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案例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108437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教育案例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德育教育案例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德育教育案例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育教育案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教育案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的教育四步曲 许海燕本学期我接任了六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刚开学不到两周,有一名叫李季然(化名)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开学后,他多次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我在班里点了他好几次名,还是拖拖拉拉。还有这几天竟和同学打了两架,且双方脸上都“挂了彩”。特别是第二次打架后,当我把打架的当事人叫到办公室,进行谈话教育,另一名同学在老师的教育下,当场认错,可李季然说什么也不听,只是一个劲的哭,心中那个委屈哟!办公室其他老师劝说也不行,就说自己一点错也没有。我只好和其家长联系,讲明事情缘由,他的家长很明事理,一点也没袒护孩子,说李季然脾气太倔,在家里也是这样,让我别理他,过一会儿就好了。于是,我安慰了他几句

2、,让他回教室了。放学后,我不放心,想去看看看他。可他一放学就跑到操场上打球去了,我在操场门口远远地看见了他,他也看见了我,看来不好意思了,竟然趴在了篮球底座的后面。我看他没什么事,就回家了。第二天,我看了看他脸上的伤,问:“季然,脸还疼吗?”他不好意思的笑了,说不疼了。看来他已经对昨天打架的事不放在心上了。我又悄悄地问了问几个同学,他们都说李季然课下玩得很欢,昨天的打架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情绪。这几个同学还说,李季然经常因为小事和同学闹别扭。看来这个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脾气也有点急。我询问了另外几名任课教师,说训他多次了,作业还是经常不做,上课也说话,成绩下降很快。对于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呢?看来,

3、光靠教训是很难起到好的效果了,我得改变一下教育策略。第一步:我就先来看看李季然的优点吧,从他完成的作业上看,这个孩子的字写得不错,卷面洁净,且错别字很少。于是,这天一上课,我就说:“今天,老师评选出了本次作业书写最漂亮的十本作业,他们是樊彬、张一格、刘成龙、李季然”当我念到李季然的名字时,我看到他的脸上有一丝不好意思的笑意(那天的作业他漏了几道题)。那天,我没有因为他漏作业而批评他。只是在课上说,写家庭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家长不会就到学校问老师,老师讲解时一定要补上,其实,这是我给李季然的暗示。课堂上学生自由读书时,我走到李季然的座位旁边时,拿起了他的作业,说:“你写的字真漂

4、亮!”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以后的连续几天,李季然的语文作业都按时完成了。初见成效,开始第二步,和他多接触,拉近师生距离。大课间学生自由活动时,我走到正在玩空竹的李季然面前,对他说“季然,你玩空竹的技术很高啊,教教我吧。”他竟表现的很腼腆,有点儿忸怩。看来,我还得多接触他。于是,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我总和他找话说,问他家里的情况,在班里愿意和谁玩。就这样,李季然和我越来越熟,在我的课上表现的越来越认真积极,语文进步很快,大课间也愿意跑到我跟前玩。看来,他已经开始喜欢我的课,喜欢我这个班主任了。好,第三步:和他谈谈和同学相处的问题。又一个课间,我们边玩边拉。我告诉他:“我们这么多同学在一起学习

5、、游戏,是一个大集体,经常会你碰着我,我碰着你,不能因为这些小事和别人吵起来,更不能打起来,应学会和大家和谐相处。你看,我们现在玩的多高兴啊。你愿意有更多的朋友吗?那么,就要学会宽容待人。老师,相信你今后一定能做得到。”李季然听后,立即点了点头说:“老师,我一定听您的,做一个让大家喜欢的人。”果然,从那以后,告他状的人越来越少了。光这样不行,还要想法让李季然认真对待各门学科的学习。第四步开始。这天,数学老师向我告状,说昨天李季然的数学作业一点儿也没写。课下,我找到了李季然,对他说:“季然,昨天晚上你家里有事吗?”他说没有。“你自己有事吗?”我又问道。他说也没有。“既然没有事,为什么没有做数学作

6、业呢?”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摸着他的头说:“你的语文作业能很好的完成,这说明你很聪明。应该有能力完成数学作业。如果你愿意让我一直喜欢你,把我当做你的朋友,那就听我一句劝,认真完成所有作业。老师相信你能做得到。”第二天,我问数学老师,李季然的数学作业真的完成了。现在一学期快结束了,李季然的学习虽然还处在班级中下游,可他在逐渐进步,也不再违纪了。从他的身上,我看到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我的心血没有白费;从他的身上,我也感受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用心,就能教育好孩子;从他的身上,我想到了,教育策略的选择要因人而异,更要持之以恒;从他的身上,我更切身体验到,作为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会使他找回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