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节溶解课教学的思考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1081689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两节溶解课教学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两节溶解课教学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两节溶解课教学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两节溶解课教学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两节溶解课教学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两节溶解课教学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两节溶解课教学的思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两节溶解教学的思考 武隆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程明美 2008年11月11日至11月14日,重庆市第三届小学科学优质课竞赛活动(长寿赛场)在长寿县举行。在这次赛课活动中,有两位教师分别执教了湘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的溶解一课,由于教学设计和对教材的处理不一样,课堂教学效果截然不同。一、教学设计溶解教学设计一(一)情景设置孩子们,你们真是可爱。刚才,张劲松同学担心老师上课口渴,特地为老师端来了一杯水。劲松同学,老师谢谢你!现在,老师真的有点口渴,(师喝水)咦,好甜啊!劲松,你在水里加什么了?白糖?哪里有白糖呀?同学们,你们看见白糖了吗?(将水杯呈给孩子们看)加在水里的白糖到哪里去了呢?(生猜)(

2、二)探究溶解现象1、提出问题。孩子们,你们想不想亲自制作一杯白糖水,亲眼观察一下白糖到底到哪里去了呢?2、学生制作。学生分组制作白糖水,观察白糖颗粒的变化。3、交流引导。把白糖放到水中,白糖颗粒有哪些变化?教师引导并板书:颗粒变化,由大变小。4、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跟白糖水一样,是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制作成的。孩子们,你们知道有哪些东西跟白糖水一样?5、提炼概念。我们把白糖、盐等物质的颗粒在水中由大到小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叫溶解。(板书:溶解)(三)反证不溶解现象1、提出问题。沙能溶解在水里吗?(生猜想:不能。)我们一起来观察,不溶解的物质颗粒在水里有没有变化?2、实验观察。学生分组做

3、溶解沙的实验,注意观察沙粒的变化。3、得出结论。沙不能溶解在水里。(板书:不溶解)4、强化运用。你们为什么说沙不能溶解在水里?教师引导:(1)对比观察。利用沙粒在水里的情况跟白糖颗粒在水里的情况进行对比;(2)利用溶解的概念对沙能否溶解的情况进行判断。(板书:颗粒不变化)5、生活拓展。还有哪些物质跟沙一样,也不能溶解在水里?(四)综合运用分辨物质是否能溶解1、下表中的物质能不能溶解在水里?(请在相应栏内打“”)石子红糖花椒粉肥皂洗衣粉橡皮溶解不溶解2、分组实验、观察记录。3、展示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引导:(1)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用“溶解物质颗粒大小发生变化、不溶解物质颗粒大小不改变”的概念进行

4、判断,以此强化对概念的运用;(2)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有争论的物质(如红糖、花椒粉、洗衣粉),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3)不断追问:你为什么说这种物质是溶解的?你为什么说这种物质不溶解?(五)拓展创新制作红糖水比赛红糖水有润喉的功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比比赛,看哪一组能以最快的速度制作一杯完全溶解的红糖水?1、比赛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分组制作一杯完全溶解的红糖水。2、比赛规则:老师给你们相同的工具、同样多的水、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红糖块,由老师喊口令同时做,同时停(老师对条件进行控制)。告诉学生,老师也参与比赛(老师在两杯冷热不同的水里放进同样的红糖块,其它不采取任何办法。主要目的是跟学生的实验

5、形成对比以及冷热水的对比)3、老师分发材料盛相同量的冷水杯、小刀、搅拌棒、红糖块。4、比赛。老师喊比赛开始及结束口令,在此期间,老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亮点、指导。5、交流总结。(1)分组上台展示,交流办法;(板书:搅拌、切碎)(2)反证得出结论搅拌、切碎等办法能够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教师用学生已经溶解的红糖水跟自己的那杯红糖水比较,问:老师这杯红糖水为什么比你们的红糖水溶解得慢?学生总结得出结论:搅拌、切碎等办法能够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3)对比得出结论加热能够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教师把自己参与比赛用的冷热不同的两杯红糖水呈现给学生观察,提示所有的实验条件都相同,只是水的冷热情况不同。引导学

