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摘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1077466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摘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摘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摘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摘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摘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精彩语句摘录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 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指思维倾向、 思维习惯等、思维脉络、思维策略等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了多种可能性,可是老师思 考问题的时候,常常只是主观地幻想单一的可能性。多数教师不习惯在矛盾中思考,很不习惯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思考,很不习惯刨根问底 的思考,很不习惯假设多种可能性,很不习惯在思考中反驳自己。他们的思维方式是表面的, 孤立的,片面的,单项的,线性的,独断的,非讨论性的。教师普遍缺乏反思意识,很少有“解剖自

2、己”的认知冲动, 结果就是严重缺乏自知之明, 不是盲目自信,就是盲目自卑。有一个着名的口号:“认识你自己。”愚以为这个口号深入 人心之日,才是教育走向科学之时。迷信管理、以管理压倒教育甚至代替教育,是教育界司空见惯的工作思路,危害很大。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越是纯粹的教育,管理色彩越淡。真正面对现实的人,首先应该面对自己的失误,面对自己思路的僵硬与不合时宜。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 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千万不要迷信 “管”字,迷信管理的人,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

3、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 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如果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自我教育,就是纯粹的管理主义,就是形式主义。这种管 理是在破坏学生的自觉性,因为管得越严,自觉性越没有用武之地,渐渐地,人就会变成两 面派。所以迷信管理的人,几乎都是自我中心者,他们其实并没有真正替学生的成长着想。他 们考虑得更多的,大概是自己的“业绩”。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 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用适当的管理来保证教育促进教育是一回事,把教育

4、看成管理或者基本上是管理,则完 全是另一回事。在真正的教育中,管理知识辅助手段。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 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 成任务的工具。简单化管理其实是头脑简单的教育者的救星,这叫做教育者向管理者投降。人活一辈子,先甭说活出多大光彩,即使要活个明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糊里糊涂的 教一辈子书的人,可能大有人在。难怪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也。”我们干工作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累得不值,苦的冤枉,怕的就是把宝贵的精力用错 了方向。培养好习惯不是在空地上盖楼。他原来如果已经有了一些不

5、好的习惯,你还得先做或同 时做“清扫地基”的工作。难度是很大的。习惯是外部训练的结果,也是自我主动建构的结 果,主体的能动性不可忽视。我感觉习惯可以分成两类:初级习惯和高级习惯。一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属于初级 习惯,这种东西,通过管理式的训练比较容易养成。高级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 的习惯,这种东西需要的内驱力特别大,它的活动主要在脑子里,用行为训练的方式就很难 奏效了。你能强迫他做注意听讲状,却无法强迫他真正专心听你的课;你能强制学生摘抄, 却无法保证他抄的时候真的在“阅读”, 你更无法强迫他喜欢阅读。于是当你不强制的时候, 它的本相就露出来了。好习惯不光是管出来的,它更是有好习惯

6、的人带出来的。这就叫“熏 陶”。熏陶比管理和训练更接近教育的本质。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住显性问题。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 该当医生的时候,你别当警察;该当警察的时候,你别当医生。宽松的环境下才能培养自觉性,过分严格的管理是无法培养出自觉性的。对小孩子本来 应该管得宽一些,要求低一点,等他们越来越懂事了,再提高要求。越不自觉越严防死守, 越严防死守越不自觉,成了恶性循环。请注意不要同时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段时间重点抓好某个问题,初步解决好之后再抓下 一个,这样效果较好。在重点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出现其它问题,只要影响不是太大,可 以置之不论。我总觉得多数教师的嘴利用率太高了

7、,而头脑则严重“开工不足”。真正优秀的教师话并不多。他一开口,就能说出点新东西;他一开口,就能打中要害。教育的关键是体验,亲身的体验。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教育情境 上面,而不是把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上。迷信“师爱”的教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他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 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或者陷入绝望。另一 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 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他们真正相信的只是“管卡压”。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你不能要求师

