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爱国情怀1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1303816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的爱国情怀1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鲁迅的爱国情怀1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鲁迅的爱国情怀1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鲁迅的爱国情怀1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迅的爱国情怀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的爱国情怀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的爱国情怀学号 10578095350106011 姓名林泽衡一、鲁迅简介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字豫山、豫亭,后改名 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 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二、探讨鲁迅爱国情怀的主要目的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 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 品德。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 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2、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 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 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 估量的作用。鲁迅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最有良知的中国人, 他一生都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冲锋陷阵,铸就了 “民族魂”。在物质文化日 益丰富的今天,各种虚无主义、拜金主义、享受主义腐蚀、蚕食我们的身 心,我们渐渐淡忘了 “爱国”这一神圣的责任。重提鲁迅的“爱国情怀” , 是为了唤醒国人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愧为一个中国人!三、鲁迅爱国情怀的具体内涵读鲁

3、迅,就像有一根皮条狠狠抽打内心。在他面前,任何灵魂都显卑微低贱; 在他面前,任何伪装都不攻自破;在他面前,任何浊物都可获重生。他一生高唱 爱国的凯歌,像一盏国人灵魂的明灯,普照众生,光耀四海。鲁迅的这种爱国方 式,是我所钦佩的。他无须盛装登场,便已惊讶四座。他以他独特的风格,为国 人开一剂救国的良方。(一) 以笔化作匕首,要留“真魂”在人间。他以“狂人”之口,对“吃 人礼教”发出讨伐檄文,“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将来有不再 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以“阿Q”的“精神胜利法”,剖析人性劣迹, 果断用笔解决“阿Q”的性命,敲响旧时代晚钟;以故乡过去、现在的描绘, 寻找故乡人病变

4、根源,力主破旧革新,为此,殷切地期望故乡下一代的水生、宏 儿们,“应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生活”,教导人们要勇往直前:“这 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是铸“真 魂”的先锋!(二)一副铮铮铁骨,誓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他以野草求乞者明志, “我所憎恶的太多了,应该自己也得到憎恶,这才还有点象活在人间;如果收得 的乃是相反的布施,于我倒是一个冷嘲,使我对于自己也要大加侮蔑。”“我将 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否定一切的布施,骨头何其硬,毫无奴颜婢膝!并身体 力行,死火中,“我”救了死火,“我终于辗死在车轮底下”,但,“呵呵, 你们再也遇不着死火了”,“以

5、我血荐轩辕”,漠视一切敌人,何等悲壮!鲁迅, 是真的猛士!(三)满腔儿女情长,宣称“无情未必真豪杰”。在祝福中,他对祥林 嫂悲惨遭遇的同情;在药中,他对华老栓愚昧无知的批判;在纪念刘和珍 君中,他对反动派丑陋本性的揭露;在鲁迅二三事中中,他对青年无微不 至的关爱;在柔石小传中,他对柔石高尚人格的歌颂,无不看出鲁迅如何重 情!这情,剪不断,理还乱。但正是他的一腔儿女情长,才使他变得更可爱!这 不正是他无时无刻不爱着祖国和人民,劳心劳力的铁证吗?披露丑,崇尚真,这 种胸怀和气度,谁能与之争辉?岂不是“真豪杰”?(四)标榜绝不“宽恕”,誓言决不“怯弱”。出生于“报仇雪耻之乡”的鲁 迅对所谓的“绅士文

6、化”深恶痛绝。著名的檄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更 不必说,与此文相近的文章还有坟中的杂忆文中指出:“有时也觉得宽 恕是美德,但应该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 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因为他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 甚至在鲁迅临近生命终点之时,也还用嘲谑的语言告诫后辈:“损着别人的牙眼, 却反对报复,主张宽恕的人,万勿和他接近。”并明确表白自己对宽容之类的劝 告不屑一顾:“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鲁迅死)个性鲜明,直 言不讳,动人心魄,洗濯灵魂!面对流毒肆虐的社会,面对劣性重重的国人,他 敢于站出来,也只有这样的高分贝的冲击,才能让麻木的国

7、人,受到些许震荡, 有机会清醒,冲出密不透风的铁屋子,还人间真正面目。这世界,该是活力四射; 生活着的人,该是有活的生气。这是他所希望的,爱国的鲁迅,以他独特的方式 演绎着救国梦,即使背负“刻毒残酷的刀笔吏,阴险无比、人格卑污无比的小人”, 也在所不惜!勇于将个人荣誉置之度外,令人敬重的伟人!(五)恨与爱分明,诠释爱国之心。我想,家道中落、父亲病逝让身为家中 长子的鲁迅过早尝尽人间冷暖,也练就一双透视世间本质的慧眼,愤世嫉俗之情 也异常强烈。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我总要上下四方 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

