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化学专题3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必修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1323698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专题3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专题3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专题3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专题3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专题3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高中化学专题3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专题3 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煤的综合利用 苯随堂基础巩固 苏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双选题下列关于煤的干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是对其进行加热直接变为气体B煤干馏可以得到冶金用的优质焦炭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的本质差别是:干馏是化学变化而分馏是物理变化D工业上苯、甲苯等可由煤干馏得到,其存在于干馏所得的焦炉气中解析:A项煤的气化主要是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的CO、H2、CH4等气体;B项煤干馏的产物主要是焦炭,同时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等物质;C项煤干馏时发生了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而分开混合物中的各成分,是

2、物理变化;D项苯、甲苯等主要存在于煤焦油中。答案:BC2苯与乙烯、乙炔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B都容易发生加成反应C都能燃烧,且燃烧现象完全相同D乙炔和乙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解析:苯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苯发生取代反应比烷烃要难,发生加成反应比乙烯、乙炔要难,但相对来说,苯发生取代反应要比发生加成反应容易。乙烯、乙炔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发生取代反应要困难。苯和乙炔燃烧时会产生浓烟,相对来说乙烯产生的烟要少。乙炔和乙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选项D正确。答案:D3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

3、干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实验后水溶液呈碱性,溶液Y是黑色黏稠的煤焦油,上层X是粗苯等C气体Z易燃,可以还原氧化铜D液体Y是一种纯净物解析: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产物煤焦油中一部分物质比水重,而粗苯比水轻,试管中液体分为三层,因为焦炉煤气中有氨气,所以溶液呈碱性,又因为含有CO、H2等气体,所以能还原氧化铜,但不管哪种产物,没分离前都是混合物。答案:D4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结构简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

4、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完全相同解析:从苯的分子式C6H6看,其氢原子数未达饱和,应属不饱和烃,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所致;苯的结构简式并未反应出苯的真实结构,只是由于习惯而沿用,不能由其来认定苯分子中含有双键,苯不属于烯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了溴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其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完全相同。答案:D5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的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不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

5、色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与H2加成生成环已烷苯分子中碳碳键长完全相等邻二氯苯( )只有一种间二氯苯( )只有一种A BC D解析:如果苯分子中存在交替的单双键结构,则会出现下列几种情况:第一是因为含单个的碳碳双键,具有类似于乙烯的性质,则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第二是苯环中CC和键长不可能相等;第三是邻二氯苯会有两种,即和。而题中和的性质不管苯环中单、双键是否有交替,结果相同。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6(10分)按分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可以推断苯乙烯()有如下性质:加成取代氧化(1)苯基部分可发生_反应和_反应。(

6、2)CH=CH2部分可发生_反应和_反应(按序号由小到大填写)。解析:苯乙烯中含有苯环和两种结构,其中苯基部分可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CH=CH2部分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答案:(1)(2)7(10分)甲、乙、丙、丁分别是乙烷、乙烯、乙炔、苯中的一种。甲、乙能使溴水褪色,乙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甲,甲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丙。丙既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丁既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一定条件下,1 mol 丁可以和3 mol H2完全加成。请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填空:(1)甲的

7、结构简式_,乙的结构式_,(2)丁与溴在催化剂(FeBr3)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乙烯、乙炔能使溴水褪色,且有CHCHH2CH2=CH2,CH2=CH2H2CH3CH3,故甲为CH2=CH2,乙为CHCH;再结合、知丙为乙烷,丁为苯。答案:(1)CH2=CH2HCCH(2) Br2HBr8(10分)某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0.5 mol A完全燃烧时,得到1.5 mol H2O和67.2 L CO2(标准状况)。(1)通过计算确定A的结构简式为_。(2)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催化剂FeCl3的作用下,A与Cl2反应生成B:_。A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_。解析:(1)由题意可知,1 mol A完全燃烧时,得到3 mol H2O和26 mol CO2,则1 mol A中含有6 mol C和6 mol H,即A的分子式为C6H6,又知A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为苯,其结构简式为。(2)在催化剂FeCl3的作用下,苯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Cl。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 H2O。答案:(1) (2) Cl2 ClHCl HNO3 NO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