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985006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九分地小学 苑丽君教学目标: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表达方法,反映人物思想品质。4、 能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难点: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教学准备:1、 地震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生字词的能力。2、初读

2、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脉络。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1、生 :观看汶川地震的视频,观后说些什么?感受到什么?(房屋倒塌,满地的废墟、灾难、痛苦、不幸、妻离子散)2、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是啊,地震让多少的家庭支离破碎, 让多少的房屋倒塌,让多少遇难的人们被埋在瓦烁之中,地震是多么的无情, 多么的可怕,地震给人们带去了多少的痛苦,地震的场面是多么的触目惊心。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洛杉矶大地震,一起去认识一对地震中的父与子。师板书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生齐读课题。再大声读一遍课题。二、初读感知,自主探究师(导):下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3、(出示课件,找1名学生念一遍自学提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会写这些生字词。2、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3、把你的学习收获说给同桌听,一会儿在全班汇报。(学生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教师巡视辅导。)三、教师检查,汇报交流。 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生全班汇报交流。师出示课件:1、我会认 阿曼达 洛杉矶 混乱 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破烂不堪 绝望 颤抖 开辟 砸 爆炸2、认识多音字,并组词。混 颤 3、理解词语。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破烂不堪 绝望4、我会写,找两名同学到黑板来听写。 (听写,指导个别难写的字、或易错的字、或混淆的字)四、再读课文

4、整体感知。(一)师导: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找4-5名学生读文,边读边评价。(二)生根据学习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把学习收获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在全班汇报,师巡回指导。出示学习提示课件:1、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动,多读几遍这些句子。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遇到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三)检查反馈,汇报收获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用简要的话说一说。2、练读感受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机动,时间允许,就读一读)3、提出质疑 ?(A、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B、为什么“他和儿子总说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C、阿曼达是怎样在地下度过这3

5、8个小时的。D、为什么在父亲问谁愿意帮助他的时候,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提出的这几个问题很好,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归纳出几点。(学生没有说出来,教师引导汇报出来。)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希望同学们下节课再接再厉!下课。 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2、 通过课文的具体描写,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再读课题(2分钟)同学们,我们都在父母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随

6、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亲情有了越来越深切的体会。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刺破夜幕;亲情是冬日里温暖的阳光,驱走严寒。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会了本文的生字生词,了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再次走进文本,感爱这种浓浓的爱。(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复习巩固,检查反馈。(5分钟)师导: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1、 出示课件:认读词语 (开火车等方式读)2、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板书“了不起的父与子”)三、品读感悟交流分享 。(30分钟)师导:回顾上节课,同学们提出的许多疑问,我们通过认真品读,这些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生:(大声说)有!师

7、:同学们就让我们先来感受父亲的了不起!请默读2- 8段,并作一下批注。生要学会不动笔墨不看书。(4-5分钟)(一)了不起的父亲 (20分钟)师导:通过巡视,发现有的同学露出了会心的笑容,相信你们一定找到了答案。谁先来把你们的收获让大家一起分享。师:你从哪个地方感觉到父亲了不起?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学生汇报(一)情感变化,坚信诺言。(此环节时间不能太长)生: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冲向他岁儿子的学校。重点抓住“冲”这个动作,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担心的心情。生读:他顿时感到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的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那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

8、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课件出示)生继续说:因为他从眼前的一片漆黑转到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师:哦,你关注到了父亲感情的变化。来,请把你的感情读出来,再读一次。生再读。师:好,同学们,此时此刻,自己心爱的儿子阿曼达正被废墟压在下面,作为父亲的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生1:特别悲伤、特别绝望。生2:百感交集的心情。生3:特别难过。生4:特别难过,想着儿子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师:是啊,此时的他有着撕心裂肺的痛,所以才会有着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喊,带着这样的痛来朗读这段的第一句话。生激情朗读这一句。(掌声响起)师:来,全班同学一起试一试。全班齐读。师:是什么让这个过度悲伤的父亲转而坚定地向废墟

