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运营与预算规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1013044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运营与预算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务运营与预算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财务运营与预算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财务运营与预算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财务运营与预算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运营与预算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运营与预算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六章 财务运营及预算第一节 创业经营规划与资金预算一、创业经营规划经营规划是创业者在经营决策的基础上,根据经营目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所需要的各项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具体的统筹安排所形成的计划体系,是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和经营活动的路线和指针,为创业经营管理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和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指引方向,是企业组织和控制各部门经济活动的准则和分配、使用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尺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先导,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一)经营规划的层次结构企业经营规划体系纵向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战略计划、业务计划和基层作业计划。战略计划处于最高层,确

2、定企业的整体目标、方针、战略和布局,起着统帅全局的作用。业务计划居中,以战略计划为依据,按照专业化分工分别编制各业务分系统计划,如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研发计划、人事计划、财务计划等,指导各业务系统合理组织和利用资源、安排程序和协调相互关系。基层作业计划居于最底层,各基层作业执行单位以业务计划确定的程序、指标、定额为依据,合理运用各生产经营要素,实现各类作业过程,保证业务计划的实施和企业目标的实现。(二)编制经营规划的程序编织一个完整的企业经营规划,必须遵循以下步骤:(1)调查预测,估量机会;(2)统筹安排,确定目标;(3)拟定方案,比较选优;(4)确定预算,综合平衡。(三)编制经营规划的方法是

3、指企业借助一定的方法,把计划任务、目标和原则转化为指导实际行动的具体指标,在具体的经营业务中得以体现,科学的编制计划的方法是提高计划水平的重要保证。(1)滚动计划法 在编制计划时,一般难以对未来一个时期多种影响计划实现的因素做出准确地预测,因而制定出来的计划往往不能完全符合未来的实际而需进行主动调整。滚动计划法就是一种灵活、持续、有弹性的根据一定时期计划执行情况,通过定期的调整,依次将计划时期顺延,再确定计划的内容的编制方法。滚动计划期可长可短,若是年度计划则按季滚动,若是中、长期计划则按年滚动。(2)PDCA循环法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

4、理(action)四个阶段的顺序,周而复始的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工作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在计划阶段确定企业经营方针、目标、制定经营计划,并把经营计划的目标和措施项目落实到企业各部门、各环节。在执行阶段将制定的各项目具体计划,按各部门、各环节进行组织实施。在检查阶段要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措施,修正偏差,并转入新的一个循环。企业各个层次的计划都实行PDCA的循环,可以使计划的编制、执行、控制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企业计划实效。(3)综合平衡法综合平衡法是计划工作的基本方法,该方法研究如何正确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些主要比例关系,并使这些关系协调一致。如资源分配关系,包括人、财、物力的分配

5、;投入产出关系,即生产与投入、消耗与成果、费用与效益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指企业整体发展与各部门、各环节平衡协调关系及供给与需求、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关系等。企业综合平衡的任务,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联系中寻求最优比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优的发展速度、最优的经济效益,把比例、速度、效益三者统一起来。这需要综合考虑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因素,通过反复测算制定科学计划,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指导、监督、控制和协调,从而实现企业综合平衡的要求,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二、资金预算(一)资金预算的基本依据企业创立的资金需要量是融资的数量依据,必须合理的进行预测。开展资金预算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生

6、产经营业务的顺利进行,使筹集来的资金既能保证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不会有太多的闲置,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影响资金预算规模与数量的基本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依据包括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和企业负债限额的规定,具体限额我国公司法都有明确规定。2企业经营规模一般而言,公司经营规模越大,所需资本就越多;反之,所需资本就少。3影响资金预算的其他因素利息率的高低、对外投资数额的多寡都会对资金需要量的预算产生一定影响。(二)企业创立所需资金预算的基本方法一般来讲,在资金预算中,可采用因素分析法、资金性态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等多种方法。1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称分析调整法,是以有关资金项目上年度的

7、实际平均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生产经营任务和加速资本周转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来预测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容易掌握,但预算结果不太精确,因此它通常用于品种繁多、规格复杂、用量较小、价格较低的资金占用项目的预测,也可以用于计算企业全部资金的需要量。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应在上年度资金平均占用额的基础上,剔除其中呆滞积压不合理部分,然后根据预测期的生产经营任务和加速资本周转的要求进行测算。因素分析法的基本模型是:资金需要量=(上年资金实际平均占用量不合理平均占用额)(1预测年度销售增减率)(1预测年度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例4-1-1某企业上年度资金实际平均占用量为2 00

