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71084326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检测化学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Mg24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做

2、法错误的是A. 取用液溴时,需带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进行B. 误食钡盐,可通过服用纯碱溶液解毒C. 电器、有机物等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 皮肤被钠灼烧,用乙醇洗、水洗,最后涂上烫伤膏【答案】B【解析】【详解】A液溴有毒、易挥发,因此取用液溴时,需带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进行,故A正确;B碳酸钡可溶于胃酸(盐酸),误食钡盐不能用纯碱溶液解毒,故B错误;C二氧化碳灭火时不会产生水,不会造成电器损坏,因此电器、有机物等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C正确;D乙醇和钠反应比水更加温和,因此皮肤被钠灼烧,用乙醇洗、水洗,最后涂上烫伤膏,故D正确;故选B。2. 化学助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烫发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头发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软化”时应加入氧化剂,“定型”时应加入还原剂C. 应避免频繁地烫、染发,以减少对头发和头皮伤害D. 烫发过程中既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又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A头发属于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B“软化”时“S-S”断裂形成“S-H”应加入还原剂,“定型”时断裂“S-H”同时“S-S”形成应加入氧化剂,故B错误;C频繁的烫发、染发会破坏头发中的蛋白质,造成头发干枯、分叉,头皮受损,故C正确;D“软化”时“S-S”断裂形成“S-H”,“定型”时断裂“S

4、-H”同时“S-S”形成,因此烫发过程中既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又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的形成,故D正确;故答案为:B。3.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极性分子的是A. BF3B. C2H2F2C. C2H4OD. 二氯苯【答案】C【解析】【详解】ABF3为平面三角形结构,且3个B-F一样长、一样强为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BC2H2F2结构为,属于非极性分子,故B错误;C满足C2H4O的结构为或者,均为极性分子,故C正确;D二氯苯的结构为,均为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C。4. 石墨烯可以看作是单层石墨,利用如下方法对石墨烯进行“切割”。已知反应慢于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导电性:B. 抗氧化性:C.

5、 水溶性:,A不符合题意;B已知反应慢于反应,可知更难被高锰酸钾氧化,抗氧化性:,B符合题意;C水溶性与分子极性相关,、相比,引入O原子后分子极性变大,水溶性:,C不符合题意; D每形成1mol碳氧双键,可以看做增加一个O原子,O元素化合价由0价-2价,转移2mol电子,D不符合题意;故选B。5. 鉴别浓度均为0.1molL-1的NaHCO3、NH4NO3、KI溶液,仅用下列一种方法不可行的是A. 滴加AlCl3溶液B. 测定溶液的pHC. 滴加新制氯水D. 滴加溶液、微热【答案】A【解析】【详解】A滴加AlCl3溶液后碳酸氢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而硝酸铵和碘化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

6、能鉴别三种溶液,故A错误;B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硝酸铵溶液显酸性,碘化钾溶液显中性,测定pH能区分三种溶液,故B正确;C滴加新制氯水后碳酸氢钠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硝酸铵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碘化钾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能区分三种溶液,故C正确;D滴加溶液、微热,碳酸氢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硝酸铵溶液中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碘化钾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能区分三种溶液,故D正确;故选A。6. 利用如下实验装置和试剂能实现元素不同价态间转化的是选项试剂价态转化实验装置abcA浓盐酸二氧化锰亚硫酸钠溶液B水过氧化钠硫化钠溶液C浓硝酸铜片氢氧化钠溶液D70%硫酸亚硫酸钠氯化铁溶液A. AB. BC. CD. D

7、【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需要加热,该实验装置不能满足条件,故A错误;B过氧化钠和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气,氧气中氧元素被硫离子还原为-2价,该装置和对应的试剂可以完成的价态变化,故B正确;C铜片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歧化反应但生成物中含有氮元素的产物为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不满足的价态变化,故C错误;D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未发生价态变化,故D错误;故选B。7. 由有机物M制备某液晶聚芳酯N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物X为乙酸B. 该反应为加聚反应,产物N为高聚物C. 1molM最多可与3molNaOH反应D. M

