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用真情哺育 用爱心浇灌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104409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用真情哺育 用爱心浇灌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用真情哺育 用爱心浇灌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用真情哺育 用爱心浇灌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用真情哺育 用爱心浇灌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用真情哺育 用爱心浇灌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用真情哺育 用爱心浇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用真情哺育 用爱心浇灌(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用真情哺育 用爱心浇灌 真心关爱学生,爱心浇灌童心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仔细回味,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学教学已经陪我走了近16个年头。而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近16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在这些年里,我付出辛劳,收获成功,与我的学生们一起品尝成长的苦与乐。蓦然回首,我欣然发现,在班主任工作中,深深的体会到爱心是基石,垒起雄伟的山峰;爱心是山峰,托起火红的太阳;爱心是太阳,带来无限的温暖;爱心是温暖,融化心中 那是我刚接任六年级的班主任的第一天,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六二班的作业缺一本,我先让没交作业的学生自己站起来,但全班学生没有动静。没办法,我只好把作业本发下去一一对应检查日期,最后发现没有

2、杨玉春的作业。当时,我十分生气,就五道题,并且是简单的计算,大约就需要五分钟就完成了,怎么没写啊! 在以前,我就知道这个孩子在数学课堂上虽然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家庭作业就更不用说了。有时还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都不喜欢他。父亲在乡下工作,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母亲在市场做点小生意,早出晚归,即使想管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他的母亲说什么他根本不听。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所以做什么事都满不在乎,总是我行我素

3、的样子。虽然在以前我也曾耐心教育过他,但毕竟是一位数学教师,除了课堂外,和他交流的时间很少。所以刚有一点进步,一忙乎就又成原来的样子了。现在我接了这个班的班主任,不能让他再这样下去啊! 课后,我找来这个孩子,抚摸着他的脑袋说:“你猜一猜我叫你来做什么啊?“他不好意思的低着头说:“我的作业没写!”我笑着摇了摇了头。说:“不对。我想让你当本组的数学组长,每天给我收作业,怎么样?”他带着疑惑的语气问道:“我的数学是班级最差的,我不行啊,咱组的崔霞数学学的最好,老师,你让她当吧!”我说:“行,一定行!老师观察发现你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孩子,一定能做的很好的。”他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连说:“不行啊。”我

4、说:“别推辞了,你先试用一周怎么样,如果不行,我就换人。” 结果,在第二次批改作业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的作业本,书写很差,出错率也很高,我越往下看越是担心:都六年级了,连简单的整数乘除法计算都不过关,怎么能计算分数乘除法呀!这样长期下去,他不就成了吗?我对自己说:“不行,他也是六二班的一员啊!我不能让他成了“0”,不想让他掉队!”我再一次找了他,“老师你找我什么事啊?今天我们组作业全齐了,我也交了。”我答道:“我看到你的作业,而且你也努力了。老师能否问你个问题,你想学好数学吗?”他羞涩的低下头,点了点头。“那我帮你好吗?”“老师,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我和他拉了拉手指,“以后每天课外活动在教

5、室,老师帮你补习,好吗?”也许是总经历老师的呵斥,在我的温暖的话语下,他眼中竟然含着晶莹的泪水,并且高兴的、使劲的点了点头。这样我们就踏上了“每天4点”的火车,共同感受着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并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现在,再批改他的作业本时,不会是满篇的横线了。而且,他也有了班级荣誉感,见到教室和我班区域有垃圾,便主动捡起来;课后的黑板前,总看到他擦黑板的背影;班级的集体活动中,总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另外,我又多次电话联系杨玉春的家长,让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并指导家长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

6、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尽管杨玉春在数学课上表现进步了,但其他课上,他有时还是重倒覆辙,可见他的表现 1 取决于老师对他的态度,而非真正的转变。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规范,只有自我。于是,我选他做了中午的纪律委员,让他负责检查班中的违规行为。他非常激动,也非常负责,一开始,他把违规同学带到我身边时,我就让他自己负责教育他们,告诉他们错在那里,应该怎么做。一段时间下来,我问他:“当你看到同学们违规时,你心里是怎样想的?”他说

7、:“看见了非常难过,非常着急。”“对,其实老师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当看见不认真的孩子时,老师会难过,为他们浪费时间而难过。老师不会真正讨厌一个孩子,只是真诚的希望孩子们都能认真起来,越来越出色!”听了我的话,他很难为情,低下了头什么话也没说。之后去其他任课老师那里了解,杨玉春有进步了。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杨玉春的妈妈看到了我,激动的对我说:“儿子从一年级开始,从不知怎样关心人,总是让人操心。我真有点想放弃他了。可是现在他变了,懂事多了。老师谢谢你我儿子回家总是说你怎么帮助他学习的,他很喜欢数学老师!”听到这,我真的很欣慰。任何学生都有积极向上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潜意识。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8、和赞扬。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个学生,善待每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对待他们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给予热情和真诚的赞扬,也常能使学生受到鼓舞,树立起奋斗的信心和勇气。事实证明,老师的每一句热情的话语,每一个期望的眼神,都会给孩子以鼓励,以信心。这种真诚的热爱与信任,定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老师对他真心爱护,热爱关心,用爱心去温暖他,与他建立一种亲密真诚的感情,从而产生极力转化作用。 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