9、走去。生:是他对儿子说的那句话语。师:哪句话语?生: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板书这句话)师:请同学找到这句话,把它勾下来。生勾画。师:请大家一起读一读。生齐读。师:这句有声的承诺,读得斩钉截铁一些。生再次齐读。师板书后说:一句承诺,让我们看到父亲由痛苦无助转而向废墟坚定地走去(二)他人劝阻,意志坚定师:继续谈,还从哪些地方看到父亲的了不起?生: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的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就绝望的离开了他便埋头接着挖。师:为什么你从这句看出了不起?生:因为我从这句看出他要救儿子的坚定和勇气。(三)坚持不懈,奋不顾身

10、师:还有其他同学有其他的答案吗?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我从这儿看出父亲不在乎身上的痛,已经被钢筋和瓦砾挂破了,他还是想着儿子,都已经忘记了自己身上痛。师:说的非常好,你抓住了课文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体会他不在乎自己的痛。那么同学们,快去读读这句话,你从这一系列的数字,又体会到什么呢?生:从数字我体会到父亲正在挖那些瓦砾时候的艰难。生:父亲挖那些瓦砾时时间很漫长。师:他挖了多少小时啊?生:他挖了36小时。师:多少小时?生:38小时。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8小时,而用一系列的数字来说明呢?生

11、:为了更好的突出时间的漫长。师:你已经体会到时间的漫长,老师就请你读一读这一句,相信你会读出自己的体会。生读这一句。师再纠正生读错的血迹。生再读血迹。师:谁还想读一读,体会到时间的漫长?另一生再读这一段。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出这时间的漫长。生齐读。(四)可以合并(二)他人劝阻,意志坚定里面师:同学们,没人再来阻挡他。你从“再”字看出什么?生:看出那些好心人来阻挡过他。师:找找,哪些好心曾经来劝阻过他、阻挡过他?生:有。有消防队长、警察。消防队长说:“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师:好,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生:“你很难过,着我们理解。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

12、回家去吧。”警察师:还有谁来劝过他?生:还有一些好心人劝阻过他。师:读一读劝阻的话。生读:太晚了,没有希望了。师示读:太晚了,没有希望了。生再读。师:大家都在劝他,可是他没有听大家的劝阻,他依然没有停止挖掘,所以我们看到他挖了生接读36小时师:他挖了读课件上的话。生接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师:到处都是血迹,能具体的说一说是父亲身上哪些地方?生:头上、胳膊上和腿上,满身都是伤师:还有呢?生:背上。还有胸。脖子。上面都是伤。(五)发挥想象,语言训练。师: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在这30多个小时里,父亲遇到了哪

13、些危险,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挺过来的?师:睁开眼,谁能说说,你看到父亲遇到了怎样的危险吗?生:我看到父亲遇到了大火,还遇到了大爆炸,但是父亲还是坚持挺过那些危险坚定救儿子。师:此时你看到他什么样子(大概是这句)生: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生继续交流父亲遇到的危险。生:我看到他正在找儿子的时候,有石头落下来,他受伤了,但是他还是不放弃。师:此时你看到他什么样子?生: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继续交流。生:我看到他父亲差点被石块砸到手,差点被大水淹没,可是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要找到儿子,因为他答应儿子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跟儿子在一起。师

14、:正像你所说的,他的心中一直都想着自己曾经对儿子的承诺。哪一句?生齐读承诺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同学们,正是这句承诺,一句对儿子普通的承诺,此时此刻,已经化作了什么?生:化作了父亲救儿子的动力。生:化作了父亲寻子的坚定信念。生:我看到化作了救儿子的信心和动力。师:是啊!正是这种至死不渝的信念支撑着父亲在废墟上苦苦支撑了30多个小时,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信守诺言,在废墟上拼死救子的父亲的形象。(六)阶段小结,父亲形象师:大家想一想,作者是抓住了父亲的哪些描写来向我们塑造了一位高大的父亲形象的,让我们看到他的了不起?生:他的神态。他的样子,外貌。生:心理描写。生:描写了他的语言、心

15、理活动还有他的动作。(板书外貌等) (二)了不起的儿子(15分钟)师:说的非常好。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废墟上信守诺言拼死救子的父亲形象,更被他了不起的行为所震撼、所感动。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把目光从父亲转向7岁的阿曼达,请同学们读第9到16自然段,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你能看出这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一会找同学们汇报。(3分钟)(一)先人后己,信任父亲。生: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师:你从这儿体会到?生:我从这儿体会到儿子非常信任父亲。师:因此,他此时做了个什么决定?生:让他的同学先出去。师:同学们,在废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