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高电压技术习题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107012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高电压技术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自学考试高电压技术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自学考试高电压技术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自学考试高电压技术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自学考试高电压技术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高电压技术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高电压技术习题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气体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有哪些主要方式?1- 2、什么叫自持放电?简述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1- 3、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1- 4、极不均匀电场中有何放电特性?比拟棒一板气隙极性不同时电晕起始电压和击穿电压的上下,简述其理由。1- 5、电晕放电是自持放电还是非自持放电?电晕放电有何危害及用途?1- 6、什么是巴申定律?有何种情况下气体放电不遵循巴申定律?1- 7、雷电冲击电压下间隙击穿有何特点?冲击电压作用下放电时延包括哪些局部?用什么来表示气隙的冲击特性?1- 8、什么叫伏秒特性?伏秒特性有何意义?1- 9、影响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因素有哪些

2、?提高气体间隙击穿电压有哪些主要措施。1-10、沿面闪络电压为什么低于同样距离下纯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l I1-11、分析套管的沿面闪络过程,提高套管沿面闪络电压有哪些措施?%1-12、试分析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及改良电压分布措施。1-13、什么叫绝缘的污闪?防止绝缘子污闪有哪些措施?2- 1、列表比拟电介质四种极化形式的形成原因、过程进行的快慢、有无损耗、受温度的影响。2- 2、说明绝缘电阻、泄漏电流、外表泄漏的含义。2- 3、说明介质电导与金属电导的本质区别。2- 4、何为吸收现象,在什么条件下出现吸收现象,说明吸收现象的成因。L-2- 5、说明介质损失角正切值 缶。的物理意义,其与电源频率

3、、温度和电压的关系。2- 6、说明变压器油的击穿过程以及影响其击穿电压的因素。2- 7、比拟气体、液体、固体介质击穿场强数量级的上下。2- 8、说明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形式和特点。2- 9、说明提高固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措施。2-10、说明造成固体电介质老化的原因和固体绝缘材料耐热等级的划分。3- 1绝缘预防性试验的目的是什么?它分为哪两大类?3- 2、用兆欧表测量大容量试品的绝缘电阻时,为什么随加压时间的增加兆欧表的读数由小逐渐增大并趋于一稳定值?兆欧表的屏蔽端子有何作用?3- 3、何谓吸收比?绝缘枯燥时和受潮后的吸收现象有何特点?为什么可以通过测量吸收比来发现绝缘的受潮?3- 4、给出被试品一端

4、接地时,测量直流泄漏电流的接线图?说明各元件的名称和作用。3- 5、什么是测量 滇的正接线和反接线?各适用于何种场合?试述测量泌时干扰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方法。3- 6、画出对被试品进行工频耐压试验的原理接线图,说明各元件的名称和作用。被试品试验电压的大小是根据什么原那么确定的?当被试品容量较大时,其试验电压为什么必须在工频试验变压器的高压侧进行测量?3- 7、为什么要对试品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试述交、直流高压的各种测量方法。3- 8、简述局部放电试验的原理和测量方法。3- 9、什么是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利用系数?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工作原理。4- 1、分析分布参数的波阻抗与集中参数电路中的电阻有何不同

5、?4- 2、某变电所母线上接有三路出线,其波阻抗均为500。(1) 假设有峰值为1000KV的过电压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求母线上的过电压峰值。i I . (2) 假设上述电压同时沿线路1及2侵入,求母线上的过电压峰值。5- 1、排气式避雷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怎样的?试分析与保护间隙的相同与不同点。5- 2、试全面比拟阀式避雷器与氧化锌避雷器的性能。5- 3、在过电压保护中对避雷器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是怎样反映到阀型避雷器的电气特性参数上来的?从 | ; - 哪些参数上可以比拟判别不同避雷器的性能优劣。5-4某原油罐直径为10m,高出地面10m,假设采用单根避雷针保护,且要求避雷针与罐距离不得少

6、于5m试计算该避雷针的高度。5-5、设有4根高度均为17m的避雷针,布置在边长 40m的正方形面积的4个顶点上,试画出它们对于10m:、一 I:高的物体的保护范围。5- 6、试计算图5-20所示接地装置在流经冲击电流为40KA的冲击接地电阻,垂直接地体为直径1.8cm的圆管,长3m 土壤电阻率 P为2x10 Q沈,利用系数习为0.75。6- 1、输电线路防雷的根本措施是什么?6- 2、35KV及以下的输电线路为什么一般不采取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措施?6- 3、某35KV水泥杆铁横担线路结构如图6-6所示。导线弧垂为3m,导线型号为LJ-50型;绝缘子串由3XX-4.5组成,其长度为0.6m, 50

7、澈电电压为350KV;水泥杆无人工接地,自然接地电阻为20。试计算其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7- 1、变电所的直击雷防护需要考虑什么问题?为防止还击应采取什么措施?7- 2、阀式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间的电气距离对其保护作用有什么影响? I 7- 3、一般采取什么措施来限制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使之不超过5KV,假设超过那么可能出现什么后果?1 7-4、说明变电所进线保护段的作用及对它的要求。7-5、试述变电所进线保护段的标准接线中各元件的作用。 I./7- 6、说明直配电机防雷保护的根本措施及其原理,以及电缆段对防雷保护的作用。8- 1、内部过电压的分类。8- 2、工频电压升高是怎样产生的。8- 3、

8、影响由空载线路电容效应引起工频电压升高的因素。9- 1、列表比拟各种操作过电压的产生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9- 2、消弧线圈的作用及消弧线圈补偿度的选择。9- 3、比拟短路器灭弧性能对切除空载线路和对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的影响。I 19-4、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限制切合空载线路过电压的道理及操作时主辅助触头动作的顺序。9- 5、对用来限制操作过电压避雷器的要求。10- 1、铁磁谐振过电压是怎样产生的,其与线性谐振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10- 2、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是如何引起基波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如何限制和消除。10- 3、产生断线过电压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限制和消除。11- 1、什么是电力系统的绝缘配

