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101069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t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t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t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t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测量工作概述 施工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楼房的定位、轴线、层高、标高的精度的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道关键工序。为了确保XXXXXXX工程的施工测量的质量,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能符合各个施工阶段的要求,为打造精品工程的需要,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海上映像休闲广场项目监理部结合本工程监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建筑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首先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工程的性质和施工组织设计等要求,建立适宜的施工平面、高程控制网。然后,按照施工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将图纸上设计的内容测放到施工面上,此外,还需要进行一些沉降观测和竣工测量等工作。本工程正式

2、开工前需要对拟建建筑物位置的地下障碍物进行清理。为确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测量放线的质量是关键工作之一。 施工测量的主要工作,分测定和测设两类。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测设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的依据。通过施工测量进行细部测设,对施工和安装工作进行检验、校准,保证所建的工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因此,施工测量对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都是十分重要的。施工测量是直接为施工服务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二、监理测量工作依据 (CJJ8-99)2 (GB12897-91)3 (GB12898-91)4 (GB50026-93)5 (JGJ/T8-97)6 (GB/T50228-

3、96)7 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建设方提供的K1K5,BM1BM2等控制点成果值。8 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工程经批准的各种设计文件。三、监理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程序本工程南部紧邻洪德路、高台路,基地内部有裕民南路穿越,清理障碍物、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相对比较复杂,为了保证建筑群中每个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都符合设计及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测量及复核工作。施工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程序上“先整体后细部”。 首先,施工方在施工现场要建立首级施工控制网。然后,利用首级控制点,放出视线通畅能相对稳定的二级控制点,组成二级控制网。清障施工时,由二级

4、控制点放出楼房细部控制点及基坑围护实施的精确位置。 首级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由建设方提供的控制点引测。布网时从整体到局部,建网时从高精度到低精度逐级加密。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控制点,根据实际情况,施工方进行定位测量放线报审时,要附有施工方的技术复核单。监理在施工方报验手续齐全情况下,要及时进行复测签认。施工方、监理方在施工及监理过中发现控制点、图纸存在问题,应及时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报告。根据工程的需要,施工单位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逐级进行加密。监理对施工方所逐级加密的控制网也要及时进行复测。 监理在对施工方的测量方案审核时,对布网的合理性测量的精度要提出意见。对施工方测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

5、行复核。监理测量人员在对施工方的逐级控制网及放线成果应及时进行复核时,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施工方发出整改指令。复核工作主要由监理专业测量人员来完成。专业测量人员把监理测量复核记录和成果应根据细则中的要求和规定的格式整理填写,野外数据观测记录真实有效,计算结果精确可靠,资料填报齐全、签名规范。所有监理测量复核记录成果资料要提交各项目监理部资料员整理存档(备查)。所有的工程测量放样工作都必须得经专业测量监理人员测量复核认可,并签署验收意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作业。四、监理测量复核作业程序熟悉图纸、规范(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是否需项经部复 核合格否不合格施工进入下一道工序(承包单位)通知承包单位整改(项

6、目专业监理工程师)是专业测量复核(项经部专业测量组)不合格通知承包单位整改(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签署测量放样复核记录(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复核成果及保护措施(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专职测量人员岗位证书(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测量放线成果报审(承包单位)审核测量方案(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五、建(构)筑物施工监理测量复核内容应包括:1) 建筑物施工定位灰线测量复核;2) 建筑物基坑围护结构定位放线测量复核;3) 建(构)筑物工程桩桩位、工程桩(竣工)桩位测量复核; 4) 基础垫层上弹出的定位轴线测量复核;5) 首层(标高0.00面)结构上的定位轴线测量复核;6) 其它各层上的上引定位轴线测量复核;

7、7) 层内轴线测量复核,以及各层(包括0.00面)标高引测复核; 8) 建(构)筑物特殊部位定位轴线测量复核; 9) 建(构)筑物沉降(变形)测量复核。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包括首次初始读数的观测; 10) 多层建(构)筑物的垂直度测量复核; 11) 多层建(构)筑物电梯井垂直度测量复核。对上述测量复核项目,应首先由施工单位提出申报,然后提请专业测量监理(或现场监理)进行复核,其中1)、2)、4) 、5)、8)、9) 和10)必须由专业测量监理进行复核,签署验收意见;3)、6)、7) 和11)可由各项目现场监理复核,并签署验收意见, 六、施工前准备工作为了确保定位测量能顺利地进行,监理也应该事先

8、作好室内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熟悉施工现场测量常用的方法。熟悉设计图纸按图施工的原则,确定了施工测量的依据是建筑施工图纸。因此,定位放线前应该熟悉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一)阅读设计图纸1. 建筑总平面图 查清建筑物所在的位置,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分布要求等。设计总平面图是施工放样的总体依据,建筑物是根据该图所给定的尺寸关系定位的。2. 建筑平面图 查清建筑物的大小、形状与特征,建筑内部分隔状况,纵、横轴线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等。3.围护结构定位放线图查清围护结构各关键部位坐标数值,围护结构同拟建建筑物之间的关系。3. 基础平面图 查清基础平面,基础类型,基础

