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98429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知道由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促使德国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了解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认识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讨论法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凡尔赛体系的分析、概括,加强学生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并指导学生将基本史实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掘隐性联系的前因后果,从而深化基础知识,并使知识结构化。指导学生设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2、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性条约。通过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认识到由

3、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促使德国最终走1 / 5上法西斯道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难点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教材分析本课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在强权主义下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第二部分介绍了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强盗般的公约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其实质。学情分析本节课所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理解能力有限,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板书设计二、 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2 九国公约的内容华盛顿体系一、凡尔赛和约1 巴黎和会12 凡尔赛和约的主

4、要内容3 凡尔赛体系3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启发教学法、讲演法。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1 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法目标设计讨论题。2 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1 预习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疑难问题。2 查找资料,了解与本课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师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其结果如何?对世界有何影响?(学生回答后)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结果德奥成为战败国,英法成为欧洲强国,美日经济实力得到增长,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帝国主义战胜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它们

5、在西方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此导入新课。一、 凡尔赛和约1 巴黎和会。让学生看书了解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操纵会议的国家等基本史实。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出“巴黎和会的四巨头”,并请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介绍四巨头(劳合乔治、奥兰多、克里孟梭和威尔逊)。请五位学生分别代表美国(威尔逊)、英国(劳合乔治)、法国(克里孟梭)、意大利(奥兰多)、日本,重现巴黎和约上争吵的局面,展现各国参加会议的目的,并请其他学生从中分析巴黎和会的实质: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表扬式的点评。然后指出: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对德和约问题。经过长期激烈的争

6、吵,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订。2 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掌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教师对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述。第一,领土问题。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由当地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为不设防的非军事区;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和它合并;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归还波兰,德国保留东普鲁士,但泽为国际联盟管理下的“自由市”;西里西亚部分领土划归捷克斯洛伐克。总之,德国丧失了约18的领土。第二,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根据国联规定的“委任统

7、治”制度,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英、法、日、比等国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归英法等国所有;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三,关于军事问题。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能保留一些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第四,关于赔款问题。由于战胜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激烈矛盾,所以和约只在原则上要求德国承担战争责任并对战胜国支付大量赔款,但赔偿总额及各战

8、胜国应得的赔款数额的比例,由赔款委员会在1922年5月1日以前予以确定。在此之前,德国应偿付200亿金马克。教师讲述完后,引导学生讨论:(1)凡尔赛和约为什么在德国人的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2)凡尔赛和约怎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惩治,遭到德国代表的强烈反对,但在英法等国的强权和武力威胁下,德国被迫签字。和约在德国人的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两幅地图,并闪烁新独立的国家,让学生从这两幅图中比较出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四大帝国被摧毁以后,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独立的国家。战胜国除了与德国签订

9、凡尔赛和约外,还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它们与凡尔赛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国际新秩序的“凡尔赛体系”。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并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的条约。二、 九国公约1 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出以下问题:( 1)美国为什么要召开华盛顿会议?( 2)华盛顿会议上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有哪些?( 3)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要求?结果怎么样?对此,你有何看法?( 4)华盛顿会议上,谁获利最多?谁受的限制最厉害?谁受的伤害最重?( 5)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哪些条约?(学生根据自己找出查的资

10、料)( 6)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实质是什么?( 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蕴藏着哪些矛盾?为什么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蕴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体系?2学生带着以上的问题去看书、分析,并在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抢答,看谁答的最多、最准确。学生抢答完毕之后,教师进行概述: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关系,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美日两国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为了限制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势力的膨胀,在美国的发起之下,于1921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会议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其中美国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国家的意见很少引起重视,中

11、国则被列强看成是交易的对象。中国问题是华盛顿会议的中心议题。由于中国代表的坚决斗争以及中国人民反帝的压力,中日之间就山东问题签订了条约: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凡尔赛和约中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这时得到了纠正。华盛顿会议还签订了与中国有关的九国公约。公约在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实际上中国关于取消治外法权、撤销外国军警、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势力范围等要求,一概未列入公约。公约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肯定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会上签订的诸条约调整

12、了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成了“华盛顿体系”。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客观上维护了欧洲形势的相对稳定,但它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该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列强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从而注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该体系不但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这个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所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蕴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体系。课堂小结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列出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影响简表。作业思考题1 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何评价?2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有关中国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何看法?3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得到什么启示?创新点该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特别是巴黎和会上各大国代表的讲演,重现了当时争吵场面,同时也暴露了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真实目的。在讲九国公约这部分的内容时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学生从中掌握了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对课后作业的安排,既是对本课教学的延伸,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