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陵民歌的十种精神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1020284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陵民歌的十种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房陵民歌的十种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房陵民歌的十种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房陵民歌的十种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房陵民歌的十种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陵民歌的十种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陵民歌的十种精神(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陵民歌的十种精神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诗歌。房陵民歌历史悠久、文优灿烂、博大精深,堪称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之瑰宝。房县古为房陵,据房县志记载:“房陵人自古好歌”。千里房县,是民歌之乡,民歌浩如烟海,民歌的内容极其丰富,种类繁多,有劳动号子、山歌、田歌、小调、风俗歌、历史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谐趣歌、丧鼓歌等等,配以乡土锣鼓、唢呐、古筝古乐,繁杂多样,腔调格律异彩纷呈,独具特色,集巴蜀之豪放、吴越之隽永,具有楚调、巴音、秦韵之特点,被专家称为“中国中西结合部古文化沉积带”。尚书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2、律和声。毛诗序则这样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即是心中之志用诗的形式来表露,言(诗)之不尽,便情不自禁的歌唱起来,歌是对言(诗)的一种补充也是更强的志的宣泄,外露,所以歌永言,其实为永志也。从言志的体系来看,诗言志的意义就是:诗是生命的宣泄,是诗人对生命体验的高度概括。俗话说:“相沿成习,相习成俗”。房陵人世代爱唱民歌,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鞭笞假丑恶,弘扬真善美,于是以歌为乐、以歌为力、以歌为号,以歌言志、以歌颂德、以歌启智、以歌育人、以歌为荣、以歌

3、传情、以歌健身,陶冶情操,营造社会和谐精神,成为时尚,成为美德,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一个地区的魂,一个地方的根。她具有审美价值、教育价值、资料价值和创造价值。解读房陵自古好歌的十种精神,博大精深,宁人无不赞颂。一、 以歌为乐,“自古好歌”的乐观主义精神。山里的百姓心爱山,山里的民众爱唱歌,喝着山泉我成长,唱着山歌入梦乡。千里防渚、房陵、新城、房州、房县,无论地名怎样更换,无论房陵古时怎样荒僻、交通信息闭塞;无论条件是怎样艰难困苦,房陵人无论是在艰苦的生活之中,还是在人生旅途的逆境之中,无论是聚在田边地头、深山老林、山间羊肠小道,溪间深谷河边,还是聚在村院凉棚、乡市街头巷尾,以

4、歌为乐,以歌消愁,以歌解闷,通过唱民歌,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用歌来抖数精神,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道是:“早唱歌来晚唱歌,人人说我穷快活。早上唱歌当不了饭,夜晚唱歌挡不住饿,唱个山歌解解闷,忘掉劳累提精神”,以此充实生活,乐度年华,忘我劳作。如:唱支山歌当老婆:“我在上风唱山歌,姐在下风莫骂我,长工伙计累一天,一天到晚瞌睡多,唱支山歌当老婆。”这首歌表达了山里人对山歌的热爱,体现以歌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又如民歌:“早上起来雾沉沉,只听锣鼓不见人,双手拨开云和雾,一层锣鼓一层人。”这首民歌如诗如画,以拟人手法,以大无畏的

5、气势,展现了以歌为乐的热烈劳动场面,显示了山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歌为乐的精神。二、以歌为号,团结互助的奉献精神。从原始社会人类群居共同防御自愁灾害,或氏族部乐的直至部乐联盟,到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以歌为号,用民歌记录了社会发展中的团结互助的奉献精神。在千里房县,无论是古代战争、抵御自然灾害,还是生产劳动及生活中的婚丧嫁娶、起梁造屋、治地修渠,抬石夯堤、植树造林、薅草挖地,那里有劳动,那里就有歌声,打起伙炮敲起锣,喊起号子唱起歌,用歌聚集民众,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团结互助,扶贫帮困,歌声就是力量,歌声就是号召力,以歌激励人甘愿作出无私奉献。如吃罢饭来来扎下埸:“吃罢烟来扎下

6、埸,两边稠来中间稀,中间扎个花大姐,两边都往中间挤。”这道歌既是催工的号子,又反映了男女共同劳作的热闹场面。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爱美之心,人各有之,有了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们共同锄草,无疑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可以消除疲劳,增添力量,互帮互助,完成任务。又如:“太阳一出照山岗,诸位亲朋友听端祥,早下地来把活干,不怕五黄六月热难当,汗水落地变黄金,秋后要打万担粮。”这首歌告诫人们:虽然天气炎热,汗流不止,但我们只要勤劳,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汗水落地为黄金,秋后要打万担粮”,因此要早点下地干活。再如吃罢烟来便起身:“吃罢烟来便起身,莫把黄土又当板凳,这时候不是

