是: 。简要阐释:(2)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比重超过农业,工厂大量出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十九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兴起; 材料运用的史观是: 。简要阐释:选择:1-5 CCBDB 6-10 ADC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