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71084601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4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3月联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页,23 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2、,完成下列15题。所谓文学景观,指的是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自然和人文景观历来备受欢迎,而文学景观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当代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学界既有学者从宏观层面探讨文学景观的理论建构,也有不少学者从微观层面具体分析一地一城的文学景观或者一个朝代一种文体中出现的文学景观,而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则鲜有论及。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开古典文学。从形成因素考察,一个文学景观的生成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名篇效应、名人效应和叠加效应,当然也存在两种或三种效应的综合体。所谓名篇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依托一两篇著名的文学作品而名闻天下。比如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一篇

3、滕王阁序而人尽皆知。名人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因为著名文学家的名气而蜚声中外,正如明代袁中道说:“名人托迹之地,江山千载犹香”。比如眉山的三苏祠,是历代文人雅士游赏之地,凭吊之所;又如,惠州西湖本名丰湖,后因苏轼贬惠州时所写的赠昙秀诗称其为西湖,之后才盛传其名。而叠加效应,指文学景观在生成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不断被后人题咏,最终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文学景观。 面对文学景观,是文学的元素首先激发了观赏者丰富的历史与地理的想象,唤醒了他们曾经的记忆,鼓荡起他们心中的情感,中国境内著名的文学景观无不具有这样的功能。比如岳阳楼,先由唐代诗人李白赋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后定名,继之为杜甫的登岳阳楼,宋代范仲淹

4、的岳阳楼记,明代袁中道的游岳阳楼记等,岳阳楼的大名历久弥新。还有一些文学景观是名人名篇的综合效应,或其他两至三种效应的综合体现,情况较为复杂。比如宣城的敬亭山本来声名不显,后因谢朓的游敬亭山诗以及李白在独坐敬亭山诗中提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著称。由此可见,古典文学作品的流传催生了文学景观的形成并不断丰富文学景观的内涵。文学创作与文学景观之间关系密切,正如尤侗所言:“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文人通过自己的书写将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后人的追慕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再现了景观的面貌和发展、演变。这些文学作品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并逐渐凝固为一

5、座城市或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而这一集体记忆又唤醒了对该城该地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故文学作品不断得以传播,在古今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高建新在文学景观的生成及其条件中说:“文学景观是审美的记忆、情感的记忆。”文学景观呈现一定的美感特征,蕴含着前人的情感体验,而由文学景观唤起的记忆又往往再借助文学来表达。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游览岘山,拜谒羊公碑,这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其感慨万千,遂写下这一首著名的诗歌。很多古代诗人在登临岘山这一文学景观的时候,也留下相关诗篇,如张九龄登襄阳岘山、

6、李白岘山怀古、曾巩初发襄阳携家夜登岘山置酒、李曾伯登岘山用刘清步韵、陈与义游岘山次韵三首等。故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文学景观促进了古典文学的传承与传播。对文学景观进行保护与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景观的丰富内涵可以激发作家创作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学景观往往包括多层文化隐喻,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分布各地的文学景观,可以激发游人、作家对自然风光、人文胜迹、文学经典的热爱,从而不断创造新的作品以传承文脉,同时也激发了民族情怀与家国情怀,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可以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文学景观不仅仅是空间层面的存在,更

7、是时间层面的、可对话的、可传承的,故而随着文本的不断经典化,文学景观逐渐成为该地的地域象征和文化符号。(摘编自李惠玲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的双向互动)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在当代受人们的广泛关注。B. 尤侗说的“文章亦凭山水以传”,说明了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开古典文学。C. 岘山诗篇创作传承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文学景观促进了古典文学的传承与传播。D. 对文学景观进行保护与进一步研究有重大意义,这样可以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目前学界多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文学

8、景观,本文则关注文学景观和古典文学的关系。B. 叠加效应是指先生成文学景观,在后人的不断题咏之下形成闻名遐迩的文学景观的效应。C. 原本无名的敬亭山因谢朓和李白的诗而著称,可以视为名人效应和叠加效应等的综合体现。D. 文学作品凝固成集体记忆时,它就能不断得以传播并在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说明“名篇效应”的一项是(3分)( )A.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因张继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成为姑苏的象征之一。B. 沈园因陆游、唐婉美丽而悲惨的爱情故事独具浪漫色彩,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寻觅爱情的足迹。C. 崔颢写出黄鹤楼之后,吸引着李白、贾岛、陆游等

9、诗人不断歌咏,这些诗篇使黄鹤楼誉满神州。D. 杜甫曾短暂安居成都浣花溪草堂,并于此作客至等诗,直到今天杜甫草堂仍引无数人前来观游。4. 下列关于文学景观和古典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共生共长,而且两者相互推动。B. 文学景观因古典文学作品的流传而催生且不断丰富内涵。C. 文学作品可再现景观,这让它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D. 古典文学使文学景观成为某地的地域象征、文化符号。5. 岳阳楼作为著名的文学景观,激发了杜甫丰富的想象,唤醒了他的记忆,鼓荡了他的情感,请结合材料分析杜甫登岳阳楼中的“想象”“记忆”和“情感”。(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0、,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日出日落朱山坡外祖母带着我沿着一条废弃的旧铁轨来到了石羊镇。这里看上去很破败,充满沮丧和颓废的气息,从空气就可以闻出来。一条乌黑的河穿过镇区,两岸有一些低矮而杂乱的房子,其中一些是被丢弃的旧厂房,屋顶千疮百孔,墙面残破,机械拆掉后留下的痕迹依稀可见。镇上的人不是很多,反正,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寥寥可数。我的到来,首先引起了一个高个子的注意。我从铁桥那头走过来,在桥中央跟他相遇了。高个子拦住了我的去路:“小陌生人,你从哪儿来?”我回头看外祖母。一路上,她都是我的发言人。我可不敢随便跟陌生人说话。外祖母在我身后大约有三十米的距离。她步履蹒跚,走得很慢,走几步便