7、闲时候,棒槌落地也生根,棒槌落地生根是假的,倒插杨柳也发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却寸金犹是可,失却寸光阴无处寻。为了抢时间战荒草,我们只能休息片刻,锣鼓一响,歌子一唱,大家便会争先恐后地开始干活。三、以歌为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民歌为劳动人民所创造,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精神的满足和物质的需要一样,是须臾不可缺的,唱歌就是一种精神的满足,力量的源泉。房陵人勤劳朴实,祖祖辈辈身居大山,以山养山,以歌取力,是相对封闭的地域现状与纯真的性格结合,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但又与民族个性交相融合的房陵民歌。在房县这个高山深谷的生活环境中,有山有水便有了灵气,这里山因水而巍峨,水因山而妩媚,且文化

8、的相互影响,激荡,渗透,使房陵人在辛勤劳作之间不甘寂寞,以苦为乐,不仅创造传承房陵民歌,更是用铿锵激昂、豪迈动听、粗旷奋力的歌声,把兴建房陵山水之美推向了极致。房陵人无论从古代神农炎帝在房陵神农架尝百草开创农耕文明和医药文明,还是千百年来与天斗,与地斗,与猛兽山洪斗,勤劳勇敢的房陵人,以歌为力,艰苦奋斗创业,不断谱写房陵建设新篇章。如郎唱山歌妹接腔:“郎唱山歌妹接腔,二人从小结鸳鸯,上山砍柴脚跟脚,下田栽秧行对行,白同桌来夜同床。”歌声就是力量,歌声就是快乐。唱歌可以解闷,唱歌可以增添力量,这是山里人的共识,无论是在山中砍柴,或是在田中栽秧,只要有人喊歌,便觉身轻气爽,力量倍增,因此,山里人在

9、生产劳动中便有了劳动号子、薅草锣鼓等,有的是一人唱来众人和,有的是一人问来一人答,于是便有山号子、姐儿歌、穿号子等。郎唱山歌妹接腔就是在生产劳动中创作出来的山歌和劳动号子。又如打猎歌:“肩背一杆枪啊!忙把火药装啊!唤个大黄狗!来到深山上啊!喔喔!唉唉唉!咣咣,咣咣咣!嘣呼咚枪一响哟!打了个大香獐啊!”山里人打猎有打猎歌,采药有采药歌,采菜有采茶歌,没有歌声便没有力量。这首打猎歌生动的描述了打猎的经过,表达了打猎人的激动心情。人们在上山打猎时便唱此歌增添力量。再如锄板一块铁:“锄板一块块,锄把手中捏,薅死百般草,遭了多少孽。”这首歌如泣如诉,以苦为乐,唱出了劳动人民的辛劳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四、以

10、歌言志,禀公直言的求真务实精神。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房县志记 载:房陵人“厥性刚烈燥急。厥声近秦,厥歌如楚”。俗话说:“大山能够铸就人,山歌能够言心声”。房陵山歌中有叙事歌,歌唱了世代英雄豪杰;有战歌,喧泄争强好胜的房陵大山人的性格和赛歌的聪明才智;有时政歌,用民歌纪录了社会的进程与发展;有直言直语的劝歌;还有反映宫廷帝王流放房陵为人处世禀公直言、刚正不阿之歌,如杨家将、薛刚反唐、孟姜女等等,有啥说啥,有啥唱啥,心怀坦荡,以歌言志,用民歌反映独特的房陵文化,特定的地理环境,表达出房陵人豪爽直率的性格禀公直言、刚正不阿、求真务实的精神。如杨家是门忠良将:“太阳一出放红光,杨家本是忠良将,

11、大郎替了守王死,二郎马踏淤泥浆,三郎身遭短箭死,四郎流落到番邦,五郎出家当和尚,六郎把守三关上,只有七郎死得苦,芭蕉树上一命亡。”这首歌以赞美杨家将忠心报国为主体,明颂暗骂潘仁美陷害忠良将的罪恶行经。又如十劝郎:“一劝奴的郎,用心观文章,双手提起龙凤榜,天下把名扬。读书要用心,庄稼要做成,哥想熬成人上人,还要苦发恨。夫子神前挂,五经记心下,黄金有价书无价,切莫贪玩耍。二劝小情哥,切莫学赌博,十分家当九分破,老来受奔波,起了赌博心,败坏子孙根,熬油点灯少精神,背后人谈论,光棍痞子多,个个把你约,花了银钱受刻薄,还被亲朋说”这首歌一是“贤歌”,是妻子劝丈夫要树立远大志向,不要沉缅于抹牌来赌等不务正

