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71084598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解析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联盟校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生物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 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卷(选择题共 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14 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下

2、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 纤维素是植物和蓝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B. 高等植物细胞的结合水主要存在于液泡中C. Zn2+是人体中200多种酶的组成成分,说明锌是人体内的大量元素D. 核糖体、染色体含有的大量元素种类基本一致【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详解】A、蓝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3、A错误;B、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主要存在形式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而液泡中的水属于自由水,B错误;C、Zn2+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C错误;D、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核糖体、染色体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大量元素种类都有C、H、O、N、P,D正确。故选D。2. 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 牛奶中添加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蛋白质的吸收C. 糖类和脂质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D. 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是细

4、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详解】A、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A错误;B、牛奶中添加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磷和钙的吸收,B错误;C、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错误;D、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所以脂肪在氧化时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所以从耗氧的角度说,糖类较脂肪耗氧少,D正确。故选D。3.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菌中,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RNAB. 植物遗传物质

5、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 鱼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D. 除病毒外,其他一切生物都具有核酸【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由C、H、O、N、P组成,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组成;核酸分DNA和RNA两种,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构成RNA的核糖核苷酸有4种;DNA主要集中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详解】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植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准确;C、鱼的遗

6、传物质是DNA,其彻底水解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C错误;D、病毒也含有核酸,D错误。故选B。4. 下列关于“骨架”或“支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多糖、核酸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B. 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C. 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有维持细胞形态、信息传递等功能D.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的“基本支架”【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7、。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多聚体的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蛋白质、多糖、核酸都是由单糖组成的多聚体,因此,蛋白质、多糖、核酸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的,A正确;B、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能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B错误;C、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网架结构,有维持细胞形态、信息传递等功能,C正确;D、”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中所有膜的基本支架,即构成了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的“基本支架”

8、,D正确;故选B。5.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可控制离子进出细胞,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减少能量供应不直接影响离子通道运输离子B. 离子通道的选择性与其大小、形状以及带电荷氨基酸的分布有关C. 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神经细胞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D. 离子通道可以介导特定离子的逆浓度运输【答案】D【解析】【分析】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详解】A、离子通道

9、对离子的运输过程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因此减少能量供应不直接影响离子通道运输离子,A正确;B、离子通道可控制带电荷离子的通过,并且具有选择性,允许特定类型的离子通过,与通道蛋白的大小、形状以及带电荷氨基酸的分布有关,B正确;C、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所以Na+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C正确;D、离子通道对离子的运输过程为协助扩散,即离子通道可以介导特定离子的顺浓度运输,D错误。故选D。6. 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使物质运输功能下降B. 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

10、能性C. 小麦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 细胞凋亡贯穿于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衰老的整个历程【答案】D【解析】【分析】1、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

11、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而不是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A错误;B、细胞的全能性是已分化的细胞发育成为完整个体的过程,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说明细胞发生了分化,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C、小麦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的过程属于自然生长过程,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D、细胞凋亡是细胞正常生命历程,贯穿于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衰老的整个历程,D正确。故选D。7. 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个四分体都包含4条染色体B. 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

12、色体C. 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D. 同源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详解】A、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每个四分体都包含2条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A错误;B、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产生的两条染色体,B错误;C、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C正确;D、同源染色体携带的信息不一定相同,因为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

13、错误。故选C。8. 如图所示为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详解】正常情况下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中

14、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该是相同的,由题干图示分析,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则染色体的颜色大部分相同,而互换的部分颜色不同。所以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与,与。故选A。9. 在人类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A. 初级卵母细胞B. 初级精母细胞C. 次级精母细胞D. 次级卵母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人属于二倍体,其性别决定类型属于XY型,男性的体细胞(包括精原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女性的体细胞(包括卵原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详解】A、初级卵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所以肯定不含有Y染色体,A错误;B、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由于减数第一次分

15、裂同源染色体仍然存在,所以初级精母细胞含有Y染色体,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和Y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故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X或Y染色体,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C错误;D、次级卵母细胞是卵巢中的卵原细胞(XX)经过减数分裂形成,肯定不含Y染色体,D错误。故选B。10.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错误的是( )A. 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致B. 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C. 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答案】C【解析】【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