11、要停下来歇一阵,一副很不情愿回家的样子。担心她走着走着便睡着了,我得经常回头唤她,尽管她未必能听得到。外祖母没有抬头看我,因此我并没有贸然回答高个子的问题。高个子说:“那你知道我要去哪里吗?”我摇了摇头。“我要去西山看日落。”高个子兴致勃勃地说,仿佛是要做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而且要让所有的人知道。我抬头发现太阳不在头顶上了。他指着前面远处的山。那座山横向着,跟河流的方向是并列的,绵延起伏,看上去不是很高,但很陡峭,而且草木丛生,看不到路,要爬上去应该不容易。高个子腰间挂着一只军绿色水壶,手里抓着一根细长的竹竿。除了高而且瘦,头颅偏小,嘴巴偏阔之外,我看不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说话的时候很

12、和气,也一本正经,并不把我当一个小孩子,而是像对待朋友一样亲近。我觉得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日落?”他问我,“对我来说,两个人看跟一个人看没有什么区别。”我摇摇头。“明早,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东山看日出?”他朝相反的方向指了指。原来东面也有一座差不多同样高的山,跟西面的山遥遥相望,而且走向都一样。我还是摇了摇头。“看来你跟他们一样,也没有什么特别。”高个子说。他可能对我有些失望,叹息一声,离我而去,很快便跟外祖母碰面了。他没有停下来跟她交谈,只是擦肩而过,我甚至不能断定他跟外祖母是否打了招呼或点头示意过。外祖母的家在金沙巷的巷头,靠近主街道,豆腐铺的旁边。周边还有裁缝铺、打

13、铁铺、理发铺和麻将馆,但傍晚时节冷冷清清的。小镇并不小,在矿业兴旺的那些年,这里曾经辉煌一时。外祖母说,那些年,四面八方的人拥进来,镇上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像大都市。第二天一早,我发现高个子家竟然就在外祖母家的对面,只隔着五六米宽的石板路。一座破败不堪的院子。院门很窄,门板破损得像一块木筛子,上面还长了几朵瘦小的蘑菇。有三四间砖瓦房。屋顶的黑瓦几乎没有一片是完好的,上面还有一些长得老高的杂草。围墙很矮,是石头垒的,石头墙上不仅长着毛茸茸的青苔,还爬满了青瓜藤和牵牛花藤,如果再细看,还能看到硕大的福寿螺。高个子站在他的院子里朝我喊:“喂,你好!”我惊喜地朝他点了点头。“我们不再是陌生人了。”他说

14、。围墙的高度才到他的膝盖,他只需要抬脚便可跨出来跟我握手。两个院子,彼此能一览无余。我心里认同他的说法。“我已经看日出回来了。”他兴冲冲地说,似乎这一天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一切都会得心应手。我终于开口回应了他:“好呀。”“你见过日出吗?”他问。我不能肯定。“你见过日落吗?”他又问。我也不能肯定。“那你每天都在干吗呢?”他对我很好奇。我说,我还在上学,现在只是假期。他沉默了一会儿,沉吟道:“可惜了。你年纪小小的便已经错过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我不认可他的话,反问:“日出、日落有什么好看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今天的太阳跟昨天的太阳肯定不一样。甚至每天升起和落下的都不是同一个太阳。你明白吗?”高个

15、子说话的时候仿佛高高在上,我得仰视才能看见他的脸。我不明白。初来乍到,我什么都不懂,只是对一切都很好奇。“就像什么呢就像每天吃的豆腐一样,都是新鲜的。”高个子说,“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见过一个太阳,而我,见过无数的太阳”我觉得哪里不对头,但又说不出来,突然醒悟:可能是跟一个外人说的话太多了。于是我转身要回屋子里去。“你得像我一样,不要虚度光阴,每天都要干有意义的事情。”他很诚恳地对我说。我回过头回答,好的。然后,他还急切地告诉我,今天不要吃豆腐,因为他闻出豆腐铺的豆腐不够新鲜。“做豆腐的老杜今天早起了十五分钟,意味着今天的豆腐老了十五分钟。”我回到屋子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外祖母。她却劈头盖脸地对我说,不要听对面的人胡说,他是一个懒汉,全镇最懒的人,每天除了看日出、日落,什么正事都不干。然而,我从没有见过高个子做坏事,相反,我还看到他做过不少好事,比如,清理巷子水沟里的死老鼠,帮街坊捣掉屋檐下的马蜂窝,给外乡人带路,帮被风雨摧毁巢穴的鸟重建家园高个子不仅晴天去看日出和日落,下雨天也去。“不管下不下雨,太阳每天都会出来的,也会落下去。”他说,“我想去海边看一次日出日落,很想。”我告诉高个子一个秘密,而且他相信了:只要一直沿着这条河走,一定能看到大海。为此,他十分兴奋,仿佛是迎来了一生中最重大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