8、中含有2种官能团,最多有26个原子共平面【答案】C【解析】【详解】A,由原子守恒可知,X为H2O,故A错误;B该反应过程中有小分子生成,属于缩聚反应,故B错误;CM中含有1个-COOH和1个酯基,且酯基水解后形成1个酚羟基,则1molM最多可与3molNaOH反应,故C正确;DM中含有羧基和酯基两种官能团,M中左侧甲基上的3个氢有1个可能与右边的分子整体共平面,故最多有25个原子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故选C。8. 草酸晶体(H2C2O42H2O)用途广泛,易溶于水,其制备及纯度测定实验如下。I制备步骤1:将mg淀粉溶于水与少量硫酸加入反应器中,保持8590约30min,然后逐渐降温至60左右。

9、步骤2:控制反应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硝酸与98%硫酸),主要反应为。严格控制混酸的滴加速度,防止发生副反应。3h左右,冷却,减压过滤得粗品,精制得草酸晶体。纯度测定称取制得的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c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重复23次,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mL。对于上述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配制“混酸”时应将65%硝酸缓慢加入98%硫酸中,边加边搅拌B. 检验“步骤1”水解液中的葡萄糖,操作为取水解液加入新制悬浊液并加热C. “精制”过程为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D

10、. 滴定过程中滴定速度先快后慢,眼睛密切观察滴定管的液面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A混酸配制应该是将98%浓硫酸缓慢加入65%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故A项错误。B检验“步骤1”水解液中的葡萄糖,操作为取水解液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故B项错误。C“精制”过程为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C项正确。D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意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并非观察滴定管的液面变化,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C。9. 草酸晶体(H2C2O42H2O)用途广泛,易溶于水,其制备及纯度测定实验如下。I制备步骤1:将mg淀粉溶于水与少量硫酸加入反应器中,保持8590约30min

11、,然后逐渐降温至60左右。步骤2:控制反应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硝酸与98%硫酸),主要反应为。严格控制混酸的滴加速度,防止发生副反应。3h左右,冷却,减压过滤得粗品,精制得草酸晶体。纯度测定称取制得的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c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重复23次,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mL。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5%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3.6molL-1B. 草酸晶体的产率为C. 配制的草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025cVmolL-1D. 草酸晶体的纯度为【答案】D【

12、解析】【详解】A65%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故A错误;B,则草酸晶体的产率为,故B错误;C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5H2C2O42KMnO4,则配制的草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故C错误;D据C解析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则草酸晶体的纯度为,故D正确;故选D。10. 草酸晶体(H2C2O42H2O)用途广泛,易溶于水,其制备及纯度测定实验如下。I制备步骤1:将mg淀粉溶于水与少量硫酸加入反应器中,保持8590约30min,然后逐渐降温至60左右。步骤2:控制反应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硝酸与98%硫酸),主要反应为。严格控制混酸的滴加速度,防止发生副反应

13、。3h左右,冷却,减压过滤得粗品,精制得草酸晶体。纯度测定称取制得的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c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重复23次,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mL。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配制溶液时容量瓶底部残留少量水,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 滴加“混酸”速度过快,不影响草酸晶体的产率C. 锥形瓶用草酸溶液润洗,所测产品纯度会偏低D. 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所测产品纯度偏高【答案】D【解析】【详解】A最后需要定容,配制溶液时容量瓶底部残留少量水,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A错误;B混酸的滴加速度,发生副反应,会影响草酸晶体的产率,故

14、B错误;C锥形瓶用草酸溶液润洗,导致标准液消耗体积偏大,所测产品纯度会偏高,故C错误;D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导致标准液消耗体积度数偏大,所测产品纯度偏高,故D正确;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 苯甲醛和乙酸酐在乙酸钠作用下发生Perkin反应得肉桂酸,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肉桂酸存在顺反异构体B. 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溴水可检验是否有肉桂酸生成C. 和乙酸酐在一定条件下可得到D. 依据红外光谱可确证苯甲醛和肉桂酸存在不同的官能团【答案】B【解析】【详解】A肉桂酸中碳碳双键的两个碳原子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存在顺反异构,故A正确;B苯甲醛也能使溴水褪色,因此应先排除醛基干扰后再加溴水检验肉桂酸,故B错误;C与乙酸酐可发生Perkin反应得到,中羧基与羟基发生取代反应可得到,故C正确;D肉桂酸存在碳碳双键,可通过红外光谱检测不同的官能团,故D正确;故选:B。12.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在废水处理中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化学装置,同时获得乙酰胺,其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石墨电极b为阳极,Na+由室移向室B. 电解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