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埃及时期,就有王后美甲了,可见爱美之心,不光是现在的人有,古代的人 也不例外啊,今天四海风情小编就着重来说说关于美甲的起源,以及美甲的故事吧在美甲历史知识的普及程度上,中国的清宫剧做了最大的贡献对于女人来说,举着夸张修长金属指甲晃 来晃去的慈禧太后绝对比和珅、纪晓岚更深入人心你会不由自主地在电视机前设问:这是怎么做到的以 及太后老佛爷到底怎么想的 ?能与慈禧太后比肩的不只清宫贵妇, 古代英国王室贵族也有蓄甲的传统 这是 一种自上而下的虚荣: 看见没有,我是贵族,我不用洗衣服做饭敲键盘, 所以我可以留这么长的指甲 ! 的确, 在那时长指甲是不从事生产的证据,代表了权力和地位,拥有华丽指甲的人都是当时的非主流——上流社 会比这些更早的美甲历史就要追溯到考古学了,据说在一次考古中有人曾在埃及艳后的墓中发现了一个 化妆盒,里面写着:涂上处女指甲油为通向西方极乐世界之用这就更虚荣了——埃及艳后如果是处女的 话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而且,涂上指甲油就能冒充处女真是只能骗鬼了 这就是指甲油出卖的人类虚荣史了——在古代, 女人以不干活和不做爱为优雅高贵 现在你最意外的, 是古代和现代的虚荣价值观相差太远, 还是这美甲风格出卖的信息也太多了 ?到了近代, 也就是 1900 年维多利亚晚期,那时候已经开始有和现代“摩登女郎”同义的时髦女人, 她 们开始用染色膏和清漆调出柔和而有光泽的指甲颜色。
在这种审美驱动之下,化妆品牌们开始系统化地把 这种染色物作为一种产品来研发,装进瓶子里贩卖1920 年,也就是汽车喷漆技术开始成熟的那一两年,露华浓受到启发,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第一瓶指甲 油对汽车来说,老式的喷漆方法,一辆车等油漆干要好几天,同理,指甲油发明之前一双手也要晾上一 整天才能干透喷漆式”指甲油让更多女人开始尝试美甲,贵族再也无法垄断这种福利待遇 30 年代, 欧美国家关于指甲油的政府审批开始介入, 因此当时受技术限制, 在市面上合法贩卖的指甲油颜色非常少 40 年代,由于战乱等因素影响,大量无品牌的指甲油流落在市场虽然当时的记载,在几十万的销售案例 里只有 12 例甲油成分导致的皮肤过敏案, 但由于案件的影响很大, 所以甲油业也受到巨大打击,很多指甲 油厂商被关停, 甲油和美甲的女人们都相对减少 当时美国医药协会也由此提出过影响至今的划时代观点: “甲油产品刺激性”和“皮肤过敏反应”在表象上很相似,但实际上是两回事如果说 50 年代之前,甲妆的形态只是在“出卖”女人内心的审美价值观那么从 60 年代开始,近代 时尚产业和时尚人群渐渐成熟之后, 甲油简直就已经是在“贩卖”价值观了 。
从那时起, 指甲油的销售情 况开始依赖于甲油的颜色和外包装设计而且在几十年指甲油的发展中,指甲油生产商为了取代有害成分 而更新了无数次配方,女人们渐渐对它产生的健康问题放下心来本世纪初,“无任何甲苯、双基推进剂 及甲醛水配方”已经开始出现在指甲油的广告宣传上而这也再度印证了这个时代的女人们所崇尚的“荣 耀”正在从“虚”转“实”——健康难道不是最实惠的追求吗 ?不但成分要无害, 而且气味也从类似油漆慢慢向香氛过度,健康而愉悦时至今日,售价 8 美元的“ In the Mood 指甲油”会根据人的体温和周围环境而改变颜色没错,女人的虚荣心已经爆棚,需要连指甲油都要服从她们的情绪才行短指甲更要 Colorful别再用“需使用键盘”当借口不化甲妆了,色彩学知识已经普及,那些饱和度高的色彩不但会把手衬 得白皙,而且最适用于相对短的指甲,像咖啡色、黑色这种深色甲油,反而不宜把指甲留得很长而且, 高饱和色彩会使你的整体妆感更强甲妆自古不是女人专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染甲的风尚所用的材料是凤仙花,做法是取腐蚀性较强的凤仙花的花和叶 放在小钵中捣碎,加少量明矶便可以用来浸染指甲中国古代官员还用装饰性的金属假指甲增加指甲长度, 显示尊贵地位。
明朝皇室也会用凤仙花、明矶、蛋白、明胶以及蜂蜡等成分制成漆,把指甲涂成红色或黑 色红色甲油也始于虚荣你可以觉得红色指甲油是配合大红唇的经典风潮而来的,但这么想就太肤浅了在古埃及,指甲颜色 是阶级地位的标志之一,比如红色是皇家最高阶层的标志,而平民被限制只能用浅色也就是说,古代贵 族们虚荣于高调出挑的颜色,越鲜艳越显眼,也就证明越有权势所以,红色甲油的风潮最初也和“身份 地位”有关,真是应了那句“他们有钱人的审美就是不太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