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1029375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宁市嘉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3咸宁)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撮(cu)合 颚骨() 褶皱(zh) 在劫难逃(ji)B . 挑衅(xn) 洗濯(zhu) 狡黠(xi) 春华秋实(hu)C . 贮蓄(zh) 虔信(qin) 瘠薄(j) 筋疲力竭(jn)D . 睥睨(p) 愧怍(zu) 技俩(j) 吹毛求疵(c)2. (2分) 下面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不知鬼子又岛什么鬼。B . 这一下子不要紧,竞然惹得城里一阵骚乱。C . 再仔细一听,才辩出是河水

2、的声音。D . 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好像星星。3. (2分)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黄山在影片和山水画中是静静的,仿佛天上仙境,好像总在什么辽远而悬空的地方;可是身历其境,你可以看到这里其实是生气蓬勃的,万物在这儿生长发展,是最现实而活跃的童话诞生的地方。从每一条小径走进去,阳光仅在树叶的空隙中投射过来星星点点的光彩,两旁的小花小草却都挤到路边来了;每一棵嫩芽和幼苗都在生长,无处不在使你注意:生命!生命!生命!在这些植物的大家庭里,我认为还是叶子耐看而富有生气,它们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纤巧,有的壮丽,有的是花是叶巧不能辨;叶子兼有

3、红黄紫绿各种不同颜色,就是通称的绿叶,颜色也有深浅,万绿丛中一层层地深或一层层地浅,深的葱葱郁郁,油绿欲滴,浅的仿佛玻璃似的透明,深浅相同,正构成林中幻丽的世界。A . 选段中用“挤”一词赋予小花小草以人的行为,生动地表现出小花小草旺盛的生命力。B . 选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生命!”,突出了黄山无处不在的生命力。C . 选段中运用“有的”的排比句式,写出了植物的叶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特点。D . 选段中把植物的“叶子”比喻成“玻璃”,突出了“叶子”的绿色深浅不一的特点。4.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

4、不胜收。B . 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C . 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D . 这里是侗乡深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进得村来,我们真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5. (2分) 小刚因为妈妈每天的叮嘱而心烦,与妈妈顶撞起来。作为小刚的好友,你知道后该怎样劝说?请选出下列语言表述不得体的一项( ) A . 她这是唠叨,你全当没听见,走你的。B . 你妈妈是为你好,做孩子的就应该体谅啊!C . 你妈妈这样做,是对你的关爱,你要理解她。D . 你有妈妈在身边叮嘱你,多幸福啊!哪像我,妈妈还不在身边呢!二、 默

5、写 (共1题;共3分)6. (3分) 古诗文默写。石壕吏中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长歌行一诗中所要阐明的人生哲理是: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7九湖州月考) 9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表示,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删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一时间,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分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中小学阶段背诵了那么多的中国古诗词

6、,毕业以后还能记得多少?铭记在心的古诗,工作后用不用得着?就这些问题,南国早报做了一次网上问卷调查,同时采访了教育界人士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图片描述清楚,并举例阐明你的观点。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70分)8. (25分) (2016八上修水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各题。芦花荡节选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

7、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

8、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1) 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2) “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3) 文段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4) 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 请分析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9. (20分) (2017八下林甸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他在岁月前认了输丁立梅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

9、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阳光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

10、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碴儿,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然

11、。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荡。我上大学,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堵厚实的墙。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他“刷”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我让他试

12、衣。他大肚腩,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连连说:“太好看了,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等我付了款,拿了衣出门,却发现他在商场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他“唔”一声,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

13、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选自2015年10月东台日报有改动)(1) 阅读-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父亲发生的事情。(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什么时候,他竟这样矮下去,矮下去,矮得我看他时,须低了头,他终于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3) 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 请简要分析文中以“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为标题的妙处。10. (25分) 阅读民工父亲的幸福,完成文后题目。民工父亲的“幸福”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

14、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什么事?你说吧。”“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

15、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工作时必须做到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