12、业的行当之中,要耕读传家,确立人生奋斗目标。再如孟姜女:“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人家门前红灯挂,孟姜女儿守孤灯。二月里来暖洋洋,双双燕子绕屋梁,燕子成双又成对,孟姜女孤单不成双,三月里是清明,家家户户上祖坟,人家坟前飘白纸,范家祖坟冷清清,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嫂二人去采桑,桑篮挂在桑树上,一把眼泪一把桑。”这首歌揭露秦始皇修长城,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五、以歌颂德,尊老爱幼,尽忠报国的忠孝精神。房陵古为“忠孝名邦”,即西周太师尹吉甫尽忠报国,率兵征猃狁,战功卓著,周宣王称其为“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古二十四孝,汉朝黄香食邑地房陵,煽枕温衾,孝敬父亲,三字经记下了“融四岁,能让梨,

13、香九龄,能温席”的千古美名。自古以来,房县志记下了许多敬老的孝子。房陵民歌中有许多“孝歌”、“劝善歌”、赞美英雄豪杰歌等等。房陵民歌不仅是人们自娱自乐的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形式,而且还是房陵人为人处世、颂场美德的教材,即通过歌曲的形式极大地找回远古人们的文明风采,并积极将传统文化演奏反映传统美德,表达人们对现实文明生活的热爱,以歌颂德,倡导美德,宣扬和睦家庭、宣传尽忠报国,传承中华文明,彰显着房陵人对的生活追求与道德规范。如行孝歌:“人生在世要行孝,自古养儿要防老,不孝子孙无好报。亡者一命归西方,孝男孝女好悲伤,杀猪宰牛又宰羊,招待三亲和六堂,棺材漆得照人像,绫罗绸缎把老装,孝子化钱又烧香,呼

14、天哭地喊爹娘,天明之时要出丧,儿端灵牌步踉跄,锣鼓家什震天响,亲朋邻里来帮忙,人说亡者修积好,不是哪有这风光,亡者忙对朋友讲,养儿只有这一场。”这首歌阐明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道理,父母抚养儿女只是尽责任和义务,死后能够得以安葬便是最好的回报,百善孝为先,孝敬感动天和地,教育人们要行孝。再如劝郎莫贪色:“二八佳人进绣房,轻言细语劝夫郎。我观你这几天精神不爽,茶不吃来饭不想,懒洋洋倒在牙床上,奴曾经对你讲,鸡蛋没得鸭蛋光,家花没得野花香,家花好比房上瓦,野花好比瓦上霜,太阳一出照四方,只见瓦来不见霜,露水夫妻不久长。奴还有几个古人对郎讲,又怕言语把郎伤,吴王死至在西施之手,宋江杀阎婆惜把梁山上,

15、三国有个吕布将,为戏貂婵把命丧。这都是前朝的古人,后代的榜样。我郎若是听我,管保你一生一世命安康。我郎若是不听劝,管保你一命见阎王。红罗帐好比是天罗地网,鸳鸯枕好比是五殿阎王,红绫被好比是迷魂汤,象牙床好比杀人战场,哎呀,我的郎啊,你若不听我劝,枉在世上活一场。”这首歌把妻子与情人比方为瓦和霜,告诫人们不要贪色,要爱自己的妻子,只有自己的妻子才能忠实的伴你渡过自己的一生。六、以歌启智,深入民众的博采众长精神。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能启迪人们的智慧,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房陵民歌有一大显著的特点,就是房陵人中华诗祖西周太师尹吉甫,深入民间采风,编撰了千古绝唱的诗经,成为中华文化的原典之

16、一。诗经民歌至今在千里房县传唱;房陵人以采集诗经的精神,贴近生活和实际,博采众长。房陵民歌中有“节令歌”、“劳动歌”、“知识歌”、“谐趣歌”、“谚语歌”、“ 谜语歌”等,民歌如山,有歌王、歌后、歌师、歌布袋,他们肚中装满了充满智慧的民歌,无论在繁忙的田野,还是居家乡村小院,无论攀越在高山之巅,还是深谷溪流河边,歌声随处可闻男女充满智慧的民歌,启迪心灵,逗人开怀,撩人遐想,寓认识教育审美娱乐于民歌之中。山乡无处不飞歌!房陵民歌闪耀着房陵人的聪明才智的光辉。如关关睢鸠往产走:“关关睢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君子好逑往拢绣,姐儿羞得低下头。”是民歌借用了诗经关睢,还是关睢采撷于民歌,或是二者相互渗透。总之,是尹吉甫采集了民歌,才编撰出千古绝唱诗经。这首歌反映了在睢鸠“关关”的叫声中,一位年轻的男子在河边向一位正在洗衣的女子求爱的故事,画面古朴典雅,耐人寻味。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