9、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对特殊学生往往“望而生畏”,但是实践告诉我们,他们恰恰是教师要研究、要花精力去教育的学生。只要巧妙运用教育的智慧,用博大的爱心、欣赏的眼光、极强的耐心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撑,精神上的鼓励,方法上的指导,肯定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教育事业需要我们用爱心浇灌每一个“花朵 在教师这个光荣而富使命感的岗位上,我将一直秉承我教育的理念,如阳光般把我的爱无私的献给我的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能如阳光般灿烂,夺目。我喜欢我的学生,对他们的爱是我工作的热情所在,我希望在我的努力下,让他们成为我们的骄傲、成为

10、我们的自豪 教育无痕, 这种教育艺术就是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不留痕迹,以一种自然和谐的方式实施教育。这里的“痕”作“痕迹”理解。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放下家长的架子,以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这就是“教育无痕”的基本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不是没有教育意图,而是不让孩子直接感受到教育意图。孩子从家长隐蔽了意图的教育中受到启发、感染,达到了教育目的,实现了教育意图。 1.2教无定法 教育无痕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如果我们把“痕”理解为一种样式、模式,“无痕”,就

11、可以理解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无论是给予还是开启,无论是教育家们总结的何种教育模式,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最终都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教育目的。这就是“教无定法”。这方面应该无须我举例说明的。 1.3善教无伤 教育无痕还可以这样理解:“痕”,指伤痕。“无痕”,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因为方式方法的简单、粗暴或不当,给孩子心灵或身体留下创伤。这就是“善教无伤”。 我们总是把孩子比喻为祖国的花朵。花朵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娇嫩的,脆弱的。需要我们精心呵护。任何一点简单、粗暴或不当,都可能使花朵破碎、凋零。这也是我们强调教育孩子要有爱心、细心、耐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先生说过:

12、“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文中也说道:“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叶老的原话说的是教学,教学的目的是达到用不着“教”。怎样才是达到用不着“教”?一是孩子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没有家长的教,孩子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二是孩子掌握了学习的要领和方法,家长没有教,孩子也能学会。其实,“教是为了不教”,对于思想品德教育同样是适用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样是“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里的用不着“教”,指的是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在没有家长教育的时候,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也能通过自我教育调整改善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

13、表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修养中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培养的最终目的之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去年春创作的一幅教育与人才关系房型结构图基本能说明这个问题。 2.2成功和谐的教育需要隐蔽其意图 有位叫徐光的母亲,总结自己育子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了一本书:教育无痕。而实际上我们许多家长往往摆出一副“我是在教育你”的面孔和姿态,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失败的教育。家长越是千方百计“教育”孩子,孩子就越是不买帐。这种现象在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中更是屡见不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

14、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这样一句话:“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话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 2.3无痕回归教育的本真 我们提倡无痕的教育,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不留痕迹,不刻意追求固定的模式,不因为方式方法的简单、粗暴或不当,给孩子心灵或身体留下创伤,以一种自然和谐的方式实施教育,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提高学习和自我教育 3 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掌握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本领。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15、。” 教育需要无痕。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这样理解教育的内涵,也许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教育需要无痕,这不仅仅是一种向往,也不仅仅是一种境界。这更是一种规律,更是一种原则,更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我们不能人为地去创造规律,我们应该顺应这个规律,坚持这项原则,使用这种方法,掌握这种技巧,领悟这种艺术,增长这种智慧。 无痕的教育没有口若悬河,没有正襟危坐,没有训斥责备,没有伤心与眼泪,只有触动感激、心有灵犀、快乐成长。 3.1教育无痕需要大智若愚、大言稀声 那个让坏脾气的儿子钉钉子的故事便是。这种温和的惩罚比斥责更起作用,更有意义。孩子不失自尊而心灵又有所触动。 3.2教育无痕需要以身示教 葛健豪50多岁还和子女一道去法国勤工俭学。这是无声的教育、最有效的教育,也是最人文的教育。 3.3教育无痕需要简单含蓄。孩子拿着奖状兴冲冲地跑来,家长高兴地拍了拍他,或者拥抱他,一个简单的动作让孩子幸福了好久,记住了一辈子。家长由衷地爱抚,充满爱意的目光,意味深长的一笑,都会在孩子心中荡起层层涟漪,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3.4教育无痕需要永葆童心 在面对孩子时,我们往往对自己的孩童时期非常健忘,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的世界,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尊重。把童年还给孩子,以童年的心看待孩子,会使我们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