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好的新王牌高中数学必修5第1章、第2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098516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最好的新王牌高中数学必修5第1章、第2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州最好的新王牌高中数学必修5第1章、第2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州最好的新王牌高中数学必修5第1章、第2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州最好的新王牌高中数学必修5第1章、第2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州最好的新王牌高中数学必修5第1章、第2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最好的新王牌高中数学必修5第1章、第2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最好的新王牌高中数学必修5第1章、第2章(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列(一)一、知识要点(一)数列1、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一般形式:a1,a2,a3,an,简记为 an 。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的第n项an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则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n项),且任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或前n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则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二)等差数列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都等于同一个 ,则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即an1an=d(公差)2、通项公式:a n = 或;3、前

2、n项和公式:Sn = 或Sn = 4、等差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A,使a,A,b成等差数列,则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且A= 5、重要性质:(1)若mn=pq,则 特例:若mn=2p,则 (2)连续每m项之和,即Sm,S2mSm,S3mS2m成等差数列二、学法指导1、由于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关于n(nN+)的函数,因此它具备函数的某些性质。若。等差数列的an是n的一次函数;S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利用其几何意义可解决Sn的最值问题。2、将等差数列问题化归为基本量的关系来解决是通性通法,五个基本量是a1、an、d、n、Sn知道任意三个元素,可建立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元素,即“知三求二”。3

3、、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这三个数为,也可设为;若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为。三、例题分析例1、数列的前5项分别是以下各数,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 (2)9,99,999,9999,99999变式1: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3,5,9,17,33, (2),例2、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1)(2) 变式2:已知成等差数列,试证:也成等差数列。例3、已知是等差数列,a1a24,a7a828,则该数列前10项和S10等于( )A64 B100 C110 D120变式3:(10辽宁)设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 例4、(1)(11重庆)在等差数列中,则 (2)设等差数列的前项

4、和为,若,则 变式4:(1)(09湖南)设Sn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a2=3,a6=11,则S7等于( )A13B35C49D63(2)(10全国)如果等差数列中,那么( )A14B21C28D35例5、已知是一个等差数列,且,(1)求的通项;(2)求的前n项和Sn的最大值。变式5:(10全国)设等差数列满足,(1)求的通项公式;(2)求的前n项和及使得最大的序号n的值。例6、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Sn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S7=7,S15=75,Tn为数列的前n项和,求Tn。 变式6: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等于 ( )A63B45C36D27四、课后练习1、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5、,(1) , (2),3,2、已知等差数列a1,a2,a3,an的公差为d,则ca1,ca2,ca3,can(c为常数,且c0)是( )A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 B公差为cd的等差数列C非等差数列 D以上皆非3、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若a1=,S4=20,则S6=( )A16 B24 C36 D484、已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为a1,a1,2a3,则它的通项公式为( )Aan=2n5Ban=2n3 Can=2n1 Dan=2n15、已知等差数列中,a1=22,公差d=2,则其中第一个正数项为( )A第11项B第12项C第13项 D第14项6、已知为等差数列,且满足a2a3a10a11=48,则a6

6、a7等于( ) A12 B16 C20 D247、数列是等差数列,(1)从第几项开始有;(2)求此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大值。8、数列中,且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Sn=,求Sn 五、考考你1、在等差数列中,已知,那么的值为( )A4B5C6D72、已知是等差数列,其前10项和,则其公差d等于( )ABCD3、(11广东)等差数列前9项的和等于前4项的和,若,则 数列(一)参考答案一、知识要点(二)1、差;常数2、3、;4、5、;三、例题分析例1、(1)(2)an=10n1变式1:(1)(2)例2、(1)数列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2)由得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变式2:由已知得也成等差数列例3

7、、B变式3:15例4、(1)74(2)24变式4:(1)C (2)C例5、(1) 得 (2) n=2时,Sn取得最大值4。变式5:(1),可解得,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由(1)得,当时,取得最大值。例6、S7=7,S15=75,a1=2,d=1,数列是等差数列,其首项为2,公差为,Tn=变式6:B四、课后练习1、(1) (2) 2、B3、D4、B5、C6、D7、(1)第85项开始; (2)前84项最大值是2108.48、(1)条件得是等差数列,又,(2)当,即n时,此时当,即n时,此时Sn=五、考考你1、A2、D3、10数列(二)一、知识要点等比数列知识要点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an从第2项起

8、,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叫等比数列。即若(公比)。2、通项公式:an= 或an= ; (q=1) = ,(q1)4、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则G叫做a与b的 ,即G2 = 或G = ;5、重要性质:(1)若,则 ;特例:若,则 (2)连续每m项和成等比数列,即,成等比数列。二、学法指导1、学习等比数列要对照等差数列来进行,切实把握他们之间的区别,要深刻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等价形式,熟练运用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注意用方程的思想、消元的思想及整体思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2、已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分别可设为,也可设为,;四数成等比

9、,可设为,。三、例题分析例1、在各项为负数的数列中,已知,且,(1)求证:是等比数列,并求出通项;(2)试问是这个等比数列中的项吗?如果是,指明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变式1:若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数列是( )A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B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C公比为的等比数列D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例2、(11北京)在等比数列中,若,则公比 ; 变式2:(08浙江)已知是等比数列,则( )ABCD例3、(1)等比数列各项为正数,且3是和的等比中项,则( )ABCD(2)在等比数列an中,且前n项和,求n及公比q。变式3:(09广东)已知等比数列满足an0,n=1,2,且(n3),则当1 时,

10、( )ABCD例4、有4个数,其中前3个数成等差数列,后3个数成等比数列,并且第1个数与第4个数的和是16,第2个数与第3个数的和是12,求这4个数。变式4:三个正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等于15,如果它们分别加上1,3,9就成为等比数列,求此三个数。例5、(10陕西)已知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且a1,a3,a9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2)求数列的前n项和。变式5:等差数列中,且a3,a6,a10成等比数列,求数列前20项的和。四、课后练习1、(09广东)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正数,且,则( )A BCD22、在等比数列an中,a7a11=6,a4+a14=5,则等于( )A或 BCD或3、在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若a5a6=9,则log3a1+log3a2+log3a10=( ) A12 B10C8D2+log354、在等比数列an中,前n项和为,若数列是等比数列,则等于( )AB3nC2nD5、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若,则等于( )A80B30C26D166、在数列an中,an+1=can(c非零常数),且前n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