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写作素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133752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写作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游褒禅山记写作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游褒禅山记写作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写作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写作素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褒禅山记素材开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堤。”自然万物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由游山洞, 作者得出了 “尽吾志也而不能志者, 可以无悔矣” 的结论; 由“仆碑” 得出了 “学者不可以深思慎取”的结论。角度点拨可用于 “感悟自然”“求学”“深思慎取” “努力 ”、“最好的风景 ”、“更上一层楼 ”“目标”“自信”、 “盲从 ”“成功的要素 ”、“意志” “志、力、物 ”等话题精彩运用引用思辨型(提示:结合原文,以生活实例出发,针对性强)最好舒舒服服就能取得成绩,最好不流汗就能登上事业的顶峰,不少人还在做着这样的白日梦。宋代的王安石有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

2、远”。朋友,不要在平地观望了,到 “险远 ”处去寻求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吧。自信是一种良好的素质, 盲从则是可悲的行为。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 宋代的王安石也有过一次令他十分后悔的盲从,他曾与四位朋友去游褒禅山的一个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本来渐可探得奇景,但有一人害怕了,说“不出,火且尽 ”,结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大家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们在生活中,不是也经常遇到这种令人后悔的事吗?议论抒情型(提示:广征博引,围绕话题,文采斐然)“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术、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纵观古今一切有成就的诗人、

3、作家、思想家、革命家等等,无不愿意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无不从大自然中有所领悟并获得启示。王安石游褒禅山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羲之于兰亭聚会“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始觉“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毛泽东面对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历史感慨。思辨议论型 (提示:辩证地议论分析,条清理析,深刻有力!)志、力、物三者,可以说是我们成功的三大要素。有远大的志向,还得有真才实学,最好还获得某些帮助,或者良好机遇。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就悟出了这个道理:“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朋友,

4、你想想,自己主要缺了哪一样?颁奖词志在“非常之观”的胸襟袍负坚守不随流俗。不避险远的追求精神文成八大家诗传越千年。不畏浮云遮望眼敢当天下改革事不愧“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游褒禅山记素材挖掘素材一: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 在游览中总结出 “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非有志者而不能至 ”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1、志当存高远2、尽志无悔3、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等4、成功,离不开坚定的意志(或志向);5、好风景不易到达;素材二: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现 “有碑仆道 ”, “花 ”“华 ”音讹,于是生发出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的感慨。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1、凡事要深思慎取2、不能以讹传讹3、对待文化遗立要有严谨的态度等素材三:在游山途中因轻信随从, 半途而废, 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能一睹为快, 王安石懊悔不已,从而悟出 “志 ”“力 ”“物 ”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生活中,只有远大的志向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个人能力和外物的帮助。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1、人要善假于物2、立志、蓄力、借物是做事成功的三要素3、善假于物,但不依赖于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