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煤矿防治煤层自燃专项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1326098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山煤矿防治煤层自燃专项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南山煤矿防治煤层自燃专项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南山煤矿防治煤层自燃专项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南山煤矿防治煤层自燃专项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南山煤矿防治煤层自燃专项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山煤矿防治煤层自燃专项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山煤矿防治煤层自燃专项设计(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山煤矿防治煤层自燃专项设计说明书南 山 煤 矿二一三年十二月 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山煤矿防治煤层自燃专项设计说明书矿 长:总工程师:审 核:设 计:南 山 煤 矿二一三年十二月 会审意见会审时间2013年12月23日会审地点矿办公大楼四楼会议室会审意见1、南山煤矿K5煤层煤炭含硫量大于2%(即SQ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GB/T 20104-2006),矿井应按类进行设计和管理,并且应尽快重新补做K5煤层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2、在今后的生产中,必须加强矿井通风瓦斯管理,杜绝瓦斯超限和无风、微风作业现象,严防瓦斯、煤尘和火灾事

2、故的发生。3、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防灭火意识和防防灭火操作技能。4、矿井在开拓新水平、新采区时,应将大巷、采区上下山等主要巷道布置在煤层的底板岩层中。5、矿井防治煤层自燃资料欠缺,应尽快补作。6、设计内容应根据矿井实际开采情况,补充矿井今后的防治煤层自燃的规划,规划内容应包括防治煤层自燃的消防系统、束管检测系统等。参加会审人员记录人员张 伟目录前 言1第一章 矿井概况4第一节 矿井概述4第二节 矿井地质及煤层特征7第三节 矿井开拓与开采16第五节 矿井通风18第二章 防治煤层自燃措施21第一节 阻化剂防灭火系统21第二节 其它防治煤层自燃措施24第三章 投资估算31附件:1、贵州

3、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9月27日颁发的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公司南山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2031120124213;2、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2012年1月13日颁发的贵州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公司南山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黔)MK安许证字0641;3、2004年5月煤炭科学研究院总院重庆分院提供的南山煤矿K5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4、2004年5月煤炭科学研究院总院重庆分院提供的南山煤矿K5煤层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1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山煤矿防治煤层自燃专项设计前 言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山煤矿位于息烽县城北约6Km处,南山煤矿最初由贵阳煤矿编制初步设

4、计,经贵州省煤炭局批准,于1970年10月开工建井,1978年1月开始试投产,原设计能力为15万t/a。1978年1988年间,除80年、85年、87年外,其余各年年产量均超过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1989年11月矿井开始改扩建,本次扩建由贵州省煤炭厅设计队、林东矿务局设计研究所设计。重新开掘三区大巷和三区轨道上山及三区回风上山,于1991年7月完成改扩建投产,矿井改扩建后的设计能力为年产30万t/a。历年来,矿井最高实际生产能力22.7万t/a(2009年),一般实际生产能力1520万t/a。开拓方式为走向平硐,分区上(下)山开拓,采煤方法为区内双翼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采用爆破落煤,工作

5、面采用单体液压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原井田面积12.67km2,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因煤炭市场不景气响应林东矿务局“三转二建”战略,将矿区面积缩小为2.3371km2,现井田面积变更为7.32km2。所开采的K5煤层为低变质无烟煤,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尘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类),建矿至今未发生煤层自燃现象,矿井无较大涌水。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即由主平硐和三采区轨道上山进风,三采区回风上山回风,通风系统较简单。2006年5月将三区风井原2台离心式主扇(47220B)更换成同等功率的2台轴流式主扇(BD61、,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电机型号为YB

6、Fh315S6,功率752=150Kw。同年7月初该两台轴流式通风机正式投入运转。根据2008年11月原林东矿务局设计研究所设计的南山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矿井开采权设计方案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四个采区开采。目前矿井一采区(平硐大巷+1036m标高)以上已于1983年7月完全采空;二采区(平硐大巷+1040m标高)以下左采面为75213采面、右采面为75214采面,其开采最大深度分别为标高+960.0米、+1005.0米,该标高以上地段煤炭资源均已于2001年5月完全采空。三采区(平硐大巷+1043m标高)以上开采的有:7531采面、7532采面、7533采面、7534采面、7536采面、