8、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就能把病人治 好一样。教师的理智和情感是互相支撑的。但是爱有可能迷住人的眼睛,教师对学生的爱如果不 加节制,就有可能失去必要的理智。理智过火也不行,认识有感情的,学生绝不会喜欢过于 冷静的教师。教育的艺术在于找到情感和理智的平衡点。不要以为专家说的都是对的,要相信自己的思维。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是用廉价的爱的颂歌来掩盖自己教育专业水平在实践中大碰钉子 仍不醒悟。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教育不是简单的哄孩子高兴,它本质上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教育是老老实实的事情,作秀是不行的。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米取分析的态度。调动集体舆论压人,必须非常慎重,这

9、往往不能解决问题。 其实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未必是教师脾气急躁,缺乏修养,主要原因很可能是教师缺乏 专业能力。艺高人胆大,艺高人不慌,沉稳以胸有成竹为前提。在学校里,我们原则上当然要反对动手打人。但是涉及具体案例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分 析,不可以谁打人就一定从中批评谁。老实人通常是在有理说不清的情况下急了才会施暴的, 所以,公平对待,分清是非,惩恶扬善,才是防止校园暴力的最好办法。教师的工作是有边界的,有些事情你管不了,有些事情你根本就不该管,在这个问题上, 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 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聪明

10、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指思维倾向、思维 习惯等、思维脉络、思维策略等u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了多种可能性,可是老师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只是主观地幻 想单一的可能性。u多数教师不习惯在矛盾中思考,很不习惯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思考,很不习惯刨根问底的 思考,很不习惯假设多种可能性,很不习惯在思考中反驳自己。他们的思维方式是表面的, 孤立的,片面的,单项的,线性的,独断的,非讨论性的。u教师普遍缺乏反思意识,很少有“解剖自己”的认知冲动,结果就是严重缺乏自知之明, 不是盲目自信,就是盲目自卑。有一个著名的口号:“认识你自己。”愚以为这个口号深入人心之日,才是教育

11、走向科学之时。u迷信管理、以管理压倒教育甚至代替教育,是教育界司空见惯的工作思路,危害很大。u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u越是纯粹的教育,管理色彩越淡。u真正面对现实的人,首先应该面对自己的失误,面对自己思路的僵硬与不合时宜。u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 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千万不要迷信“管” 字,迷信管理的人,永远不会懂得什么是教育。u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 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u教育如

12、果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自我教育,就是纯粹的管理主义,就是形式主义。这种管理 是在破坏学生的自觉性,因为管得越严,自觉性越没有用武之地,渐渐地,人就会变成两面 派。u所以迷信管理的人,几乎都是自我中心者,他们其实并没有真正替学生的成长着想。他们 考虑得更多的,大概是自己的“业绩”。u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 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u用适当的管理来保证教育促进教育是一回事,把教育看成管理或者基本上是管理,则完全 是另一回事。在真正的教育中,管理知识辅助手段。u 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

13、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 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 任务的工具。u简单化管理其实是头脑简单的教育者的救星,这叫做教育者向管理者投降。u人活一辈子,先甭说活出多大光彩,即使要活个明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糊里糊涂的教 一辈子书的人,可能大有人在。难怪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也。”u我们干工作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累得不值,苦的冤枉,怕的就是把宝贵的精力用错了 方向。u培养好习惯不是在空地上盖楼。他原来如果已经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你还得先做或同时 做“清扫地基”的工作。难度是很大的。习惯是外部训练的结果,也是自我主动建构的结果, 主

14、体的能动性不可忽视。u我感觉习惯可以分成两类:初级习惯和高级习惯。一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属于初级习 惯,这种东西,通过管理式的训练比较容易养成。高级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 习惯,这种东西需要的内驱力特别大,它的活动主要在脑子里,用行为训练的方式就很难奏 效了。你能强迫他做注意听讲状,却无法强迫他真正专心听你的课;你能强制学生摘抄,却 无法保证他抄的时候真的在“阅读”,你更无法强迫他喜欢阅读。于是当你不强制的时候,它 的本相就露出来了。好习惯不光是管出来的,它更是有好习惯的人带出来的。这就叫“熏陶”。 熏陶比管理和训练更接近教育的本质。u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住显性问题。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u该当医生的时候,你别当警察;该当警察的时候,你别当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