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1题 河流阶地及剖面图的判读-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71084921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21题 河流阶地及剖面图的判读-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20~21题 河流阶地及剖面图的判读-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20~21题 河流阶地及剖面图的判读-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20~21题 河流阶地及剖面图的判读-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20~21题 河流阶地及剖面图的判读-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21题 河流阶地及剖面图的判读-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21题 河流阶地及剖面图的判读-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解析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第2021题 河流阶地及剖面图的判读3年考题考点分布考情分析2021年1月浙江56题地质剖面图剖面图一直是浙江高考选择题高频高点,常通过结合图文资料,考查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的关系、描述河谷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及地质的形成过程。2022年6月浙江56题地质剖面图2023年1月浙江1314题地质剖面图2023年6月浙江1314题陆地地表形态的变化2024年1月浙江2021题河流阶地三年真题汇编(2024年1月浙江卷2021题)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完成下面小题。20各

2、级阶地形成过程中()AT1抬升速率最大BT2抬升幅度最大CT3下沉速率最小DT4下沉幅度最小21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答案】20A 21D【解析】2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1阶地1.1万年抬升了30米,T2阶地2.4万年抬升了35米,T3阶地5.5万年抬升了50米,T4阶地40万年抬升了50米,T1抬升速率最大,A正确;T4、T3阶地抬升幅度最大,BCD错误。故选A。2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2阶地没有沉积物,可能是其形成之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沉积物被侵蚀掉,D正确;曲流凸岸以堆

3、积作用为主,应形成沉积物,A错误;阶地形成时以河流下蚀作用为主,B错误;风力侵蚀搬运能力较弱,不会侵蚀搬运砂砾层,C错误。故选D。(2023年6月浙江卷1314题)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ABCD141996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运动的作用B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C上游水库的冲淤D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答案】13C 14A【解析】13由材料可知,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

4、入海,说明东北河口在改道前,面积较小,随着1996年黄河河口改道,东北方向河口三角洲面积逐渐增加,而东南方向河口三角洲受海水的侵蚀,陆地面积不断减少,由图可知,图中东北方向三角洲面积最小,东南方向河口三角洲面积最大,应是最早年份河口陆地的形态;图中东北方向三角洲面积最大,东南方向河口三角洲面积最小,形成的时间最晚;图相比,图中东北方向三角洲面积较小,东南方向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由此判断,图形成的时间早于图,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14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老河口泥沙沉积作用减弱,海水侵蚀作用增强,使得老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减小,A正确;由上面分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

5、要原因是河流改道造成的,与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上游水库的冲淤、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关系不大,BCD错误。故答案选A。(2023年1月浙江卷1314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岩浆岩()沿断层F侵入切穿背斜轴部切穿向斜轴部早于寒武纪形成ABCD14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答案】13A 14C【解析】1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F中,说明岩浆沿断层F侵入,形成岩浆岩,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正确,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岩层切

6、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错误。所以选A。14该地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然后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变形,在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的情况下,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发生岩浆活动,所以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2022年6月浙江卷56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ABCD6图中甲处()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答案】5B 6A【解析】5据所学可知,化石是存留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结合示意图,为沉积物不是岩石,因此不

7、可能形成化石,A错误;是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可能找到化石,B正确;为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受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不会有化石,C错误;是花岗岩,地下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冷却凝固形成,不会有化石,D错误。故选B。6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岩石受到挤压变形成为向斜构造,A正确;甲处南部有断层,甲位于断层上升区域形成阶地,B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C错误;甲处先受到外力沉积作用,后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类型是沉积岩,不是变质岩,D错误。故选A。(2021年6月浙江卷1718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

8、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下面小题。17该溪流()A流向为自南向北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C晚于白垩纪形成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18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ABCD【答案】17C 18B【解析】17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读图,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晚于白垩纪,C正确。该地形图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自北向南,A错误。河流只会侵蚀地表,而断层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B错误。河流东西岸等高线疏密程度接近,两岸地势接近,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18读图,断层西侧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断层东侧岩层中间老