9、的相关尺寸等。4. 基础详图 查清基础构造,基础施工程序和方法,基础的尺寸和标高等。5. 建筑立面、剖面查清与基础、地坪、门窗、楼板、屋架和屋面等的相互对应关系以及尺寸等。(二)审核设计图纸的相关尺寸 在阅读设计图纸时,还应仔细地核对图纸。假若发现问题,那么应及时地向设计单位反映,由设计人员处理。审核尺寸的要点:1.查对分尺寸之和与总尺寸是否相符。2.查对有关图纸的相关尺寸有无矛盾,标高是否一致。3.查对有无遗漏尺寸(三)查清定位的依据 在定位之前,应查清建筑物的定位依据,建筑区内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及其相关资料,以便拟定测设方案,计算测设数据。(四)现场踏勘 踏勘时应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情况

10、,察看周围环境,以及与周围地物的关系。了解控制点的位置,分布状况,以及检查标志的稳定性。假若踏勘时发现测线方向有障碍物,或者地面起伏不平,那么应及时清理,或对场地进行平整。(五)拟定测设方案,计算测设数据 在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的基础上,研究拟定测设方案。测设方案必须保证定位精度,满足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同时,使测设数据计算简便,测设方法简单易行,以及具有必要的检核条件。(六)仪器和工具 根据测设方案和要求,选用测设仪器和工具。首先,要保证仪器和工具的品种与数量。其次,应对选用的仪器和工具进行必要的检查、检验与校正,保证能正常使用并满足精度要求。对测量仪器、测量路线、测

11、量人员尽可能做三定(定仪器、定测量线路、定测量人员)。根据控制点定位测量 在一般情况下,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管线与道路等都是沿着相互平行或垂直的方向布置的。建筑场地的平面控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对于地势平坦的新建或扩建的大中型建筑场地常采用建筑方格网,在范围不大又较平坦的建筑场地常采用建筑基线。对于扩建或改建的建筑区,以及通视困难的场地,通常采用导线。 建筑基线是按建筑群的分布,建筑场地的地形,以及已有测量控制点的情况而布置成不同的形式,(a)三点直线形、(b)三点直角形、(c)四点T字形、(d)五点十字形。建筑基线应临近主要建筑物,并与其主要轴线一致或平行。 建筑方格网是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上

12、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局而布设的,其主轴线处于建筑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轴线一致或平行,也可与主要设备中心线重合,各方格网点构成正方形或矩形的网状。导线是由相邻控制点所连成的折线,这些平面控制点称为导线点。1、直角坐标法 当平面控制采用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或建筑红线(由规划部门审批划定用红色表示的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时,常运用直角坐标法定位。该法测设数据计算简便,测设之角度均为90,施测方便,精度亦高。这是建筑物定位最常用的方法。(1)计算测设数据建筑坐标系是供工程建筑物施工放样用的一种平面直角坐标系,其纵、横坐标轴X、Y, 与建筑物主轴线一致或平行。(2)绘制测设详图 将测设数据注于图

13、中的相应位置,便是测设详图。(3)测设步骤1)设置垂足在 0 点安置仪器,以X平面直角坐标轴的一点定向,沿仪视准轴方向先测设水平距离标定X轴线两点;再测设水平距离另两点标定Y轴线另两点。2) 钉设角桩在垂足X的一点安置仪器,以X轴线的另一点定向,反拨或正拨90,沿视准轴方向先测设水平距离钉设角桩点;以同样的方法再测设水平距离,钉设另两点角桩。(4)注意事项 1).选用长边定向 2).尽量利用控制点 3).选择最佳测设方案2.极坐标法当拟建建筑物的轴线与平面控制点的连线不平行时,可以采用极坐标法定位,平面控制网应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定位定点。(1)计算测设数据 由图角桩设计坐标可知,拟建建筑物轴

14、线与坐标轴平行,呈矩形,纵、横轴线长。采用坐标反算程序计算得知边长、方向角。(2)绘制测设详图 将测设数据注于图中相应位置,便是测设详图。(3)注意事项正、反方向角相差180,切忌搞错方向。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距离较短的平坦场地。但是,当采用红外测距仪或全站仪定位时,此法的适应性更强,使用更为灵活方便。3.角度交会法当测设距离较长,或测设距离不便时,可采用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又称方向线交会法。如有条件,宜用两台仪器交会。(1)计算测设数据因拟建建筑物轴线与坐标轴平行,呈矩形,故轴线长。由坐标反算程序计算得。方向角、边长。(2)绘制测设详图将测设数据注于图中相应位置,便是测设详图,(3)测设步骤

15、钉设角桩,不再赘述。(4)注意事项ABC 称为交会角,其值影响交会精度,不宜小于30、大于150,最佳为90。因此,应选择交会图形,提高图形强度。4.距离交会法(1)计算测设数据拟建建筑物轴线与坐标轴平行,呈矩形,纵、横轴线长,由坐标反算程序计算,边长得知。(2)绘制测设详图将测设数据标注于图中相应位置,便是测设详图。(3)测设步骤1) 钉设角桩由控制点与已桩钉之点,采用距离交会法测设点,并桩钉之。由固定边,采用直角坐标法分别测设点,并桩钉之。2) 检测距离交会法适用于测设距离方便的平坦场地,且测设距离以不超过一整尺段为限。5.方向角极坐标法 在计算测设数据方面,方向角极坐标法与极坐标法的差异在于仅计算方向角与边长,而不必计算水平角。(1)计算测设数据采用坐标反算程序,计算边长与方向角。(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