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放电演示实验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136346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尖端放电演示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尖端放电演示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尖端放电演示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尖端放电演示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尖端放电演示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尖端放电演示实验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才并育知行合I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课程名称:物理演示实验实验名称:尖端放电演示报告班级:11物一姓名及学号:朱小玲()高 洪(1112010105)主讲老师:刘韬容尖端放电演示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目的.察尖端放电产生的一种力学现象,加深了解尖端放电。实验仪器:高压电源、蜡烛、电风吹焰仪导入:在初中物理课本“防止雷电”一节内容中,课本中只简要介绍了避雷针,是 把针状金属放在建筑物的顶部,再用一根很粗的金属丝接人大地。每当老师在讲 解这些内容时,学生往往会问,为什么指向空中的金属要做成针状?对此,教师 往往用一句“尖端易放电”敷衍过去。结果学生既不知道“尖端易放电”的道理, 也没有看到“尖端易放电”的

2、现象,给教学带来了一些遗憾。现在,我们就用演 示实验的方法,让同学们解开在心底多年的疑惑。试验演示:其实我们尖端放电试验的仪器很简单,试验也很容易,他们由高压电源,电 风吹焰仪,以及最重要的蜡烛组成,现在,我们将高压电源的输出端(正极)连 接到实验用的针形导体上,并让电源的接地线接触地面;点燃蜡烛,是不是看到 烛焰和平常的没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我们接通电源, 打开高压电源开关,将针形导体尖端靠近点燃的火焰底部。大家猜想下会有什 么现象发生呢?首先,我们听到了“吱吱”的响声,还看到了烛焰向远离尖端 的一方偏斜,(现在,哪位同学愿意来感受下靠近尖端时会有什么感觉呢?然后 说

3、下有什么感觉)其实,当我们走近尖端的位置,还能感到有静电的存在,并向 自己迎面扑来。当我们慢慢加大电压,看到烛焰倾斜程度越来越明显,甚至火就 要熄灭了,一个简单的装置,竟有如此大的威力,这是为什么呢?试验原理:在静电平衡时,导体所带的电荷仅 分布在导体的表面,且导体表面上的电 荷分布于导体的表面形状有关;导体表 面越尖锐的地方,聚集的电荷量越大, 该处附近的电场强度也越强,在高压电 场的作用下,尖端附近的空气中残存的少量离子做加速运动,那些被加速的离子与空气分子碰撞时,使空气分子电离, 从而产生大量新的离子,与针尖上极性相反的离子被吸引到针尖上,与针尖上的 电荷发生中和,极性相同的离子受到排斥

4、而飞向远方,形成了“电风”。这就是 导体的尖端放电现象。也就是这“电风”,把尖端附近的蜡烛火焰吹向了远离尖 端的一边。而我们所听到的“吱吱”声,是由于高压电源产生的,说明我们需要 在足够高的电压下才能完成实验,我们所感受到的静电现象,也就是“电风”里 的离子运动形成的。当电压越来越高时,电风也会越来越大,到一定程度下就可 以把烛焰吹灭。拓展:尖端放电的发生还与周围的环境有关,环境温度越高越容易放电,因为温度 高,电子和离子的动能就越大,更容易发生电离。应用:尖端放电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一般的电子打火装置,避 雷针,还有工业烟囱除尘的装置,都运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就避雷针来说,高

5、 大建筑物上都会安装避雷针,当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建筑物会感应上与云层 相反的电荷,这些电荷会聚集到避雷针的尖端,达到一定的值后便开始放电,这 样不停的将建筑物上的电荷中和掉,永远达不到会使建筑物遭到损坏的强烈放电 所需要的电荷。也就保护了建筑物。思考与讨论:1.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答:a、注意高压电源的安全使用,不要用潮湿的手触及高压电源。b.演示完毕后,先关掉电源开关,再用导线放电。C.保证实验环境中没有风吹到,影响实验效果。2. 烛焰的偏斜仅仅是因为“电风”的作用吗?答:不是的,烛焰的偏斜不仅受到电风的作用,也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所以 使烛焰偏斜的不一定是“电风”形成的。3. 为什么实验时我们用的是蜡烛火焰,而不是酒精灯火焰,或者其他的,烛 焰到底有什么样的性质呢?答:因为蜡烛火焰是流体而且是在高温下电离了的燃烧气体,而电风是高速 运动的离子流,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风,用烛焰坐实验,无论是正电风还是负电风 都可以将烛焰吹得偏离尖端,这个更加有助于我们探究尖端放电现象,但是酒精 灯火焰没有这样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