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尘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1353196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尘防治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煤尘防治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煤尘防治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煤尘防治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煤尘防治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尘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尘防治安全技术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尘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东川矿业有限公司煤尘状况:依据陕北侏罗纪煤田大海则井田勘探地质报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煤尘评价结论。3-1及5-2煤层测试的火焰长度均大于40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在7590之间,均属于爆炸性危险的煤层。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与固定碳FCdaf之比爆炸性指数远远大于10的界限。说明本区各煤尘均有爆炸性危险。二、预防煤尘爆炸措施1机电部门负责建立和维护的矿井防尘供水管路系统安装。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所有通风巷道以及卸载点等地点都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防尘供水管路中必须安设支管和阀门。2防尘工负责确保防尘水源水量充足,满足防尘用水的要

2、求。地面防尘用水贮水池必须常常坚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水质清洁,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150mg/L,粒径不大于0.3mm,水的PH值在69.5范围内;按照矿要求安设和维护水质过滤器和水压表。3井下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 4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湿式钻眼,爆破前后冲刷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5各综合防尘设施必须正常使用并坚持完好,出现喷嘴雾化不好、堵塞、丢失现象必须及时修理、改换、补充。6防止出现引爆火源,主要包括防止出现各类明火、炮火,避免产生摩擦火花、撞击火花;皮带、电缆、风筒等非金属材料

3、必须具备抗静电、阻燃等安全性能;按规定着装,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做好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工作,强化通风防止瓦斯积聚等。7杜绝煤尘堆积。矿井各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冲刷制度的要求对井下巷道进行清扫、冲洗煤尘、巷道中的浮煤必须定期清扫运出。三、隔绝煤尘爆炸措施1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五十五条的规定: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的矿井必须有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2依据矿井的实际状况,采纳隔爆水棚隔绝煤尘爆炸的传播,隔爆棚分为主要隔爆棚及辅助隔爆棚,分别设置在以下地点:主要隔爆棚,应在以下地点设置:矿井采区、主要运输巷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

4、和回风石门。辅助隔爆棚,应在以下地点设置:采煤工作面进风、回风巷道;相邻的采煤工作面间;采区内的煤和半煤岩掘进巷道;煤仓同与其相连通的巷道间;采纳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地点同与其相连通的巷道间。各相关单位应每周至少检查一次隔爆棚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及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及时采用措施进行处理。 四、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措施1煤尘爆炸的结果。煤尘爆炸时,可产生高温气体和火焰, 瞬时温度可达23002500,形成高速传播的火锋面,且火焰传播速度极快 (6101800m/s);煤尘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有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 传播速度达2340m/s,并能扬起煤尘,扬起的煤尘被随后的火

5、焰点燃,将造成煤尘连续爆炸;煤尘爆炸可产生高压,理论压力可达735.5kPa,实际要大于此值,且随离开爆源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呈跳跃式增大;煤尘爆炸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尤其是CO浓度一般为23%,最高达810%,造成人员中毒,同时爆炸消耗大量氧,氧浓度迅速降低。2现场人员发现上述状况发生,即可推断发生了煤尘爆炸,必须紧急避灾。井下人员当发现四周有空气颤抖、咝咝的空气流动声等爆炸前的预兆时应背向空气颤抖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盖住身体。当发生煤尘爆炸后,现场人员在保证人身安全的状况下应马上向调度室汇报,并马上组织灾区及受威胁区域人员撤离现场,调度室依据附表

6、一,通知有关领导和部门。3爆炸后,遇险人员应马上戴上自救器,并搀扶不能行走的伤员沿避灾路线迅速撤至新鲜风流中,并马上汇报矿调度室,等待营救。4矿领导必须马上组织矿山救护队进行现场侦察,准确探明事故的地点、范围和气体成份,发现火源,马上扑灭,并切断灾区电源,防止二次爆炸。矿救护队及时将现场侦察结果反馈给指挥部,由总指挥决定对外发布预警信息的范围和内容,安监处负责具体执行。矿总指挥要依据汇报状况及时通知可能受灾害影响地点人员进行撤离。5在确认无二次爆炸危险时,首先到达事故矿井的小队应对灾区进行全面侦察、查清遇险遇难人员数量及分布地点,发现幸存者马上佩戴自救器救出灾区,发现火源马上扑灭。为了排除爆炸

7、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抢救人员时,要在查清确无火源的基础上尽快恢复通风。矿山救护队在侦察中碰到冒顶无法通过时,侦察小队要迅速退出寻找其通道进入灾区。进入前切断灾区电源,注意检查灾区内各种有害气体浓度,检查温度及通风设施的破坏状况。穿过支架被破坏的巷道时,要架好临时支架,确保退路安全。进入灾区行动要慎重防止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爆炸。6处理煤尘爆炸事故的主要任务:一是首先组织救护队侦察灾区状况,抢救遇难人员;二是如果爆炸引起火灾,要及时扑灭,防止再次引起爆炸;三是采用最快的措施恢复灾区通风;四是寻找根源,查明引爆原因。7具体救助措施如下:1迅速组织两个救护小队抢救遇难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的小队应首先侦察

8、爆炸区域的状况,检查CH4、CO、CO2的含量,按照先抢救重伤、轻伤人员,后抢救遇难者的原则,积极抢救受困人员。在抢救受困人员中,要注意遇难人员的姿势和倒向,做好记录。在抢救中要严禁不佩用呼吸器的人员进入爆炸区域,防止中毒扩展事故。2在组织抢救遇险人员的同时,要组织通风人员向灾区四周运送局部通风设备,准备迅速恢复爆炸区域的通风系统。3如果爆炸区域巷道距离较长、温度高、烟雾大,巷道冒落严重,应迅速采用安装局部通风机、逐段接风筒、逐段稀释烟雾的方法进行抢救遇难人员。这种方法处理煤尘爆炸事故,既能确保速度,又安全稳妥。4矿调度室通知有采、掘队、矿灯房、自救器发放室准确统计当班井下人数及其姓名,统计已