8、又道:“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 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甚至尖锐地指出,中国百姓都是一群愚昧的 看客,“群众一尤其是中国人一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娜拉走后怎样)作为一 个有良知的觉醒的中国人,敏感的嗅觉,敏锐的思维,又使他在表露拳拳爱国之 心时表现得异常倔强。在鲁迅自传中,鲁迅自述从18岁到29岁的经历,其 人生选择经历了三次历变,从刚开始的实业救国(由水师学堂进入矿路学堂)转 到医学救国(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再到文艺救国(那次电教片之后的短影片 放映,中国人麻木地看杀人的镜头,几乎在鲁迅痛苦的心灵上形成了不解的情节, 这也是他立志弃医从文的契机,“认为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没

9、用”)。一路走来, 我们不难发现,鲁迅总是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 起,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试问,世间能有几个像鲁迅一样,始终奔跑在救 国救民道路上,从不知疲倦,从不苟且偷安,只为能探索一条适合救国救民的捷 径,即使要转变千万种学业,改换千万种工作,遭受千万种迫害,也不能改变怀 揣着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还不惜变成一只萤火虫,“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 黑暗里发出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 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随想录四十一,热风) 对于国家的未来从不缺失希望,甚至被希望所淹没,也将默默隐退,无须功名利 禄

10、,只为表达一片赤诚,可见,爱国爱得多么倔强!这是怎样高尚的灵魂!(六)高喊“救救孩子”,崇尚“进化论”。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 文中,从对承担儒学教育的私塾名字介绍起,鲁迅便充满了鄙视之意。自称“三 味书屋”,却毫无趣味可言,讽刺何其到位!至于私塾先生,据说是本城中极方 正、质朴、博学的人。当“我”问到东方朔认识的一种“怪哉”虫时,却引起老 师的怒气,答道:“不知道! ”“我”意味深长地补上一句:“我才知道学生是 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 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他知道,在儒学教育的土壤上,学生被培育成一心只 求读所谓圣贤书的腐儒,满口尽是“仁远乎

11、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知人齿缺曰狗 窦大开”“上九潜龙勿用” “厥上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怜悯这些学子像被 关进窒息牢狱一般,满口皆是艰深难懂、荒涎无稽的鬼言鬼语,而不求甚解,终 成愚民!世上已有太多个孔乙己,太多个陈士诚,无须再有人跳入火坑了!这是 鲁迅的隐痛。他清楚地意识到“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于是,“救救 孩子”成为当务之急,鲁迅认为,“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闸门放 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孩子是未来之希望,能让其得救,就是国之大幸, 更是救国之良方。又遵循进化论的观点,青年时期的鲁迅,在读了严复翻译的天 演论后,便把进化论作为武器,向封建势力展开了英勇的战斗。是

12、进化论使他 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大声“呐喊”;是进化论使他坚信将来必 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是进化论使他号召鼓励青年“扫荡这些食人者,掀 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正因如此,鲁迅在谈话中说:“那个时候,它(指进 化论)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 了解了这种情况,我们便 会理解先前他之所以心甘情愿为那个并不太熟悉的青年补靴子,就是因为他相信 进化论,相信“青年人必胜于老年人”;就是因为他认为只要为青年人办事就是 创造美好未来的实际行动。毋庸置疑,鲁迅的爱国既炽热又富有见地,不得不让 人拍案叫绝!这是一个多么正直的灵魂,他无须丝毫的华丽,只有直面的人生;他无须任 何

13、的掩饰,只有正直的襟怀。这又是一个多么高尚的灵魂,他像漂浮于尘世间的 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任何黑暗;他又像一面铁面无私的镜子,照清任何丑陋! 他彰显的爱国情怀,是一剂心灵鸡汤!今生能读您,是我的荣幸;能读懂您,更 是我的大幸。无论前进的道路有多少风风雨雨,我定能勇往直前,只因心中有了 您这盏永不灭的明灯,为我指引人生,甘愿为祖国付出赤子之情。作为一名教育 工作者,我也定将其传授给学生,让国粹发扬光大,不愧于鲁迅先生,更不愧于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付的责任。四、探讨鲁迅爱国情怀的现实意义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所以,重提鲁迅的“爱 国情怀”是必要的,更是重要的。我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通过与伟人 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伟人崇高的爱国情结,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甚至由此及彼, 影响我们周围的人。这样,人人都爱国,思想的统一,最终达到行动的统一。全 民族拥有了一致性,也意味着这个民族是坚不可摧的,一只觉醒的雄狮,雄起! 它必将以高傲的姿态自立于世界之林,永为常青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