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或双手推实心球案例和反思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101486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手或双手推实心球案例和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单手或双手推实心球案例和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手或双手推实心球案例和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手或双手推实心球案例和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手或双手推、抛实心球教学案例和反思武鸣县城厢镇第四小学 莫卫琼一、 课前备课 授课主题:单手或双手推、抛实心球主题目标: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初步掌握单手或双手推、抛实心球的动作。3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相互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同时使学生推、抛的能力得到发展。教学活动设想:推、抛实心球是锻炼身体的重要项目,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作为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手段和学校体育的测试项目之一,一直以来受到普遍关注。但从以往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学生参与不积极因素,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大纲和新课程基本理念“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创

2、新意识,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本课选择适合四年级儿童生理、心理和年龄发展的需要的单手或双手推、抛实心球作为主教材。学生在运动参与与过程中:1 兴趣和爱好得到提高。2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23种推、抛实心球动作。3 注重引导观察,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得到充分体现。4 通过各种练习,提高学生相互合作、交往的能力。 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自主创新学习,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很大的收获。 教学重、难点:推、抛实心球用力出手的协调性教具、场地设计:录音机一台,实心球若干。二、教学程序1

3、准备过程徒手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随着轻快活泼的音乐节拍进行,使学生的身心达到课前的一种准备状态。2情境设计利用挂图,创设学习氛围,使学生建立动作表象。3自主练习过程学生独立模仿练习,养成安全推抛的习惯。4小组研究学习通过练习,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培养协作精神。5小组交流各组通过学习交流总结,各组推荐动作较好的同学出来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互学动作,并把自己所学的动作教给你的小伙伴。教师即时评价。6自我评价与练习体验在小组中的作用和社会责任感,并进行自我自定目标的练习。自己评价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帮助别人,受别人帮助)自定目标:学会23种推、抛实心球的动作。7创新动作展示展示学生掌握动作的新

4、成果。8创造性学习游戏:学生利用器材进行游戏种西瓜。9放松、小结播放一段轻松、舒缓的音乐,随教师一起放松身心。三、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投掷创新体验,来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学过程是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事物、倾听,带着问题探索去反复进行身体练习而达到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并让学生在享受投掷乐趣之余,体验集体合作获取成功的喜悦心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以挂图教学,创设学习氛围,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教师启发、引导为主进行教学,通过“怎样使力才能把实心球推、抛得更远”和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个人和在小组中的表现来进行学习效果评价,体验学习中进步的喜悦感,培养学生协作意

5、识。最后,通过游戏种西瓜来体验生活,使他们懂得劳动最光荣,人人争当劳模,同时提高终身体育的意识。争取达到一建构学生主体为目标的主体教育观,即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教学形式越是强调自主则越容易出现松散,这必将增加课堂教学的不安全因素。如在进行投掷练习时,一定要要求各组学生在将投掷物全部投完后,才可以将本组的投掷物取回,以避免发生危险。后来结合学生的实际,发现学生在投掷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些同学出手的位置不对和球的高度不够,有些同学甚至往地上仍,力气用的很大反而投不远,学生没有往上投的意识。本堂课正是围绕这个“高度”,重点来解决出手的位置和高度。怎么样来解决?主要通过投掷过绳的方式,先是投高度较低的绳子,其次再加高度,再次拉大与绳子的距离进行投掷,最后让学生试着挑战投过两条绳子。绳子的高度由低到高,离绳子的距离由近到远,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难度,在投掷过程中不断强化投掷的出手位置和高度。这堂课上好之后给我的第一感觉的是,前面准备的部分用的时间太多,以至于后面一部分游戏的环节太匆忙,总体的感觉不是很好。先说说优点,这堂课应该说重点比较突出,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统一,另外两个统一,教学主导和教学主体统一,体能与技能统一,要继续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