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可研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1337267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可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可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可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可研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可研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可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可研(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14J-2076K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2014年04月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工程号:14J-2076K总院院长:郭 晓总院总工程师:张富国总院副总工程师:南亚彬高 旭杨 红吴晓光胡晶国杨宪力第五设计院院长:孙 清第五设计院总工程师:王秀花第五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肖立汎宋长东时延斌张 爽项目负责人:刘 强咨询证书号:工咨甲20820070007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2014年04月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目录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工程号:14J-2076K专 业 负 责 人给排水专业:建筑专

2、业:结构专业:暖通专业:电气自控专业:工程经济专业: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2014年04月目 录第1章总 述11.1概述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1.1.3项目主管单位11.1.4编制依据11.1.5设计原则21.1.6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21.2推荐方案41.2.1项目建设地点41.2.2建设规模及目标41.2.3主要建设条件41.2.4环境保护51.2.5企业定员51.2.6项目建设期51.2.7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5第2章项目建设规模62.1长岭县城城区给水工程现状及规划62.1.1给水工程现状62.1.2供水规划102.1.3供水现状存在的问题102.2长

3、岭县城城区需水量预测112.3建设规模确定13第3章项目选址143.1自然条件143.1.1城市基本概况143.1.2地形地貌153.1.3工程地质及地震烈度153.1.4气象条件153.1.5土壤结构、地质承载力、地下水163.1.6地震烈度163.2项目选址173.2.1选址原则173.2.2净水厂厂址确定173.3公用工程建设条件17第4章工程方案论证194.1设计水量的确定194.1.1水厂自用水量及设计处理能力194.1.2进水厂原水量194.1.3输水管线漏失率及输水管线输水能力194.1.4日变化系数及水资源需求量194.1.5时变化系数及配水管网配水量194.2工程方案论证及确

4、定204.2.1水源选择论证204.2.2取水方案论证254.2.3输水方案论证264.2.4净水方案论证344.2.5配水方案的选择45第5章工程设计465.1工艺专业465.2工程内容及规模465.2.1工程内容465.2.2工程规模465.3深井泵房设计475.4输水管线设计485.4.1管道根数、长度及分期485.4.2管道布置485.4.3管道埋深、基础及支墩495.5净水厂扩建系统工艺设计495.5.1工艺流程495.5.2设计流量和进出水水质495.5.3水厂平面布局505.5.4水厂高程布置505.5.5水处理构筑物设计505.6配水管网设计575.6.1供水范围575.6.2

5、设计规模及时变化系数585.6.3配水干管布置原则585.6.4管网平差原则585.6.5管网平差的计算公式585.6.6管网水力计算595.6.7管网平差结果605.6.8配水干管设计685.7建筑设计695.7.1设计依据695.7.2设计范围705.7.3设计内容705.8结构设计735.8.1设计依据735.8.2设计内容745.8.3工程自然条件745.8.4地质条件745.8.5单体结构设计745.8.6主要结构材料的应用755.8.7抗震措施755.8.8防冻措施765.9电气、自控仪表与通讯设计775.9.1设计依据775.9.2电气设计775.9.3自控仪表设计815.9.4

6、TVS电视系统835.9.5通讯设计835.10采暖通风设计835.10.1设计依据845.10.2设计方案84第6章环境保护设计866.1设计依据866.2施工期环境影响及缓解措施866.2.1施工期环境影响866.2.2缓解措施876.3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886.3.1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886.3.2控制措施896.4环境保护投资906.5环境影响控制预期效果90第7章消防设计927.1设计依据927.2城市消防设计927.3净水厂消防设计927.3.1建筑消防设计927.3.2厂区消防设计92第8章职业安全卫生设计948.1设计依据948.2不安全因素和职业危害分析948.2.

7、1不安全因素948.2.2职业危害948.3劳动保护及安全措施948.4治理预期效果95第9章节能设计979.1设计依据979.2能耗种类979.3节能措施979.3.1工艺设计979.3.2材料设备选择989.4节能效果分析100第10章抗震设计10210.1设计依据10210.2抗震设防标准10210.3抗震设防内容102第11章材料设备招标10311.1一般要求10311.2具体内容103第12章人员编制及进度安排10612.1人员编制10612.2进度安排107第13章主要建构筑物和设备材料10813.1主要建构筑物10813.2主要设备10813.2.1深井泵房主要设备10813.2

8、.2输水管线主要设备材料11013.2.3净水厂主要设备11013.2.4配水干管主要设备材料118第14章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11914.1投资估算11914.1.1估算内容11914.1.2编制依据11914.1.3主要材料价格11914.1.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014.2经济分析12114.2.1资金来源12114.2.2工程实施进度及投资分年使用计划12114.2.3流动资金12114.2.4融资方案12214.2.5成本预测12314.2.6售水价格的确定12414.2.7利润分配12414.2.8评价指标计算12414.2.9盈亏平衡分析12514.2.10敏感性分析12614.2

9、.11评价结论126第15章结论和建议12715.1工程结论12715.2建议和要求127附图:附图01总体布置图;附图02 深井泵站平面布置图;附图03 深井泵房工艺图;附图04 净水厂水力高程图;附图05 净水厂平面布置图;附图06 配水管网布置图。vii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 总 述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工程1.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长岭县水务有限公司长岭县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长岭县长岭镇,注册资本1716万元,资产2600万元,现有员工30人。1.1.3 项目主管单位长岭县城建局1.1.4 编制依据本工程设计依据如下:1、国家发展计划委

10、员会计办投资200215号文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长岭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9992020);3、城市供水管理条例;4、长岭县城市供水合作协议(2009.6);5、长岭县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详细规划6、设计委托书;7、长岭镇供水管网现状图;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1998);9、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40-2010);10、吉林省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技术则;1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2);1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1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14、建筑给水排水

11、设计规范(GB 50015-2003);1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1997);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1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1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1.1.5 编制原则本工程设计将体现如下设计原则:1、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二次供水进行统一规划,坚持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为城市发展建设留有余地。2、理顺管理体制。全面接收社会管理二次供水设施,取消小、散、乱泵站,建设区域性二次供水泵站,统一管理。4、对布局不合理、漏损严重、使用寿命超限的二次供水管网进行更新布局、

12、翻建新建,提高供水效率。5、全面普查楼宇内部配水管及水表,对老化及不符合要求的配水管及水表进行管道更换,并实施水表出户改造,使养护维修及管理更方便。6、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供水安全。7、探索并建立新的二次供水费用收取形式,使二次供水费用与运行管理费用能够达到收支平衡。8、精心设计,做好各方案的比较,注意节省基建投资及维护管理费用。1.1.6 编制内容长岭县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编制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对二次供水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案;2、对提升泵站服务范围内的水量进行预测,确定泵站设计规模和方案设计;3、二次供水管网改造方案设计;4、楼内管网和水表出户改造方案;5、监测系统建设。6、工程的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1.2 项目概况1.2.1 项目建设地点本工程新建及改造的泵站、管网、水表等均位于长岭县长岭镇范围内。1.2.2 建设规模及目标改造及新建的二次泵站最大日供水量:1.0104m3/d。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 新建六座加压泵站(仅为生活泵房,不含消防),改造两座。2、 改造及新建二次供水管网20.966Km。3、 改造楼内管网928.75Km,无线远传水表37150块,并设置智能中心。4、 建设水质、水量监测设施。1.2.3 主要建设条件1、厂址条件新建泵站六座,占地面积为200400m2,改造泵站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