9、,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向斜与背斜均经过三个岩层。B项、C项,、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东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图所示向斜经过三个岩层,图所示向斜经过四个岩层,B正确,C错误。图所示岩层没有褶曲,不表示向斜与背斜构造,A错误。图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东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常考知识点的解读分析河流阶地形成的思维过程河流阶地的判读技巧1.当某地区地壳抬升时,该地区河流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位置降低,使河漫滩高出一般洪水位形成阶地。当某地区地壳长期稳定时,河流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侧蚀拓宽河谷,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多级阶地的形成是上面两个过程的多次交替导

10、致的,是某地区地壳间歇性抬升的结果。2.当有多级阶地时,海拔更高的阶地形成时间早于海拔更低的阶地。3.阶地上的沙、砾石是河流在侧蚀、展宽河谷的过程中沉积的,是曾经的河漫滩沉积。4.阶地上的沙、砾石底部的平坦基岩面是河流侧向侵蚀形成的。5.相邻两个阶地面之间的高差即为前一个阶地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的幅度。6.地壳长时间稳定,河流侧蚀、迂回范围如果大于上一个阶地形成过程中的河流侧蚀、迂回范围,则河流侧蚀过程中会将之前形成的阶地破坏掉。7.若某地区地壳持续抬升,不可能形成多级阶地,最多只能形成一级阶地,因为河流一直在下切侵蚀。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广

11、东高考真题)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2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淤积平衡D持续不断侵蚀【答案】1D 2A【解析】1该河段的地质构造情况应该相差不大,A错误;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加深河床,但不会使河床抬升,B错误;由图可知: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变化较为均匀,地形差异不

12、大,C错误;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落差大,且受到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由材料可知:该河段近几十年来,有湖泊发育,推断应当为滑坡、泥石流搬运的物质堵塞河道形成的多个堰塞湖,堰塞湖的存在导致不同河段河床泥沙淤积变多,河床抬升,形成阶梯状的形态,D正确。故选D。2由图可知: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河床的海拔不断升高,河床不断变浅,说明从2007年到未来,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导致河床堆积物变多,河床变浅,A正确;侵蚀大于淤积,会导致河床加深,B错误;侵蚀淤积平衡河床的深度应该维持不变,C错误;持续不断侵蚀会导致河床加深,D错误。故选A。(2021

13、辽宁高考真题)某内陆断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属于盐碱湖。图为该湖中部区域一东西向剖面示意图。图中水域西侧盐度偏低,湖底有深厚的软泥层(当地居民称之为“酱缸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主要因为()A西侧坡积洪积物较少B西侧地壳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C东侧风力堆积物较多D东侧地壳相对下降的幅度较小4“酱缸包”的主要成因是()A湖底低洼沉积物比较多B湖底淤泥的含盐量较低C地下涌泉使沉积物变软D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粗【答案】3A 4C【解析】3由材料可知,该湖为断层陷落湖,湖的东西两岸的湖滩和台地主要是由沉积物构成,可知东西两岸的宽度差异主要是沉积物的多少而造成,排除BD,该地位于东

14、北,降水量相对较多,流水沉积明显大于风力沉积,A正确,C错误。故选A。4由图可知,“酱缸包”主要分布在湖的西侧,西侧沉积物相对东侧要少,A错误;含盐量高低与“酱缸包”形成关系不大,B错误;由于位于断层带,地下泉水丰富,喷涌而出,使沉积物被软化,形成软泥层,C正确;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细,D错误,故选C。(2024河北唐山一模)某古人类遗址位于喀什河中游的河流阶地上。野外调查证实,距今约36003000年期间古人类在该处活动,并营建半地穴式住所,废弃后被埋藏在沉积层中且保存完好。下图示意该遗址所处河段横截面的阶地拔河高度(与河床的相对高差)及阶地基岩面形成年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推测古人类活动遗址被埋藏在()AT1的粉砂层中BT2的砂砾层中CT3的黄土层中DT4的坡积物中6根据各阶地基岩面上的沉积物特征可判断()AT1形成时期河水的流速慢BT2形成时期河水侧蚀能力最强CT3形成后风力堆积不显著DT4形成时期主要接受冰川堆积7利用图中数据可估算该河段平均下切速率最快的时段为()AT4-T3期间BT3-T2期间CT2-T1期间DT1形成以来【答案】5C 6A 7D【解析】5由图文材料可知,古人类在距今3600-3000年期间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