6、生得出结论:加热能够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六)课堂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今天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运用,还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1)让学生列举几个生活中的溶解现象。(2)播放潘冬子的片段。教师讲述出示问题:在敌人封锁严密的情况下,潘冬子是怎样将盐送给游击队的呢?请孩子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帮潘冬子(学生想办法)。继续播放潘冬子的片段.解答问题:潘冬子巧妙利用溶解的知识将盐送到了游击队。课堂延伸:怎样才能从潘冬子棉衣上把食盐取回来呢?请孩子们回去以后想想办法,出出主意。(3)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我们学到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都有用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希望孩子

7、们今后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板书:溶 解颗粒变化由大到小溶解 白糖、盐颗粒不变不溶解 沙、豆子 加快溶解的办法:加热、搅拌、切碎溶解教学设计二(一)情景设置老师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师将一包白色颗粒状的东西放水里,不停地搅拌),变、变、变,变没了,藏哪去了?想不想知道藏的是什么呢?这是一杯无毒、干净的水,可以尝(一生尝,说水里藏的是盐)。(二)制作盐水,观察盐粒的变化1、强调实验要求,出示实验记录表。实验记录表没放入水中刚放入水中搅拌一会搅拌较长时间盐粒的样子我的发现2、学生交流。(三)对比实验,得出溶解的概念1、出示沙子、高锰酸钾两种物

8、质,学生猜想它们能否藏在水中。2、学生实验并交流。3、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藏入水中溶解,深入杯底不溶解。(四)综合运用,分辨物质是否溶解1、分发大礼包:白糖、味精、肥皂、淀粉、硬币。2、出示实验记录表(在相应的空格里画“”)。白糖味精肥皂淀粉硬币溶解没有溶解我的发现3、学生探究、交流,教师引导。(五)拓展延伸1、列举生活中的溶解现象。2、老师口渴,想喝一杯冰糖水,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冰糖块快速溶解?(生的办法:搅拌、碾碎、加热等)3、这些办法到底能不能加快溶解呢,请同学们课后去研究吧。板书:溶解藏入水中溶解沉入杯底不溶解二、教学效果第一节课,教师教学起来很轻松,教学流程一帆风顺,教学过程中没有矛盾冲

9、突,就象“红糖”、“肥皂”、“花椒粉”三种用于引发矛盾冲突的物质,学生在验证以后的结论都是“溶解”、“溶解”、“不溶解”,老师适当追问为什么,学生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虽然教学容量大,但整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以后还提前一分钟下课。第二节课,教学内容少,但教师教学起来比较吃力,学生对物质的溶解与不溶解始终模糊不清、模棱两可。当老师进行到第三环节时(通过沙子、高锰酸钾两种物质的对比实验,引导得出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藏入水中溶解,深入杯底不溶解),90%以上的学生说高锰酸钾不溶解,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直接得出结论:高锰酸钾能溶解。教学到第四环节(综合运用,分辨物质是否溶解)时,学生的探究结论

10、是:肥皂不溶解,白糖不溶解,硬币不溶解,味精溶解,淀粉溶解,教师将结论一一进行了纠正,也没有向学生说明为什么,因为老师已经发现能够溶解的肥皂、白糖还有一部分沉在水底。 三、对两节课的分析(一)两节课的共同点1、教学环节基本沿用了教材的编写思路:情景创设观察盐(白糖)在水中的变化对比观察沙粒在水中的变化综合运用,分辨物质能否溶解拓展创新,探究加快溶解速度的办法。2、都总结了“溶解”与“不溶解”的特征,并以此为标准引导学生分辨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3、结合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处理,包括材料的处理,各个教学环节的处理。4、较好地进行了课外拓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二)两节课的不同点不同点第