9、合,什么是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11- 2、输电线路绝缘子串中绝缘子的片数是如何确定的。11- 3、何为电气设备绝缘的BIL和SIL。1- 1气体中带电质点是通过游历过程产生的。游离是中性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称游离能后成为正、负带电粒子的过程。根据游离能形成的不同,气体中带电质点产生有四种不同方式:1. 碰撞游离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中性原子分子碰撞瞬时带电粒子所具有的动能。虽然正、负带电粒子都有可能与中性原子分子发生碰撞,但引起气体发生碰撞游离而产生正、负带电质点的主要是自由 电子而不是正、负离子。2. 光游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光能。由于游离能需到达一定的数值,因此引起光游离的光主

10、要是 各种高能射线而非可见光。3. 热游离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游离能为气体分子的内能。由于内能与绝缘温度成正比,因此只有温度足够 高时才能引起热游离。4. 金属外表游离方式 严格地讲,应称为金属电极外表逸出电子,因这种游离的结果在气体中只得到带负电的自由电子。使电子从金属电极外表逸出的能量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能。气体中带电质点消失的方式有三种:-I L 1. 扩散 带电质点从浓度大的区域向浓度小的区域运动而造成原区域中带电质点的消失,扩散是一种自然规1 律。2. 复合 复合是正、负带电质点相互结合后成为中性原子分子的过程。复合是游离的逆过程,因此在复 i / / |合过程中要释放能量,一般为光能。

11、3. 电子被吸附 这主要是某些气体如 SF&水蒸汽分子易吸附气体中的自由电子成为负离子,从而使气 体中自由电子负的带电粒子消失。1- 2自持放电是指仅靠自身电场的作用而不需要外界游离因素来维持的放电。外界游离因素是指在无电场作用下使气体中产生的少量带电质点的各种游离因素,如宇宙射线。讨论气体放电电压、击穿电压时,都指放电 已到达自持放电阶段。汤生放电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用公式表达时为 I!Yea s -1=1此公式说明:由于气体中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撞击阴极,此时已起码撞出一个自由电子即从金属电极外表逸出。这样,即便去掉外界游离因素,仍有引起碰撞游离所需的起始有效电子,从而使放电到达

12、自持阶段。1 3汤生放电理论与流注放电理论都认为放电始于起始有效电子通过碰撞游离形成电子崩,但对之后放电开展到自持放电阶段过程的解释是不同的。汤生放电理论认为通过正离子撞击阴极不断从阴极金属外表逸出自由电子来弥补引起的电子碰撞游离所需的有效电子。而流注放电理论那么认为形成电子崩后,由于正、负空间电荷对场强的畸变作用导致正、负空间电荷的复合, 复合过程所释放的光能又引起光游离,光游离结果所得到的自由电子又引起新的碰撞游离, 形成新的电子崩且集合到最初电子崩中构成流注通道,而一旦形成流注,放电就可自己维持。因此汤生放电理论与流注放电理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放电到达自持阶段过程的解释不同,或自持放电的条

13、件不同。汤生放电理论适合于解释低气压、短间隙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和现象,而流注理论适合于大气压下, 非短间隙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和现象。1 4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过程有两个不同于均匀电场、稍不均匀电场中气体放电的特性:1. 持续的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是在不均匀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区域中发生的局部区域的放电,此时整个气体间隙仍未击穿,但在局部区域中气体已击穿。在稍不均匀电场中,电晕放电起始电压很接近略低于间隙的击穿电压,也观察不到明显的电晕放电现象。而在极不均匀电场中那么可观察到明显的点晕放电现象,且点晕放电起始电压要低于或大大低于一一取决于电场均匀程度间隙的击穿电压。2. 长间隙气体

14、放电过程中的先导放电当气体距离较长 1m时,流注通道是通过具有热游离本质的先导放电不断向前方另一电极推进的。由于间隙距离较长,当流注通道开展到一定距离,由于前方电场强度不够强由于电场不均匀流注要停顿。此时通过先导放电而将流注通道前方电场加强,从而促使流注通道进一步向 1 前开展。就这样,不断停顿的流注通道通过先导放电而不断推进,从而最终导致整个间隙击穿。3. 不对称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不对称极不均匀电场气体间隙典型电极为棒一板间隙的电晕起始 I/ J 电压及间隙击穿电压随电极正负极性的不同而不同。正棒一负板气体间隙击穿电压要低于相同间隙距离负棒一正板气体间隙距离负棒一正板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

15、,而电晕起始电压那么相反。 解释这种结点的要点是间隙中正空间电荷产生的电场对原电场的增强或消弱。判断间隙击穿电压上下看放电开展前方的电场是加强还是消弱,而判断电晕起始电压上下那么看出现电晕放电电极附近的电场是增强还是消弱。出现正空间电荷的原因是由于气体游离产生的正负带电粒子定向运动速度差异很大,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很快向正极性电极移动,而正空间电荷正离子i | |由于移动缓慢,此时几乎仍停留在原地从而形成正空间电荷。对于正棒一负板气体间隙,正空间电荷的电场加强了放电开展前方的电场, 有利于流注向前方开展, 有利于放电开展。 但此空间电荷的电场对于棒电极附近的电场 I 是起消弱的作用,从而抑制了电晕放电。对于负棒一正板气体间隙,情况那么相反。这就导致上面所述击穿电压和 电晕起始电压的不同。1- 5电晕放电与气体间隙的击穿都是自持放电,区别仅在于放电是在局部区域还是在整个区域。假设出现电晕放电,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