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风险辨识和安全确认制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983119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风险辨识和安全确认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岗位风险辨识和安全确认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岗位风险辨识和安全确认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岗位风险辨识和安全确认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岗位风险辨识和安全确认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岗位风险辨识和安全确认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风险辨识和安全确认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岗位风险辨识和安全确认制度一、岗位风险辨识通过对岗位风险的正确辨识,系统地诊断各种工艺过程或机械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约束、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发展,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现场做起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机理分析法全面、系统地辨识各项工作任务,各道工序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基于管理对象、有关记录和工作任务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能够真正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一)公司属各单位应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负责本单位生产、服务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分级分类管理。(二)安监处负责风险管理方法的培训,指导

2、各基层单位制定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三)安监处负责矿风险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并负责监督指导。(四)各专业部门负责对风险管理要素的审核。(五)各单位技术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及分级分类。(六)各单位必须将不同类型、级别的危险源落实到相关的作业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职能部门、安监处进行跟踪监管,使其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七)安监处根据各单位职责合理划分井下责任区,明确危险源管理责任。(八)各业务部门和安监处必须熟悉本部门监管的所有危险源,并负责对危险源的监测,督促各单位对危险源进行完善和补充。(九)安监处每年年初要组织各单位对危险源进行全面审核,负责危险源 的增减和升降

3、级管理。(十)各单位负责制定员工岗位风险辨识计划,班前会 应进行本岗位危险源辨识。二、安全确认制度现场安全确认是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在生产过程 中,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严格执行现场安全确认制。凡是已采取安全检查表的 岗位,现场安全确认以相应的安全检查表的内容为主进行检查确认。各项工作 或作业,在进行前都必须根据生产和工作任务对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以及 周围环境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可靠程度作具体的检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 施对策,在确认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投入生产或者工作,并在生产工作中 作巡回检查确认。(一)各区队负责人工作前现场安全确认评估先在班前会进行,当班管理 人员负责组织现场安全确认、不放心人员的排查,并认真填写记录。(二)区队负责人及成员在进入作业状态前,根据当班的工作任务、所使 用的工器具、周围作业环境、个人体能、个人防护佩带等,评定作业过程中的 安全风险。(三)根据评估出的安全风险,要制定相应的改进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安 全隐患,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四)保留日常安全风险评估记录,必要时及时追加到正式风险概述中。(五)经现场安全确认有危害人员及设备运行的重大隐患,要立即向矿调 度室汇报,经相关业务部门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