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器之乡-湘北第一镇-羊楼司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1230348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竹器之乡-湘北第一镇-羊楼司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竹器之乡-湘北第一镇-羊楼司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竹器之乡-湘北第一镇-羊楼司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竹器之乡-湘北第一镇-羊楼司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竹器之乡-湘北第一镇-羊楼司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竹器之乡湘北第一镇羊楼司镇羊楼司镇羊楼司镇位于市境北部,当湘鄂边界,是由湖北进入湖南的第一镇,扼三湘之咽喉,守湘北之门户,是湖南省四大边境重镇之一。镇域东抵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南与文白、龙源乡毗邻,西与五里牌乡、聂市镇接壤,北与坦渡、定湖两乡镇相连。境内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商贾云集,贸易活跃,有“小汉口”之称,是湘鄂赣毗邻地区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相传元朝期间,朝廷向南方推广养羊技术,设司管理,因名羊楼司。1917年粤汉铁路拟建车站于此,由于此地地势狭窄,弯道过急,改建于尖山铺,称羊楼司车站,从此羊楼司这个地名代替了尖山铺,原羊楼司改称老羊楼司。镇域民国初为5区,民国2

2、5年为羊楼司镇,36年为羊楼司乡。1949年为3区羊楼司乡,1958年与现在的文白乡、龙源组成羊楼司公社,1981年羊楼司集镇从公社分开,建羊楼司镇;1984年改社为乡,同年乡、镇合一,组建羊楼司镇至今。 羊楼司镇现辖4个居委会,17个村民委员会、203个村(居)民小组,人口26000人,集雨面积107平方公里。山林11万亩,耕地22960亩,其中水田15477亩,旱地7483亩。 羊楼司镇镇域地处药菇山下,东南高,西北低,群峰汇聚,有天中山、官印山、棋盘山,山林资源丰富,其中竹林面积5.3万亩,茶园6000亩,素有“竹乡”、“茶乡”之美誉。尤其以“季冬培,仲秋收,童男制,香炉薰”制作而成的羊

3、茶,嫩绿含烟,高雅清新;竹编、竹燠、竹雕、竹家俱等四大系列365种竹器产品,赏心悦目,享誉海内外;高品位的白云石、石灰石,取之不竭,此外还有金、锑、铜、磷等矿藏得天独厚,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境内新店河、枫林港、云步河注入黄盖湖,沿河两岸土地肥沃,主产稻谷。 1992年3月临湘市委、市政府批准羊楼司镇创办综合改革试验区,1995年5月省体改委批准设立湖南省羊楼司综合改革试验区,同年12月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1997年被国家11部委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被国家财政部定为全国小城镇财源建设试点镇,同年定为湖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和岳阳市10个重点中心镇之一。 镇域形

4、成了“竹器、茶叶、矿产”成鼎足之势的支柱产业,开发了万亩吨粮田、七千亩茶园、六千亩楠竹,1000亩特种水产。200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0661万元,各类税收714万元,财政收入1200万元,人均纯收入3113元。 改革开放以来羊楼司镇区这块古朴的土地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过去零乱弯曲、破烂不堪的街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街道整齐划一,环境优美清新的小集镇,自来水、程控电话、闭路电视、娱乐中心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集镇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2000年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00人。镇区有全省明星敬老院、省精品服务大楼、湘北第一所镇财政楼等标志性建筑。全镇程控电话3500门,集

5、镇电话入户率50%,自来水和闭路电视入户率100%。镇区有小学4所,中学1所,市属中学1所,35千伏变电站1座,新修和硬化了18条街道,全长10多公里。全镇拥有各类企业1000余家,重点企业有岳阳洞庭化肥厂、龙舟缘饮料厂、君山制药厂、湘北茶砖厂等,主要产品有复合肥、纯净水、茯砖茶、竹木制品、水泥等,畅销国内,并打入欧美、日本等国。全长十华里、拥有218个铺面的羊楼司竹器大市场,有“十里竹器长廊”之美誉,堪称全国之最,驰名中外。2000年,产生于镇区的国内生产总值7000万元,各类税收400万元,财政收入670万元。 羊楼司镇的蓬勃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先后被授予全国村镇建设先进乡镇、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湖南省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治安模范镇、湖南省科技示范镇、湖南省先进乡镇、湖南省经济百强镇、湖南省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国务院命名羊楼司为“中国竹器之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