11、一节课第二节课“藏”的用法不同回避了“藏”这个字眼一开课就用了“藏”字对盐粒(白糖)的观察目的不同通过观察白糖颗粒在水里的变化情况,总结溶解的特征颗粒变化,由大到小。观察盐粒的变化过程对比实验的方法及目的不同用沙粒在水中的情况与刚才自制的白糖水进行对比(没有用高锰酸钾),目的是通过反证得出不溶解的特征,从而强化溶解的特征。完全按照教材设计,用高锰酸钾与沙粒在水中的情况进行对比,分别得出溶解与不溶解的特征。总结出的关于“溶解”与“不溶解”的特征不一样颗粒变化由大到小溶解 白糖、盐颗粒不变不溶解 沙、豆子藏入水中溶解沉入杯底不溶解学生分辨物质是否溶解的结果不一样学生结论一致:石子、花椒粉、橡皮不溶

12、解,红糖、肥皂、洗衣粉溶解。学生结论不一致,与事实不吻合。90%以上的学生认为:肥皂、白糖、硬币不溶解,味精、淀粉溶解。教师处理学生结论的方法不一样。没有矛盾冲突,教师较好地进行了追问,引导学生运用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进行分辨。有矛盾冲突,教师没有追问,没有引导学生用一个标准去判断物质的溶解情况,只是将正确的答案呈现给学生。向生活拓展的时机不一样分别在“溶解”、“不溶解”、“课堂小结”及课外延伸方面都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把学科学与生活及时联系起来。只在课堂小结时与生活联系。对“怎样使糖块溶解得更快”这一环节的处理不一样把此环节作为学生探究的主要内容,有探究,有结论。教师点到为止,把探究验证的过

13、程延伸到课外。没有探究,没有结论。课堂延伸不一样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向课外延伸。以验证结论的方式向课外延伸。四、我的思考两节课的教学对象都是长寿实验二小的三年级学生,学生素质差不多。两位执教教师的素质也差不多,执教第二节课的老师比第一节课的老师要稳沉、老练一些。但为什么教学效果却不一样呢?从两节课的对比中,我觉得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1、每一个教学环节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向教学目标方面进行引领。第二节课,当学生在观察盐粒在水中的变化后,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引导的指向不明晰,导致没有什么结论就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使听者感觉此环节的目标不明。2、教学环节要环环相扣,前一环节

14、的教学为后一环节作铺垫。如,下表中前后两个教学环节联系就非常紧密,如果没有前一环节的铺垫,后一环节的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第二个教学环节第三教学环节内 容观察盐粒在水中的变化对比观察高锰酸钾(盐粒)与沙粒在水中的变化情况铺 垫自制一杯盐水把这杯盐水与沙粒对比由盐粒在水中的变化情况总结出溶解的特征。通过强化溶解的特征得出不溶解的特征。3、要抓住“溶解”、“不溶解”的本质特征,能够以此为标准正确分辨物质的溶解情况。第一节课总结出的特征:溶解颗粒变化(由大变小),不溶解颗粒不变化;第二节课总结出的特征:藏入水中溶解,沉入杯底不溶解。第一节课总结出的特征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判断物质的溶解情况,因为这是多数物质共有的特征。第二节课总结出的特征在多数情况下会引起歧义。一是当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物质不能藏入水中,二是当没有采取加速溶解的措施时,物质很难藏起来;三是有些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很难藏起来,尤其是块状物质,如肥皂块、红糖块等。由于各种原因,肥皂、红糖、高锰酸钾等物质在水中没有藏起来,同时也深入杯底,所以,学生就得出了“肥皂、红糖、高锰酸钾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结论。“沉入杯底”不是“不溶解”的本质特征,有些物质始终浮在水面上,但同样是不溶解物质,有些物质虽然暂时沉入水底,但是溶解物质。4、要控制好放水中物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