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71084309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4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及其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

2、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B. 所有生产者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分解者均能进行分解作用C. 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除生产者、消费者外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D. 以植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处于第三营养级【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详解】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A正确;B、并非所有生产者都能进行

3、光合作用,比如生产者硝化细菌进行的是化能合成作用,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分解者均能进行分解作用,B错误;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C正确;D、植物(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以植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处于第三营养级,D正确。故选B。2. 某果园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若干年后迁入了专食戊的物种庚。庚迁入后,该果园食物网( ) A. 增加1条食物链B. 增加2条食物链C. 增加3条食物链D. 增加4条食物链【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由于摄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

4、联系,食物链的开始通常是绿色植物(生产者),书写食物链是从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起始的那种生物(生产者)开始, 直到最高营养级。【详解】据图可知,没有物种庚时含有戊的食物链有甲戊己,乙戊己,丙戊己,若干年后迁入了专食戊的物种庚,庚迁入后,该果园食物链多了甲戊庚,乙戊庚,丙戊庚,共增加了3条食物链,C正确,ABD错误。故选C。3. 在碳循环中,连通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的重要生态系统成分、主要生理作用分别是( )A. 生产者和消费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B. 生产者和消费者、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 生产者和分解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 生产者和分解者、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

5、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两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详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即细胞呼吸)将遗体、粪便等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主要生理过程分别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故选C。4. 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字母表示能量值,单位相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各营

6、养级动物都能将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B. 图中b=e+f+d+hC. 粪便中有机物所含能量流向分解者,但不包含在h中D. f表示未利用的能量的值【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摄入的能量一部分被同化,另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被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另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出;被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的能量一部分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另一部分以被下一营养级摄入。【详解】A、在食物网中,并不是各营养级动物都能将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如最高营养级上的生物不能将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A错误;BD、图中b表示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这部分能量的去路为e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

7、形式散失、f未利用的部分、d流入下一营养级、h被分解者分解,即b=e+f+d+h,BD正确;C、h表示某一营养级中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属于该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某营养级粪便中能量是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也就是上一个营养级给分解者的能量,因此粪便中有机物所含能量流向分解者,但不包含在h中,C正确。故选A。5. 某一时期,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关系的生物种群同化的能量值(乙、丙为同一营养级,且能量均能流向下一营养级)如表所示: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注:表中各数值的单位相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若戊是生产者,则该时期戊积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的值为

8、226.50B. 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最高的是第二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C. 所处营养级最低、最高的分别是戊种群、丁种群D.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画出包含上述5种生物的食物网【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图表可知,乙、丙为同一营养级,且能量均能流向下一营养级,该生态系统可能由两条食物链组成,这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戊乙甲丁和戊丙甲丁。【详解】A、若戊是生产者,则该时期戊同化的能量值为226.50,被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积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另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出,因此该时期戊积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的值小于226.50,A错误;B、据表格可知,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

9、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2.80+10.30)/226.50100%10.2%,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56/(12.80+10.30)100%15.4%,第三营养级与第四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0.48/3.56100%13.5%,因此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最高的是第二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B正确;CD、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画出包含上述5种生物的食物网,该生态系统可能由两条食物链组成,这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戊乙甲丁和戊丙甲丁,所处营养级最低、最高的分别是戊种群、丁种群,CD正确。故选A。6. 下列信息传递中,属于通过物理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A. 花香引蝶B. 昆

10、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C.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D. 蜜蜂通过跳圆圈舞或摆尾舞向同伴传递蜜源情况【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环境或生物;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详解】AC、化学信息是指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如酶、生长素、性诱激素等来传递信息,花香引蝶和昆虫散发性外激素都属于化学信息,AC错误;B、冬去春来,青草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物理信息,青草与食草动物间的关系为种间关系,属于信息传递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B正确;D、行为信息是动物为了表达识别、威吓、挑战和传递情况,采用

11、特有的动作行为表达的信息,蜜蜂跳圆圈舞或摆尾舞属于行为信息,D错误。故选C。7. 生态缸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而构建的人工微生态系统。生态缸既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缸中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构成一个微生态系统B. 生态缸中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C. 外部环境对封闭型生态缸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没有影响D. 用散射光照射开放型生态缸,其中生物的存活时间更长久【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2、);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详解】A、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缸中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错误;B、生态缸中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B错误;C、外部环境对封闭型生态缸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有影响,比如光照是保持生态缸稳定性的重要条件,C错误;D、为了获取充足的能量,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且放在散射光下,开放型生态缸能为其中生产者提供CO2,为消费者提供氧气,因此其中生物的存

13、活时间更长久,D正确。故选D。8. 候鸟迁徙是自然界最为壮观的景象之一。在候鸟的迁徙路上,不仅有祖先经历过的艰难险阻,如今还要面临新的、更大的威胁人工照明造成的光污染。光污染对夜间迁徙的候鸟的生态影响非常严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人工照明最可能作为物理信息影响鸟类B. 候鸟迁徙不会引起群落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的改变C. 在迁徙季节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灯光,有利于候鸟正常迁徙D. 人工照明可能通过影响“白昼”时长进而影响候鸟的迁徙时间【答案】B【解析】【分析】群落季节性使植物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环境改变,动物的迁徙行为与群落季节性改变密切相关。【详解】A、物理信息包括声、光、颜色等,这些物理信息

14、往往表达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作用,人工照明最可能作为物理信息影响鸟类,A正确;B、候鸟都具有季节性迁徙的行为,即春季或秋季同种鸟类会集群远途飞到繁殖地或越冬地,不同季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推测候鸟迁徙会引起群落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的改变,B错误;C、光污染对夜间迁徙的候鸟的生态影响非常严重,因此在迁徙季节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灯光,有利于候鸟正常迁徙,C正确;D、 人工照明人为地拉长白昼而缩短黑夜,可能通过影响“白昼”时长进而影响候鸟的迁徙时间,D正确。故选B。9. 每年国家统计局会公布最新的全国人口数据,我国历年出生人口及出生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出

15、生人口与出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B. 自2016年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不断下降C. 生态足迹总量将随人口总量下降而降低D. 人均生态足迹将随出生人口下降而降低【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足迹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例如:获取资源、消纳废弃物)而利用的所有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和水域的空间面积总和,包括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渔业用地、林木产品生产所需的林地以及吸收海洋无法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所需的林地。【详解】A、出生人口与出生率有关,结合图可知,出生人口的变化趋势与出生率变化趋势相似,A正确;B、2016年后,每年出生人口数目下降,不代表人口总数下降,还与每年死亡人口数目有关,若出生人口大于死亡人口,则人口总数会增加,B错误;CD、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由于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汽车的普及,即使人口数量降低,但人均生态足迹总量可能会增加,因此生态足迹总量也可能会增加,CD错误。故选A。10. 生态工程是一门旨在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的新学科。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