7、7538采面、75312采面、75310采面、7535采面及75313采面,上述采面相继于1997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7年、2008年7月和2010年12月回采结束;三采区+1043m标高以下只开采2个采面:即7537采面和75314采面,上述二采面相继于2005年、2007年初回采结束。三采区采用下行式双翼交替开采,近二三年按序开采三采区(平硐大巷+1043m标高)以上的采面有:7539采面、75311采面,今后三十五年将按序开采的采面有:75316采面、75315对拉采面、75318采面、75320采面。其中7539采面、75311采面和75315对拉

8、采面位于三采区F7逆断层北西翼盘(+1050m标高+1300m标高以内)的K5煤层;75316采面、75318采面和75320采面位于三采区F7逆断层南东翼盘(+1050m标高+1250m标高以内)的K5煤层。三区轨道上山和三区回风上山均布置在K5煤层底板茅口灰岩中,分别距K5煤层底板42.5m、36m,而三区运输上山则沿K5煤层布置。目前现正在回采的三采区采用下行式双翼交替开采(即采煤工作面从+1300m标高自上而下+1050m标高布置)。根据南山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中的接替采区四采区,即开采平硐大巷+1043m标高以下(+1050m标高+800m标高以内)的K5煤层,其四区轨道下山、四

9、区运输下山和四区回风下山均沿K5煤层底板茅口灰岩布置。四采区采用下行式双翼交替开采(即采煤工作面从+1050m标高自上而下+800m标高布置),区内双翼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根据2004年5月煤炭科学研究院总院重庆分院提供的南山煤矿K5煤层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本矿K5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自燃倾向分类为类)。2013年12月18日贵州省安监局、贵州煤监局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专项检查第一小组对对南山煤矿进行检查时提出:南山煤矿K5煤层煤炭含硫量大于2%(即SQ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GB/T 20104-2006),矿井应按类进行设计和管理,且要重新对K5煤

10、层煤炭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在未重新做鉴定前,暂按类进行设计和管理。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南山煤矿暂按类煤层自燃倾向性进行编制南山煤矿防治煤层自燃专项设计。一、设计依据1、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范(GB 503992006);2、煤矿安全规程(2011);3、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 10552008);4、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 503832006);5、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AQ 10442007);6、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 7021997 ;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 10292007);8、煤层自燃发火标志性气体色谱分析及

11、指标优选方法(AQ/T 10192006);9、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GB/T 20104-2006);10、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11、2004年5月煤炭科学研究院总院重庆分院提供的南山煤矿K5煤层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12、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6号);1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1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15、南山煤矿煤矿开采方案设计,林东矿务局设计研究所,2008年11月;16、

12、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1731号)“关于对林东矿业集团公司关于上报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及二氧化碳测定结果的报告的批复”; 17、南山煤矿提供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其它资料;18、设计人员到现场搜集了解的情况。二、设计原则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2、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范、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实施综合性防治煤层自燃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3、依靠科技进步,结合本矿井的实际情况,采用比较成熟的技术、设备、仪器、仪表提高矿井综合的防治煤层自燃能力。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设计年生产能力:3

13、0万t/a;2、矿井配备专(兼)职防灭火机构人员:6人;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矿井概述一、矿井交通位置南山煤矿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城北约6km,位于息烽县永靖镇管辖,矿区位于小寨坝镇、永靖镇交界处的管田村。该矿地理坐标为: 东经10643241064635,北纬270831271009。川黔公路210国道经矿区南西经过,矿区有专用公路与其相连,距离约1.1km;兰海高速公路经矿区西侧经过,经210国道分别在息烽和小寨坝镇与其相连;矿区距川黔铁路盘脚营站约0.5公里,经盘脚营火车站可达贵阳、遵义等地,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1。二、井田境界扩界后的南山煤矿矿区平面积为7.32km2,共

14、由12个拐点坐标圈定,呈不规则12边形,地理坐标东经10643241064635,北纬270831271009。拟定的开采深度为+1880m+1480m标高,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1。表111 扩界后南山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统计表拐点编号X坐标Y坐标A3004047.0036374174.00B3003237.0036374175.00C3003290.0036375095.00D3005115.0036377185.00E3005180.0036371158.00F3007010.0036378720.00G3006295.0036376840.00H3006905.0036376448.00I3005380.0036375365.00J3004180.0036374210.00K3004160.0036373432.00L3004045.0036373435.00开采深度:+1450m+800m标高矿区面积:7.32Km2图1-1-1 矿井交通位置图三、地形地貌及自然地理条件1、地形、地貌息烽南山是乌江至贵阳间的第一高山地带,由高大山脊组成北东向的弧形山脉。矿区即位于南山高地的中部及其东、西、面斜坡上,地势高、地形陡、高差大,海拔标高1028.42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