8、0万元,其中不合理部分为200万元,预计本年度销售增长5%,资本周转速度加快2%。则预测年度资金需要量为:(2 000200)(1+5%)(12%)=1852.2(万元) 2资金性态预测法(1)资金性态资金性态是指资金与销售之间的依存关系。按照这种依存关系,可以把企业的资金分为变动资金和不变资金。变动资金,是指随着销售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资金。不变资金,是指在一定的销售范围内,不受销售情况影响而保持相对不变的那部分资金。所以,资金的性态模型如下:y=a+bx式中:y资金总量 a固定资金总额 b变动资金率。是指单位销售收入所需的变动资金 x销售收入(2)资金性态预测法的应用资金性态预测法是

9、利用资金的性态,预测在一定的销售情况下,企业资金需求量的方法,此法可分为总额法和分项法两种。总额法,是根据企业较长历史资料中资金占用量与销售额的相互依存关系,将全部资金分成不变资金和变动资金两部分,然后结合预测期的销售预计情况,预算预测期资金需求量的方法。分项法,是分别根据各个资金占用项目和来源项目同销售额之间的关系,细分为变动资金和不变资金两部分;再分别预测出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最后汇总各项目资金需求量,即为资金总需求量。无论是总额法,还是分项法,在预测中都可以采用回归直线法、高底点法、散布图法等多种方法。 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预测例4-1-2某企业2001-2006年资金占用与销售收入的情况

10、如表4-2-1所示,预计2007年销售收入将达到300万元。资金占用与销售额变动表 单位:万元年份销售额(x)资金占用量(y)xyx200123019244160529002002200180360004000020032201884136048400200425020050000625002005210184386404410020062602045304067600n=6x=1370y=1148xy=26320x=315500采用回归直线法预测2007年资金需求量如下:将表中的资料代入下列两个方程式:y=na+bx xy=ax +bx 解出:b= =0.4 a= =100(万元) 资金预测

11、模型:y=a+bx=100+0.4x2007年资金需求量=100+0.4300=220(万元)(2)采用高底点法进行预测b=0.4a=ybx=2040.4260=100(万元)资金预测模型:y=100+0.4x2007年资金需求量=100+0.4300=220(万元) 第二节 经营成果预测经营成果预测是指初创企业在待定的生产条件下,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分析与利润有关的各种因素,如产销量、产品价格、成本费用等各种数据,可能发生的变化发展及可以采取的相关措施,采用专门的方法,对初创企业未来的利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经营成果预测主要包括:盈亏平衡点分析预测和损益分析预测等内容。一、盈

12、亏平衡点分析预测盈亏平衡点,俗称保本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是企业所处的不亏不盈,利润为零时的经营状态。盈亏平衡点分析也称作盈亏临界点分析或保本点分析。它主要研究如何确定盈亏平衡点、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等问题,并为决策提供在何种销量下企业将盈利,在何种销量下会出现亏损等信息。创业者自己应该清楚初创企业何时才开始获利,并且需要反映在计划之中,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向创业者指明了支付全部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所需的销售额。如果销售单价低于或等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企业永远无法实现盈利。只有销售单价高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随着产销量的增长,将会出现盈亏平衡点,

13、如果产销量进一步扩大,企业就开始赢利。通过盈亏平衡点分析,还可以预测到企业的产销量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规模才能实现既定的利润目标。(一)单一产品盈亏平衡点的预测就单一产品而言,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并不困难。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令利润等于零,此时的销量即为盈亏平衡点销量,于是有: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单价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盈亏平衡点总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盈亏平衡点边际贡献=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例4-1-3某公司生产甲产品,预计单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00元,发生和摊销固定成本500 000元,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为: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14、5000(件)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5000200=100 000(元)或 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1 000 000(元)盈亏平衡点总成本=1 000 000(元)盈亏平衡点边际贡献=500 000(元)或 盈亏平衡点边际贡献=(200-1005 000=500 000(元)盈亏平衡点利润=0(二)多种产品盈亏平衡点的预测在实际生活中,企业一般都不是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而是多品种生产经营。在多品种的情况下,盈亏平衡点的预测必须借助边际贡献指标。由于各个产品的边际贡献不同,企业只有重点扶持边际贡献率较高的产品,才能提高整个企业的盈利水平。预测多品种下的盈亏平衡点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主要的两种。1分区域计算法分区域计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各种产品按照其边际贡献率的大小依次排列,划分为若干产品区,然后将各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按上述次序逐步累积,并计算固定成本的补偿和利润的形成,从而确定盈亏平衡点所在区域及具体数值。例4-1-4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表4-2-2所示:单位:元产品营业收入(S)边际贡献(M)边际贡献(C*)固定成本(A)甲90 00040 50045%80 000乙30 00018 00060%丙120 00060 00050%丁60 00031 50052.5%第一步,确定盈亏平衡点所在的区域。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结果如表4-2-3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