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作文题分析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132095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作文题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作文题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作文题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作文题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作文题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作文题分析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第10题分析报告一、“试题”评价及改进意见五年级上册的作文题我迷上了_,是半命题作文。学生在选择填上关键词的时候,思维上就要和平常经历的事物建立了相应的联系,让词和事物链接起来,让词带动回忆,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平常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触到的客观事物,在大脑皮层中留下的感知到的外界事物的感性形象(表象),很容易成为他们思维的材料。而且题目分为2个部分:前面部分的“我迷上了”是要求人人都要紧扣的,后半部分是自己选择的,既有规定的部分,又有自主发挥的部分,能比较有效地考查第三学段五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但是,这道作文题除了字数的要求外,几乎是没有其它的要求,学生思考的余地很

2、多,写作的范围很大,这对优生来说是好事,思维不受任何约束,但对于中下档的学生来说,反而是增加难度,因为我们的习作要求、习作提示,往往是为他们打开思路服务的。还有习作中的“温馨提示”也不够温馨。我们的五年级小学生上午考2门,下午考2门,比高考还厉害,再加上第一次面临这样的统考场面:2位陌生的老师,每人一张桌子,答题卷这儿不许乱画,那儿不许出界,哪个孩子不紧张?看到“不少于”“不能出现”“注意”这些可怕的字眼,不是“雪上加霜”吗?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于这种说法,已熟视无睹了。但我们去公园看看,“禁止践踏草坪”,已经被“小草也怕疼”所代替,“严禁吸烟”已被“吸烟有害健康”所代替。难道我们的“温馨提示”就

3、不可以“温馨”起来吗?比如第1条,可以说“内容充实是评分标准之一,请你在400字以上才收笔”;第2条,可以改成“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会让你失分哦”;第3条,“请多关照评卷的老师,把字写工整些”。这样人性化十足的提醒多么暖人心,在尊重学生人格,舒缓学生压力,激发学生答题欲望等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二、“评分标准”的评价及改进意见习作的评分标准分为4类,有具体的解释说明,操纵性强,但我们学校的老师在具体评分时习惯按100分来换算的,比如这篇文章相当于80分,该得32分,大家觉得这样评分更高效,更准确。命题者在制定评分标准时,是以有没有扣牢“迷”字为首要条件的,作为考场作文自然无可厚非,我们必须

4、拿一把相对标准的“尺子”去衡量,但作文毕竟是个性化的东西,从设定好的要求出发作为标准来评价学生作文,这种机械化的评价方式容易扼杀了个诗人和文学家。早前曾有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凭借着一篇只有107字的短文获得了首届冰心作文奖的一等奖。在评委眼中,这篇文章的致胜秘诀在于其自然率真,素面朝天,充满童趣,非常清新,所以“评分标准”中除了刚性的要求外还可以有弹性的东西,引导评卷的老师以满腔的热情去爱护和激励习作中表现出来的想像力和童真童趣。三、习作情况及改进建议(一)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

5、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而拟一个恰当的标题首先要审清题意。半命题作文所提供的作文题目不完整,在审题时,要先审明已提供的题目部分所包含的意思我迷上了,为下一步补全题目、立意、选材等做好准备。作文题的中心词是“迷”,“迷”在字典中有5种解释,这儿显然是选,对某人或某事特别喜爱:迷恋、沉迷、痴迷。“迷上”的意思是:不知深浅的,越来越喜欢。不能自拔,不能控制的。题目中的“迷上”已经为学生指明了立意的方向,在写作时重点应把握住我“迷上”了什么?怎样“迷上”的?1、拟题中出现的问题在补充后面的关键词时,学生出现的问题较多:(1)拟题雷同:最多的是“我迷上了电脑”、“我迷上了书

6、”(2)拟题宽泛:“我迷上了家乡”“我迷上了学习”(3)拟题随意:“我迷上了厕所”、“我迷上了游戏”、“我迷上了打牌”、“我迷上了与同学打闹”2、拟题可借鉴的方法(1)避生就熟,不落俗套同样的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一个好的作文题应该追求3个目标:新颖性、醒目性、点睛性。虽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做到这3点,但起码应该考虑内容不能太烂。学生的文章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我迷上了电脑”、“我迷上了书”。对于这样的题目,是很难得高分的,但本班学生郭圣立是个例外,他文章的题目是我迷上了书,得了全市最高分39分,他能做到俗中取胜,除了他扎实的语言文字

7、功底以外,还在于他能熟练地运用借景抒情等手法。其实他写的是迷上了五虎将,完全可以在横线上直接补充迷上的书名,或书中的人物,这样就可以避免雷同了。当然学生习作中让人眼睛一亮的题目也是有的,如“我迷上了她的笑”、“我迷上了小偷”、“我迷上了汉字”(2)化大为小,找准切口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如“我迷上了家乡”,多大的一个范围,风土的、人情的、习俗的,从何谈起?还有“我迷上了学习”,指学哪门功课?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太不明确了,写起来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泛泛而谈。比如“我迷上了骑车”、“我迷上了家乡的小河

8、”、“我迷上了奥数”从这些具体的角度来切入,就容易把文章的内容写得充实、具体。(3)运用修辞,发挥特长考场中有学生写了“我迷上了人工闹钟”写的是每天叫早的奶奶,运用了比喻,“我迷上了忠实的伙伴”写的是家里的狗,运用了拟人,生动形象,让人耳目一新。当然拟题时还要考虑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这个半命题作文从内容上来说可以是写人,可以是记事,也可以是写景、状物;从体裁上来说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散文、说明文甚至是诗歌,学生要善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拟标题,是考生遣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补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

9、方位、多角度“出击”。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是准确、生动而有魅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另一半”导引的内涵,并且掌握一定的拟题技巧,就能拟出好标题。(二)文章语言的锤炼1、存在问题(1)口头语言难以转换有些学生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变通能力很弱,如:“妈妈叫我读书要读得好。”这是最本土最地道的温岭话,“叫”是指告诉、教育、告诫;“读书”是指“学习”;“好”是指优秀、出色、出类拔萃。口头语言转换困难的现象在习作中非常普遍,这些孩子,他们的语言根本没有准确性可言。(2)表述过程错误百出语句不通“我已一个人去骑着自行车去玩去了”;表达不明“很快到终点输了,直接用绝招一击把他败”;生编硬造杜甫说“读书是可以让人学习变好的”;胡扯乱讲“我看了蜘蛛上网后就喜欢上了看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