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1009331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1燃烧和灭火一、 选择题 1. 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 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 A.无色无味 B.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死亡 C.会与氧气结合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碳 D.燃烧后会生成有毒物质 3. 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D.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4. 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白磷自燃 B.食物

2、腐败 C.火药爆炸 D.铁丝燃烧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烧都会产生热量 B.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C.煤井中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 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 C.自燃不一定由缓慢氧化引起 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C.自燃一定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D.发热发光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8. 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 )

3、 A.氧气不够 B.空间站温度太低 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 D.达不到着火点 9. 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中充满了汽油,此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为( )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 B.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C.让车内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 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10. 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 ) A.酒精 B.白糖 C.橡胶水 D.白磷 11. 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使水分解 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 12. 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 ) A.用水泼灭 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 C.

4、用扇子扇灭 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13. 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 ) 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 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 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 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 14. 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厂处的火灾B.酒精灯不慎打翻失火,用湿抹布扑灭 C.电器因短路失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馆、档案馆等处火灾 15.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碳氢化合物 二、 填空题 16. 写出下图煤炉里燃

5、烧过程中发生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 (2)_。 (3)_。 17. 酒精的学名叫乙醇,它具有可燃性,工业上常可用作内燃机的燃料,如果提供的氧气不足,可能发生类似于下面的反应:2C 2 H 5 OH+5O 2 =2CO 2 +2CO+6H 2 O,为了测定上述假设是否成立,某同学将乙醇蒸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后的产物经过了下图的装置: 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和现象:乙醇和氧气的混合气体55.2克;干燥管A增重21.6克;洗气瓶B增重;洗气瓶C未增重;D处有蓝色火焰出现。 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洗气瓶C的作用_。 (2)参加反应的乙醇质量是_。 (3)反应生成的CO的质量

6、是_。 (4)请你谈谈如何合理地使用燃料_。 18. (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 (2)在_、_、_和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19.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如上图,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试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填序号); 金属筒不加盖时 蜡烛没有点燃时 塑料筒中装的是煤

7、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写出一种即可)。 20. 灭火的原理:(1)_、(2)_、(3)_,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 三、 解答题21. 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 (3)釜底抽薪。 (4)扑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6)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 22. 你能说出下列成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1)钻木取火_。 (2)煽风点火_。 (3)水火不容_。 (4)杯水车薪_。 (5)釜底抽薪_。 答案

8、一、选择题1、B2、B3、C4、B5、D6、C7、C8、C9、B10、B11、B12、D13、A14、C15、A二、填空题16、(1)C+O 2 CO 2 (2)2C+O 2 2CO (3)2CO+O 2 2CO 2 17、(1)检验CO 2 是否除尽 (2)18.4 g (3)2.8 g (4)O 2 充足18、 (1)Al 2 (SO 4 ) 3 +6NaHCO 3 =2Al(OH) 3 +6CO 2 +3Na 2 SO 4 (2)生产 运输 使用 贮存 19、(1)使面粉充满整个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 (2) (3)严禁烟火20、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

9、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解答题21、(1)隔绝空气;(2)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3)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4)隔绝空气;(5)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6)隔绝空气。22、(1)“钻木取火”就是利用与木头的摩擦产生的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而使得木头燃烧。 (2)燃烧离不开空气,“煽风”则可以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 (3)水的蒸发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火焰温度迅速降低至着火点以下,导致火焰熄灭。 (4)对于燃烧旺盛的一车薪草来说,一杯水(很少的水)是无法使之熄灭的,因为燃烧产生的热量多,难以使它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5)从锅底下撤掉薪柴,使得火焰熄灭。即采用隔离易燃物的方式,使燃烧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