9、上井的人数及姓名,以便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启用应急救援材料和医院准备急救伤员。矿医院应马上启动创伤急救预案,进行应急医疗救护。必须要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联系其他医疗救护队伍和医疗器械参加救护。5指定一名副矿长负责签发下井许可证,并通知矿灯房、自救器发放室和副井:没有下井许可证不准发放矿灯、自救器,不准下井。6选定井下救护基地,指定一名副矿级领导担任井下救护基地指挥。落实井下救护基地所必须的通讯设备、救灾器材等。选定安全岗哨位置及其人员,明确其任务。7命令应急救援人员进入灾区引导人员撤退;得知人员受困在灾区时,一方面设法与受阻人员联系,稳定其情绪;一方面马上报告指挥部采用果断措施组织特别

10、救援。8指挥部依据井下灾情报告,将抢险人员组成二线、三线力量。当应急救援人员不够时,及时报告集团公司请求支援,并及时满足井下必须要,千方百计完成撤人抢险任务。同时采用安全措施保护抢险人员,尽力避免扩展事故。9事故处理结束后,指挥部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收集整理事故调查报告,并进行全面分析,对事故发生原因、抢救处理过程、重要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应采用的预防措施等,形成文件后上报和存档。8现场自救措施1当采煤工作面发生爆炸事故时,在场人员应马上佩戴好自救器,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时,应集中在安全地点待救。2当井下掘进工作面发生

11、爆炸事故时,在场人员要马上打开并按规定佩戴好随身携带的自救器,同时帮助受伤的同志戴好自救器,迅速撤至新鲜风流中。如因井巷破坏严重,退路被阻时,应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如巷道难以疏道,应坐在支架优良的下面,等待救护队抢救。3自救器的佩戴注意事项A 戴上自救器后,吸气温度逐渐升高,说明自救器工作正常。决不能因吸气干热而把自救器取下。B 化学氧自救器佩戴初期生氧剂放氧速度慢,如条件同意,应缓慢行走,等氧足够呼吸时再加快速度。撤退时最好按每小时45km速度行走,呼吸要均匀,千万不要跑。C佩戴过程中口腔产生的唾液,可以咽下,也可任其自然流入口水盒降温器,严禁拿下口具往外吐。D在未到达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

12、和口具,以防有害气体的毒害。E 由于佩带自救器之后,灾区人员互相之间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区队现场跟班人员或者班组长要利用肢体语言组织职工进行撤离。撤离时跟班领导班组长或者有经验的职工在前,其他职工依次排在其后,按照有效的避灾路线进行撤离。有时灾区能见度很低,灾区职工可以手牵手进行撤离。切忌职工不服从指挥。F 煤尘爆炸引起矿井火灾或者风流紊乱,将会扩展事故灾害范围,如此受灾区事故威胁人员,在接到矿调度室发布的撤离命令之后,有现场跟班人员组织按照避灾路线进行安全撤离。G由于自救器有效时间较短,当佩戴自救器后,在其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撤退路线无法通过;或者有自救器而有害气体含量又较高时,

13、可以发挥避难硐室的作用。利用工作地点的临时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在事故发生后临时修建避难硐室,该硐室必须构筑严密,以免有害气体侵入,使避难人员受害。正确地选择修建临时避难硐室的地点,往往能对受难人员发挥很好的救护作用。在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显然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待避时,应坚持宁静,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空气消耗,借以延长避灾时间。硐室内除留有一盏灯照明外,其余矿灯应全部关闭。在硐室内可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全体避难人员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努力下,一定会安全脱险。五、瓦斯、煤尘事故灾区人员安全撤离、自救的行动路线1当作业地点发

14、生煤尘、瓦斯爆炸事故时受灾区域及四周人员要冷静冷静,不可慌,积极采用措施进行自救和互救,也不要乱喊乱跑。位于事故地点上风侧人员应马上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快迎着风流快速撒到新鲜风流中。无法通过时则另选捷径尽快撒到新鲜风流中。当掘进作业面发生瓦斯炸时,人员要迅速后撤,并在爆炸后安全地点把风筒拆开,防止有害气体向外漫延扩散。2应急措施:在撤退过程中碰到有爆炸冲击波与火焰袭来时,应背向气流冲击波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服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便减少烧伤。爆炸过后,处于灾区进风侧人员,应迎风撤至安全地点或升井。处于

15、回风侧人员,应迅速配戴好自救器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巷,离开灾区。在撤离过程中,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3迅速恢复被破坏的巷道及通风设施,以防止发生二次瓦斯爆炸,在恢复通风时,同时应防止瓦斯爆炸引起火灾。如引起火灾,应迅速采用直接灭火,无效时可构筑防火墙以控制受灾区域,在抢救过程中,应依据事故地点制定安全的撤退路线。4撤离中巷道被破坏严破严重,又不知道撤退路线是否安全,设法找一处较安全的地方暂时躲避,躲避的地方要选择顶板牢固,离水较近的地方。避灾中每个人都要自觉地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控制矿灯使用,照顾好伤员,还要时时敲打铁轨或铁管,发出呼救信号。假设有可能派出有经验而熟悉巷道的老工人进行侦察,经侦察确认安全后,在场领导再组织人员沿安全路线撤离。 第 1 页 共 1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